黃河“飛橋”考辨

黃河“飛橋”考辨

● 馬志勇

“飛橋”是甘肅境內在黃河上最早修建的橋樑,是在十六國時期的西秦王朝修建的,它在甘肅橋樑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是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橋樑,比著名的趙州橋早約200年。關於“飛橋”的記載,見諸報端書籍雜誌者很多。但是,介紹往往有誤,特別是建橋時間模糊、橋的遺址記載不準確,有些資深學者和專家也照抄引用,甚至在一些辭書、史書中,也有諸如此類的錯誤,將“飛橋”與“天下第一橋”混為一談。

今據史料和實地調查,撰寫此文,請方家學者指正。

一、修建“飛橋”的時間

據《水經注》記載:“枹罕有河夾岸,岸闊四十丈,義熙中(405~418年)乞佛(即乞伏)於此河上作飛橋,橋高五十丈,三年乃就。”因河岸高而窄狹,橋似從天而降,故名“飛橋”。所謂“飛橋”就是單孔跨黃河的木樑橋。

義熙是東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年號,在公元405~418年之間,有13年時間。在這13年間究竟是哪三年修建的呢?據資料分析:乞伏熾磐是西秦第三位國主,也是最有作為的國主。前兩位國主,根基不穩,東征西殺,頻頻遷都,只有遷都枹罕後,才稍有安定的局面。義熙八年(412年),乞伏乾歸去世,乞伏熾磐繼位,改年號為永康。他討伐掠奪,國力強盛,立志統一河湟。而盤踞樂都的禿髮傉檀南涼政權就是最主要目標。義熙十年(414年),史書記載“有五色雲在南山上升起。”乞伏熾磐認為這是吉兆,非常高興,正好“飛橋”也修成了。便對大臣們說:“我今年應該能平定天下,大業就要告成了!”於是整修武器,訓練兵馬,以等待時機。他聽說禿髮傉檀也想征討乞佛,認為時機來了,揮劍而起說:“可以行動了!”義熙十年(414年),率2萬步騎,大舉進攻禿髮傉檀南涼都城樂都,禿髮傉檀投降,南涼滅亡。依此,可以推斷,修橋時間在義熙八年至十年之間(即412—414年),“三年乃就”,也正是“義熙中”的時間。

二、“飛橋”的構造

“飛橋”又稱握橋或伸臂木樑橋。

河州是西秦的根據地之一,在十六國時期,西秦曾幾經易都,在遷都河州之前,為了軍事掠奪、打通河湟要道,就策劃修建黃河橋樑。在當時技術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建成黃河“飛橋”絕非易事。遷都河州後,社會也較為穩定,同時發現河州木材資源非常豐富,而且黃河毛籠峽河道非常窄,是造橋的最理想的條件,於是,乞伏熾磐當上國主後,開始了臨夏州境內建橋的先河創舉。實現了西秦在戎馬倥傯中打造了黃河橋樑建設的文明史。

“飛橋”的建築方法,用圓木和方木縱橫相間壘起,層層向河心挑出數尺至丈餘,每層縱木的前端均稍向上挑起,兩頭向河心靠攏到只留五、六米空缺時,用木樑接搭成橋。

三、絲綢之路過飛橋

絲綢之路從西安、秦州、隴西、到臨洮後,分了好多條路,有一條路叫“狄道——左南津道”,是絲綢之路的要道。具體走向是自臨洮北循洮河右岸至巴下寺,西北經紅濟橋過洮河,經東鄉唐汪、董嶺、麻石灣溝至紅崖子,過黃河“飛橋”至左南津、白塔寺盆地,經川口、古鄯至西平,再經扁都口與河西走廊絲綢之路會合。此線上的紅崖子、左南津,今被劉家峽水庫淹沒。這條路的東鄉段有乾溝山、紅崖子烽墩及不少堡子以保護絲路的暢通及信息的傳遞。這是一條安全而捷徑的古道。

四、“飛橋”的位置

對“飛橋”的位置,《水經注、河水篇》記載十分明確:“大河又東經赤岸北……即河夾岸也……乞佛(伏)於此河上作飛橋……河水又東,洮水注之。”這裡有一個關鍵詞是“赤岸北”,“赤岸北”就是紅崖子札木池地方,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河夾岸”,“河夾岸”就是兩條河夾在中間的河岸,這兩條河就是灕水(大夏河)與洮水(洮河),夾的河岸,就是赤岸,赤岸是指紅崖子。黃河北面是左南津,也叫左南城。唐代時,此橋還存在,有侍御史呂溫的《題河州赤岸橋》詩為證:

左南橋上見河州,遺老相倚赤岸頭。匝塞歌中受恩者,誰憐披髮哭東流。

——《全唐詩》第十一冊·卷371·第4166頁

呂溫(771~811年),字和叔,又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澤縣)人。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進士。以侍御史身份和副工部侍郎銜,出使吐蕃,升戶部員外郎。根據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和《秦州記》記載,左南在今永靖縣香爐臺附近,赤岸即東鄉族自治縣河灘鄉紅崖子村,今被劉家峽水庫所淹沒。此處在十六國時,西秦建有飛橋,是通往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重要橋渡。前兩句詩意是:從左南橋上遙望河州,遺老們互相倚靠在赤岸橋頭。後兩句意為,朝廷達官貴族們,誰來憐憫被吐蕃佔領而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啊!

清末民初時,河州進士鄧隆曾考證:“此處無跡可尋,上距赤岸三十餘里,為炳靈寺,河面極狹,濱臥巨石,鐫曰:‘天下第一橋’。渡河入峽,鑿山為佛……橋下數里曰‘鳳林關’,舊為湟涼孔道……意者《秦州記》所云,即炳靈寺橋也。”據文史大家張思溫考證:“‘河夾岸’在灕水(大夏河)入黃河之下,洮水(洮河)入黃河之上,而炳靈寺橋址遺蹟確在灕水入黃河之上游約二十華里處。1963年,在炳靈寺發現西秦乞伏熾盤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寫題記,時在建橋後不久,應有密切聯繫。”鄧、張二位學者,對“飛橋”、對古河州遺蹟的調查考證,模糊了概念,都認為是炳靈寺橋,產生了誤導作用。

在1993年編修的《臨夏回族自治州志·交通志》上更是記載錯誤:“飛橋位於小積石山姊妹峰河道上游約二華里處。南岸巨石鐫有“天下第一橋”大字。這座橋是從內地通往青海和河西走廊的要道。”

從此,關於“飛橋”橋址問題見諸報端書籍雜誌的錯誤屢屢可見。之後,有些資深學者和專家也照抄引用,甚至在一些辭書中,也有諸如此類的錯誤,將“飛橋”與“天下第一橋”混為一談,造成了許多混亂。

天下第一橋,是在東晉義熙元年(405年),西秦乞伏熾盤令工匠,在炳靈寺水簾洞前河岸石壁上鑿繩眼10餘孔(1967年劉家峽水庫蓄水前繩眼尚存),架設索橋。對岸“魯班灘”一巨石上,唐人鐫有1.5市尺見方的“天下第一橋”5個大字,1967年劉家峽水庫蓄水時被淹沒。據《舊唐書》載,景龍四年(710年),金城公主西嫁吐蕃時,渡此橋西行。明代詩人吳調元至炳靈目睹“天下第一橋”遺蹟後,感慨地書詩“第一名橋留不住,古碑含恨臥蘆花。”

上世紀90年代筆者和《永靖縣誌》總編陳世文考察過“飛橋”遺址,雖然當時橋址已被劉家峽水庫淹沒,然而走訪耆老時說:橋址在毛籠峽口,峽道很窄。兩側的橋基在巨大的天然岩石上。當年修建時匠人們將長短木板分別放置在河的兩岸,先放最短的木板然後壓上岩石加固,再放上較長的木板,並用岩石壓在上面加固,用這樣的方式層層加高橋的兩側,直到橋的兩側漸漸接近,其後匠人們再用一塊長木板做橋面,並將其覆蓋在橋上,最後在兩側加巨石固定而成。這種橋非常堅固,而且還不阻礙河道的暢通。

當時考察記入《永靖縣誌·交通》:伸臂木樑飛橋,西秦時架伸臂木樑飛橋。據《水經注》載,飛橋在灕水(大夏河)入河(黃河)之下游,洮河入河之上游……據考大夏河以下,洮河之上,正是峴塬近處的毛籠峽口,水面很窄,是建橋的好地方。此處河心之中,有一座約4市畝之廣的平頂石山,石山上有一巨石,露出河面約數十丈高,遠遠望去,狀如鼎爐,故稱“香爐臺”。“香爐臺”巨石上,鑿有直徑約尺餘大的兩個石洞,用以栓麻繩固定橋面。河南岸曾建石溝觀,北岸建有棲雲觀。新中國成立後,遺蹟尚存。若遇寒冬冰封,附近村民常去放牧牛羊。1967年劉家峽水庫蓄水時均被淹沒。“飛橋”現址大體方位在折達路張家塬隧道東北出口往下的地方。

“飛橋”與“天下第一橋”是兩座橋,兩個地方,並非一座,《水經注》記載十分清楚,不可混淆。

五、“飛橋”之毀

吐蕃唃廝囉政權到宋元豐時已經衰落。宗哲宗元豐末,吐蕃首領董氈卒,阿里骨繼位。董氈舊臣認為阿里骨不是君王血統,而且董氈的死不明不白,頗有微詞。但阿里骨上書於朝,北宋朝廷承認阿里骨的王位。阿里骨要鞏固其既得的權力,除了要繼續處理好與宋、西夏這兩個大國的關係外,還要處理好與唃廝囉家族的矛盾。在這種形勢下,阿里骨改變了董氈“依宋抗夏自保”的政策,企圖利用夏國的力量擴大統治區域。同時,通過對外戰爭,把內部的矛盾引向宋朝,用民族矛盾來緩和內部的激烈鬥爭,以達到樹立個人威信,牢固控御各個地方吐蕃部落的目的。

元祜二年(1087年),阿里骨和夏國相梁乙逋相約,派大將鬼章大肆進攻河州、洮州。宋朝面臨西夏、唃廝囉政權阿里骨的聯合攻擊,派奉議郎遊師雄,出兵熙河,解洮州、河州之圍。當時的形勢是夏人已聚兵天都山,前鋒屯通遠軍,鬼章圍河州,戰局十分危急。遊師雄到熙州後,分兵兩路,向鬼章發起進攻。

遊師雄遣姚兕到洮西,領武勝(臨洮)正兵合河州熟戶攻打講朱城,脅取六逋宗部族,遣人走間道焚飛橋以絕西援。命種誼布兵洮東,以岷州蕃將包順為前鋒,由哥龍谷會通遠寨蕃兵,約定八月十五日出兵。十六日,姚兕破六逋宗城,百里間焚,蕩無孑遺,斬首千餘極。十七日,攻講朱城,殺傷相當慘烈。日晡,焚飛橋,阿里骨十萬大兵奄至,旌旗鎧仗亙數十里,至橋不得渡。種誼利用大霧掩護,佔領了洮州城。鬼章由於後無援兵,夏人又失約,孤軍作戰,身陷重圍,做了宋朝的階下囚。

從上資料:飛橋於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十七日晚,北宋將領遊師雄,派部將姚兕“攻講朱城,毀黃河飛樑(飛橋),青唐十萬吐蕃兵不得度。”姚兕為了阻止吐蕃援軍,派軍士燒毀了“飛橋”。一個著名的橋樑消失了,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橋樑毀了。但是,交通並沒有中斷,之後左南津、扎木池渡口、水站興盛起來了。“飛橋”自建成至消失,共約存在了670多年。

“飛橋”建成後,圍繞“飛橋”,發生了一系列故事。如十六國時期,前涼、後趙、前秦展開了一系列激烈的爭奪戰,主要戰場在東鄉赤岸(紅崖子、扎木池)、奴葵谷(奔馳溝)地方。西秦乞伏乾歸征討西羌彭利發、前涼麻秋攻取前秦李儼、張天錫敗叛將李儼兵,隋唐時期金城校尉薛舉反隋的故事,也都將赤岸、葵谷(在州東北,亦曰奴葵谷)作為主要戰場。這裡還發生過愚公“洞客”“黃河飛渡”“劉家峽水庫”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