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假设你一直在努力练习你的下犬式,但仍然不能让你的脚后跟着地(虽然练习下犬式主要目的在于拉伸延展脊柱,但脚后跟没有踩到地上总显得不那么美观,还可以拉伸腿部后侧肌肉)。之前有很多文章讲到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让脚后跟踩地,今天我们从利用肌肉意识和解剖学的角度讨论下犬式脚后跟的下压,也许这个技巧可以给你和你的学生在小腿肌肉增加额外的长度,使你可以在下犬式中降低你的脚跟。

下犬式中降低脚后跟的步骤

在做动作之前,先了需要了解用到的肌肉(下图),以便于更好的理解。

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小腿部肌肉

  1. 首先,用五六个拜日式来热身。这具有使肌肉梭伸展感受器适应的生理作用,使肌肉(包括小腿)拉长。
  2. 然后做下犬式,试着把脚的上表面向小腿方向拉(启动胫骨前肌,将脚背往胫骨方向拉;启动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将前脚掌往地板方向下压)。它收缩胫前肌(及其协同肌),使脚踝向后弯曲。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也会向小腿后部的肌肉发出信号,让它们通过相互抑制来放松,从而使脚后跟下移到地板上。
  3. 同时,使股四头肌伸直膝盖,使肱三头肌伸直肘部。这些动作协同降低脚跟。

下图一张解剖学图形,说明了在下犬式中做瑜伽时将脚跟放低到地面的解剖学过程

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上图中-胫骨前屈踝关节降低脚跟(腓肠肌/比目鱼肌延长)。

动作技巧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移动脚踝的三块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

腓肠肌有两个头。一个起源于股骨后方,位于股骨内侧髁上方,另一个起源于外侧髁上方。比目鱼起源于头部和腓骨上部以及胫骨内侧的上三分之一。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结合形成跟腱,跟腱插入跟骨(跟骨)的后部。

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腓肠肌

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比目鱼肌

在这篇文章中,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的主要作用是使足底弯曲。(腓肠肌也会弯曲膝盖。)足底弯曲增加了小腿和脚背之间的角度,就像在走路的时候推的那样。因此,紧绷的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会使你在做下犬式时不让脚跟着地。

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胫骨前肌

(如上图)胫骨前肌是胫骨前面的一块肌肉。它起源于胫骨外侧(外侧)表面和骨间膜(跨越小腿骨)。这块肌肉插入到中足的内侧和第一跖骨(想想足弓的内侧中间部分)。它的作用是使脚踝向后弯曲,减少脚掌和胫骨之间的角度。

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前肌形成了一个拮抗肌对;即,他们有相反的行动。这意味着收缩一侧有助于放松另一侧(通过交互抑制)。这就是为什么试着把脚的上半部分拉向胫骨有助于小腿的放松,并使你的脚后跟更靠近地面。

下犬式,如何让脚后跟着地?这个技巧就可以帮到你

下犬式

总结:

在瑜伽的练习中充分利用肌肉之间的交互抑制作用,可以更好更轻松的完成动作,它也是动作协调的关键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