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最大的職場錯覺,是把資歷當本事

上週,一朋友被辭退了,是強制辭退,寧可給補償也要讓你走的那種。

朋友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10年了,最早他是在湖南分公司做採購的,後來隨著公司的發展他被調到了北京總部工作。

工作多年一直兢兢業業,加上來公司的時間也長,所以現在已經做到了信息部門的經理。月薪3萬,部門三十幾號人,這兩年也在北京買了房,孩子也已經兩歲了。

如果朋友一直努力工作,或許職位會越來越高,但是做到了部門經理之後,他開始變得佛系。

每天下班早早就回家,天天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部門出現工作失誤了,他也會把責任全部推給下屬,部門流失率奇高他也不當回事,心想著反正自己資歷深還有些地位,放肆一點也沒關係。

但是,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倒也無妨,2019年,公司所處的整個行業發展的都不,所以,也走上了裁員這條路。

好幾個部門都已經下來了裁員名額,朋友以為他資歷深權利大,只需要確定部門要裁誰就行,結果沒想到的是自己第一個被裁。

此時朋友還是不慌不忙的,為啥,因為他已經來公司十年了,資歷深,假如公司要辭退他,賠償會非常多。

但是,結果是殘酷的,公司的態度很堅決,寧可賠錢也要辭退,對於這一結果,朋友直接傻眼了,這對於他意味著所有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每月一萬五的房貸雷打不動的來,下一步的工作也完全沒有規劃好,他引以為傲的資歷,在此刻顯得一文不值。

中年人最大的職場錯覺,是把資歷當本事

一、錯把資歷當本事,是職場中年人最大的錯覺

做諮詢業務時,認識一位企業家朋友,上週工作交流,聽他說了一件讓他很苦惱的事。

他的公司成立有十幾年了,工作滿5年以上的員工就接近了50%,前幾年說起這事他還是挺自豪的,畢竟員工離職率低,老員工多也代表著大家都認可公司的企業文化,這也恰恰說明了作為老闆的自己“很得人心”。

但這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公司發展很快,他也想多多開展新業務,但這是問題就出現了,那些在公司呆了6、7年的老夥計,似乎對這件事並不感冒,非但拿不出新想法、新思路或者改進建議,更不願意牽頭去做這件事,來來回回的打太極。

這就是典型的職場中的老油條,他們仗著自己的資歷深,拿著不錯的待遇,卻習慣了過安穩日子,本應該帶頭打仗,結果卻處處退縮,資歷成了他們最堅實的盾牌。

中年人最大的職場錯覺,是把資歷當本事

馬雲曾說,有些人不是有十年工作經驗,而是一份工作做了十年。

工作多年,職場中經常能夠見到這樣的人,本事不大脾氣不小,遇事喜歡推諉,基本不會創新,來了新人還要佈置一些打雜的工作再扣上“鍛鍊新人”的帽子,想讓他們多做一些事情,可能比登天還要難。

為啥他們能成為職場老油條,因為他們資歷深。

資歷深,就是優勢,為什麼,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沒有到來前,一個人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也沒一個判斷你個人價值的標準。

所以,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就成了衡量個人價值的重要標準,你參加工作時間長,那你就厲害,你就資歷深,你就應該被尊重。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時代變了,一個人的能力和成績有無數種方式可以證明,資歷的說服力也正在減小。

就拿我熟悉的新媒體行業來說,這樣的案例就比比皆是。

2017年9月,視覺志的一篇文章《謝謝你愛我》全網傳播超過500萬,作者楠瓜因為這篇文章獲得10萬現金加一部iphonex。

中年人最大的職場錯覺,是把資歷當本事

這樣的成績工作十年的專業編輯也未必做到,但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僅工作一年,工作年限所帶來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當然,新媒體行業是一個很新的行業,並不具備足夠的代表性,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工作經歷都是重要的參考標準,但是如果把工作年齡當成自己的資本,那就是在給自己製造麻煩,而且,靠資歷混日子的工作方式,在企業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

二、資歷,正在壓縮你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的企業裡,要論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有兩家公司是一定要說的。

一家是阿里,一家是華為。

對於人才的管理,是阿里一項重要的工作,阿里人才盤點矩陣說明圖。根據員工和公司價值觀吻合度以及績效好壞兩個維度,將員工分為5類:

中年人最大的職場錯覺,是把資歷當本事

明星:業績突出,高度認同公司價值觀的員工。

他們無疑是公司最為推崇和喜歡的人,當然也會給予更多資源和晉升機會,對他們可以大膽啟用。

野狗:績效不錯,能力強,但跟公司價值觀認同度卻很低的員工。

馬雲認為,野狗無論績效多好,但不講價值觀,不講誠信,對團隊危害很大,要限制使用,甚至毫不猶豫清除。

狗:業績差又不認同公司價值觀的員工。

這種員工拿著工資,不幹活還罵娘,在哪裡都是被淘汰的首選人群。

小白兔:個人能力弱,業績長期萎靡,但目標和價值觀認同度較高,工作態度較好的員工。

牛:能力普通,價值觀和公司大致匹配,處於中庸狀態的普通員工,人數佔公司80%左右。

這其中,小白兔就是那種遵規守紀的員工,隨著組織的擴大,小白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資歷更深的老白兔,不僅能力不行,而且還會佔用大量崗位和資源,阿里認為應該清理,不能手軟。

阿里如此,華為也是如此。

任正非曾經表示:華為不養吃白飯的人,我們會改造有經驗的人,同時培養新軍,在這個過程中以結果為導向,畢竟公司“要的是勝利,而不是要每個人成功”。

2016年,美國裁掉的員工中有近八成超過40歲,超過40歲被裁掉的幾率是其他員工的2.5倍。

2017年,平安集團也開始重點裁員34歲以上的老員工。

2018年,新聞調查網站ProPublica發佈了一份深度調查報告。該站記者拿到許多IBM內部文件,發現IBM在過去5年大約炒掉了2萬名40歲以上的美國員工,約佔這幾年被裁美國員工總數的60%。

年紀正在成為一道鮮紅的職場高壓線。

中年人最大的職場錯覺,是把資歷當本事

2016年的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上,百度UE總監劉超因為醜陋的PPT,不專業的演講而上了熱搜,後來百度公關也出來對此事發表聲明,劉超也因此被摘下了總監的頭銜。

劉超畢業於清華美院,工作後又先後在諾基亞和中國移動研究院任職,資歷不可謂不深厚,但能力卻差強人意。

資歷成了越來越靠不住的靠山。

三、比資歷更重要的是你的真本事

回到最開始我朋友的經歷,如果他能夠不滿足於現狀,不滿足於依賴時間而獲取的成就,然後再借著自己的權利和地位,開拓性的做出有力公司增長份額的業務,或許結果會大不相同。

但他始終沒明白,工作的底層邏輯,是為公司創造利潤,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在職場,你的價值不是由你工作多少年決定,是由你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決定。

如果你想通過熬時間來讓自己增值,這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畢竟,在你佛系浪費的時間裡,你可以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資歷不能當飯吃,但能力可以,這碗雞湯,我先乾為敬。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