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透露未來工作重點:支持小微企業、整治影子銀行、制定P2P轉型方案

“當前銀行業、保險業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已階段性實現‘兩增兩控’目標,影子銀行規模大幅縮減,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常態化監測和監管。”10月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及服務實體經濟情況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祝樹民、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就未來小微貸款投放力度節奏、推進整治影子銀行亂象工作、網貸機構轉型具體方案等熱點問題一一作出了回應。

銀保監會透露未來工作重點:支持小微企業、整治影子銀行、制定P2P轉型方案


五大行超額完成小微企業貸款全年增量計劃

當前,銀行業、保險業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金融風險由發散狀態轉為收斂,金融服務有效性、普惠性增強。據祝樹民介紹,截至2019年8月末,小微企業貸款戶數是2047.51萬戶,較年初增加324.27萬戶,增幅18.8%。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9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58萬億元,增速為16.85%,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8.15個百分點,已階段性實現“兩增兩控”目標。

祝樹民稱,銀保監會督促大型銀行發揮“頭雁”效應,截至9月末,五家大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52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8148億元,增幅為47.9%。整體已超額完成全年增量計劃和政府工作報告30%的增量目標。堅持“保本微利”原則,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來自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8個月,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6.8%,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9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前9個月五家大型銀行平均貸款利率4.75%,較2018年全年平均貸款利率下降0.68個百分點。同時,大型銀行通過發放信用貸款、減費讓利等措施降低小微企業其他融資成本0.58個百分點。所以這兩項合計實際上企業的信貸綜合融資成本下降了1.26個百分點。

同時,銀保監會完善“敢貸願貸”的機制,提升“能貸會貸”的能力,進一步健全銀行盡職免責考核機制,督促銀行將小微貸款業務納入考核體系,降低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安排專項獎勵費用。要求銀行進一步加強與互聯網、大數據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數據和外部徵信數據的資源等。

針對2019年四季度在小微貸款投放力度和節奏上的考量,祝樹民表示,最近正在組織“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通過問卷調研和實地走訪對接相結合的方式,瞭解企業基本情況和融資對接需求,督促銀行主動上門提供融資服務。目前,五個省市已有超過160萬戶小微企業填寫了客戶融資意向調查問卷,其中有融資需求,且希望銀行上門走訪對接的約13萬戶。在進入實地走訪對接階段的兩週以來,銀行已與9000餘家小微企業初步達成融資的合作意向,約佔走訪企業的1/4,走訪對接工作仍在進行當中。

影子銀行規模大幅縮減

風險防控是監管永恆不變的主題,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方面。銀保監會紮實推進整治市場亂象工作,銀行機構資產高速擴張、多層嵌套、虛增規模的頑疾得到了有效遏制。兩年半以來,銀行業資產增速從過去的15%左右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影子銀行規模大幅縮減,兩年多來共壓縮交叉金融類高風險資產約14.5萬億元。

黃洪介紹稱,減少的主要是通道業務和脫實向虛資金。繼續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金,提高抗風險能力,督促金融機構制定並實施恢復和處置計劃,持續化解銀行不良貸款,前三季度共處置不良貸款約1.4萬億元,同比多處置1765億元。採取多種有效方式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切實維護金融穩定大局,網絡借貸風險整治有序推進,大量風險得到釋放。堅決打擊非法集資和其他各種違法金融活動,嚴肅查處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前9個月銀保監會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912件,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575家次,處罰責任人員2091人次,罰沒金額7.75億元。

銀保監會如何應對當前在銀行業和保險業出現的一些重大的風險和突出的問題?肖遠企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不良資產風險仍然是當前的一個主要風險。肖遠企強調,“一方面要採取多種手段化解處置不良,另一方面,要做實不良貸款,就是把不良貸款的數字做實,嚴防銀行機構做假賬,使不良貸款在五級分類的基礎上能夠真實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水平。”

此外,大力整治影子銀行風險也迫在眉睫,肖遠企強調稱,這些高風險的影子銀行都是脫實向虛,拉長資金鍊條的一些業務,有些業務還規避了監管,規避了一些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所以是監管整治的重點。在重點化解高風險的機構方面,銀保監會採取名單制管理,要求各個部門、各個地區要對轄內的中小金融機構進行排查,進行壓力測試,在這個基礎上制定分門別類的、一企一策、一行一策的整治措施。肖遠企表示,總體上這些機構的風險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些突出風險得到了化解,下一步還是要強化名單制管理,強化壓力測試,強化預案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一定要使影子銀行的風險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同時,要求銀行強化內部的風險制度建設,特別是“三道防線”,讓每一道防線都真正變成“帶電的高壓線”,讓它真正能夠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領域起到防風險的作用。

正研究制定網貸機構向小貸公司轉型具體方案

雖然沒有在原定的6月底等到網貸行業備案的消息,但下半年以來,監管也釋放了大量信號,意在進一步加快網貸行業風險出清。祝樹民介紹稱,網貸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監管重點還是結合短期措施與長效機制,把握風險的成因,追根溯源,適時主動出擊。部門之間加強配合,包括政法委、公安、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包括宣傳部門,媒體也做了大量的正面報道,讓投資者認清風險。工信部、發改委、信訪辦、市場監管等部門緊密合作,多措並舉解決整治工作中的痛點和難點。各地勇於擔當、攻堅克難,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浙江等重點地區,積極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部分地區因地制宜,轄內機構已全部實現了良性退出。

推動不符合“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機構良性退出。據銀保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停業機構已經超過了1200家,大部分為主動選擇停業退出。還有許多P2P網貸平臺準備良性退出。引導具備條件的機構轉型發展。祝樹民透露,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正在會同有關地區研究制定P2P網貸機構向小貸公司轉型的具體方案。此外,對嚴重違法違規的網貸機構進行嚴厲打擊,切實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截至9月末,全國已立案偵查786家。同時研究建立監管的長效機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常態化監測和監管。

祝樹民強調稱,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網貸風險出清速度持續加快,風險形勢發生根本好轉。風險壓降進展顯著。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462家,借貸餘額比2019年初下降了48%,出借人比年初下降53%,借款人比年初下降35%,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已連續15個月下降。專項整治工作徹底改變了“盲人走夜路”的困境。截至7月末,全國實際運營的462家網貸機構,實時數據已全部接入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其中,正常運行機構268家,一些不主動申請接入的平臺其經營活動也受到有關方面的實時監測。投資者風險意識增強,盲目追求互聯網金融高收益的人群越來越少,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得到保護。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