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蹟,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和研究價值。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擁有大量文物古蹟,不過由於朝代更迭、戰爭頻繁等原因,許多文物或流失海外,或毀於兵火,或被深埋於地下,剩下那些為數不多的文物因而都會被人們珍惜以待,要麼陳列在博物館中,要麼由藏家所精心收藏。不過凡事皆有例外,我國就有這麼一件出土後一直被露天敞放的珍貴文物。

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黃河鐵牛

這件文物就是出土于山西的黃河鐵牛。黃河鐵牛,古稱“開元鐵牛”,出土於今山西運城市永濟市(古稱蒲州)西十五公里的黃河古道兩岸,一共有四尊,是“蒲津渡遺址”中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文物,雕刻精美,工藝精湛。黃河鐵牛分為兩組,兩牛一組,呈前後排列姿態,面朝西方。這四尊唐代鐵牛體型龐大,長約3米,寬約1.3米,高約1.9米,牛尾還有蓮花、卷草等花紋裝飾,鐵牛旁各有一尊鐵人,彷彿正在執鞭策牛一般。

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現代仿建的蒲津渡浮橋

據清代周景柱《蒲州府志》記載,這四尊鐵牛鑄於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乃是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特意鑄造的。按照《易經》的傳統觀念,“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鑄造鐵牛有鎮守黃河使其不至決堤氾濫之意,故當地民眾習稱其為“鎮河鐵牛”。元朝末年,浮橋毀於戰火,鐵牛因此被棄之不用,此後因黃河河床不斷抬高和改道決堤,鐵牛逐漸掩埋於泥沙之中。

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三門峽水庫大壩

據永濟當地老人回憶,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時,河水沿蒲州西城牆外流過,每逢枯水季節,下水玩耍時還時常能摸到鐵牛牛角,來往行船甚至還出現過被牛角劃傷船底的情況。五十年代開始,為防治黃河水患,國家決定修建三門峽水庫並進行蓄洪,這就導致河床日益淤積,黃河鐵牛最終被深埋在黃河的淤泥裡,難以重見天日。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基本確定了鐵牛的埋藏位置及深度,提出了發掘思路及方法。次年八月,四尊黃河鐵牛重現人間,同時出土的還有鐵人四尊、鐵山兩座、七星鐵柱一組和土石夯堆三座,引發了國內各界關注。

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發掘中的蒲津渡遺址

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為研究水文地質、黃河變遷及黃河治理等領域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重逾45噸)的鐵質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不過在鐵牛出土後,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黃河鐵牛是鐵質文物,經過河水的長時間沖刷和泥沙掩埋,表面已經腐蝕生鏽,若是人工吊運搬動,恐怕會造成鐵牛損壞,那將是無法估量的損失。另一方面,對於鐵質文物的保護一直是世界各國文物部門面臨的難題,目前並沒有真正的解決措施,因此鐵牛的保護工作困難重重。

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蒲津渡遺址博物館

經過商議,專家們最終決定採取“就地保護”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地面上保持鐵牛原本的面貌,直接露天陳列,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搬運過程會對鐵牛造成磨損破壞。不過也有人指出,即使如此,鐵牛露天陳列之下難免會經受風吹日曬,同樣會造成鐵牛表面生鏽磨損。專家們指出,這一現象無法避免,但由於目前還找不到合適的提升吊運工具和有效的防鏽方案,任何人都不敢移動鐵牛,以便造成二次損壞,只能等到文物保護技術有了明顯提升時再做進一步處理。

黃河“鐵牛”出土31年,為何一直露天放置而不是放入博物館保護?

▲黃河鐵牛、鐵人及七星鐵柱

如今,佇立於黃河岸邊的四尊鐵牛保存得還算完好,不過經過長時間風吹雨打及河水浸泡,多多少還是出現了一些鏽跡。不過這已經讓人十分欣慰了,畢竟對於體積如此龐大又容易生鏽腐蝕的文物來說,能夠做到這樣已屬不易。就地露天保護雖然聽上去像是什麼事也不做,但這確實是當下最合理的方案。筆者相信,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黃河鐵牛在未來必定會得到更好的保護。

《蒲州府志》《千年“鐵牛”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