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境內古橋記

武岡境內古橋記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武岡市鄧元泰鎮木瓜橋依然挺立。該橋建在赧水之上,為石木結構,已有300多年曆史,

為武岡到城步的交通要道,歷經風雨,又稱紅軍橋。

武岡境內古橋記

6月17日,武岡市最大的水庫威溪水庫,清清的水面上一條船緩緩駛過,遠處青山如黛,相映成畫。

武岡境內古橋記

6月18日,武岡市區興龍橋。流經市區的郝水穿城而過,市民依水而居。

橋為水而生。

  武岡橋多,鄉、鎮、村裡,以橋命名的就有數十個,粗略估算,大大小小的橋百餘座。資水與其支流,從這些古老的橋洞裡穿過,留下一路的光風霽月。

  6月17日,“四水探源”採訪組從城步入武岡。陡峭的地勢漸趨平坦,從山間窄谷擇路而來的資水正源——赧水,彷彿長吁了一口氣,變得舒緩開闊起來。

  資水在武岡遇到第一座橋是木瓜橋,位於武岡市西南鄧元泰鎮木瓜村東。

  這座石墩木廊風雨橋,長40多米,寬5米,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1869年重修,如今依舊忠實地守護在資水之上。

  木瓜橋兩側有供人歇息的木長椅,木瓜村的老人們在橋上乘涼,或坐或臥,很是閒適。老人們直稱橋下水為“資水”,並不知地圖上“赧水”之名(去年的全省水利普查將此水重新命名為資水)。

  從老人口中得知,木瓜橋原本是交通要道,木瓜街更是商貿中心。“我們小時候,街上都是開店的,橋上都是擺攤的,村裡辦宴席也都在橋上,”木瓜村老人肖輝玉說。武岡城所需木頭、楠竹,多由城步順資水,從木瓜橋下漂過。橋之東端是同名的木瓜街,原來的鵝卵石路、青石板臺階仍隨處可見,從前林立的店鋪卻再無蹤影。

  關於木瓜橋,還有一段傳說。木瓜橋又稱紅軍橋,1930年12月,鄧小平、張雲逸所屬紅七軍自廣西北上途經此橋,在兩端橋頭石壁上用紅土楷書“共產萬歲”四字,如今仍依稀可辨。

  上世紀50年代,陸路修好之後,木瓜橋與資水便清靜下來,只剩下幾位老漢,日日前來納涼,閒話舊時繁華。

  離開木瓜橋入城,資水繞著武岡古王城自南向北而出。

  武岡古稱都梁,一直是湘西南軍事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城與資水相伴已有數千年。

  水近城南,即見一長橋延展,為梯雲橋。

  據記載,梯雲橋始建於宋代寶祐年間,跨資水,為黔粵通衝。夯木做橋墩,鋪木做橋面,古名安濟橋,取平安渡河之意,因架在城南門外資水上,俗稱為水南橋。明萬曆年間改建成七拱石橋,全為青石築建,其氣勢想來甚是壯觀,可惜後經數次重修,今人已無法睹其舊貌。

  憑橋而望,雲山巍峨,資水湯湯,據說此橋是觀日出最好的地方。18日清早,記者便在此見證了一輪明麗的紅日,從雲山資水間無比莊嚴地升起。

  橋北端的“南門口百年米粉店”,人人都說好,於是我們也於日出之後前去品嚐。別處吃的粉,無非是將粉條下到開水裡煮,這裡的粉卻不煮,用排骨湯反覆燙三次,多了幾道程序,格外細緻講究。味道也果然醇厚,自與別處不同。

  從武岡古城穿城而過的護城河,稱作渠水,也是資水的一條小支流。

  民間認為,水能生財,造橋有鎖住財源的意思。古城內商貿發達、街巷縱橫,為溝通方便,也為了鎖住財源,渠水在城內不過一公里的流程裡,架設有多座橋樑,為人所熟知的有興龍、攀龍、游龍、驤龍、化龍等,這些“龍”字橋樑,似都在向世人點明古王城的身份地位。

  興龍橋為“五龍”之首,站在橋上,可見渠水入城的城牆水門洞,洞中有鐵柵欄。邵陽市政協文史研究員楊運焰稱,因古王城繁華富庶,引得山上強盜前來搶劫財物,鐵柵欄是為了防強盜從水路進入城內而設立的。

  “五龍”橋一路守護渠水穿街過巷,將出古城,又有一座洞庭橋,目送渠水向東匯入環抱城外的資水。

  邀約了渠水之後,資水繼續北上,迎來玉帶橋。玉帶橋始建於明代,此橋溝通了由洞口至新寧、東安的交通要道,一直是武岡城區車流人流最多的橋樑。

  就在玉帶橋下游一公里處,一座現代化的橋樑——春光大橋已於今年1月正式通車,連接城區的公路也將於年內拉通。

  這座長341米 、寬28米 ,雙向6車道 、匝道立交、16孔的大橋,即將取代玉帶橋,成為城區疏通資水兩岸的關鍵性橋樑。

  資水繼續向前,不斷成長、變寬,兩岸的橋,也在長高、變大。

  資水兩岸,世界愈趨遼闊。

【感言】

  水以橋為美。作為水陸交匯紐帶,橋除了實用價值外,也具有審美價值,是水色間的勾連和點綴。

  精美的古橋樑,是古代文明的標誌之一。然而歷經風吹雨打,不管它們有多美,它們仍舊老了,。有的窄了,有的是臺階式,不適合現代交通。

  於是,不斷重修、擴建,失去了古橋原有的風情。一個個精美的建築藝術,就此消逝。

  我們為這些逝去的美惋惜,也期盼世人能對餘存不多的古橋樑善加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