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镇,满街腊肠飘香

安昌腊肠因安昌古镇而得名,安昌古镇因安昌腊肠而名扬。一到冬令时节,绍兴师爷的故乡浙江绍兴安昌古镇,酱褐色的腊肠挂满在民居檐下廊前、沿街河边,连空气中都飘散着浓郁肉香和醇厚酱香。

安昌古镇,满街腊肠飘香

安昌古镇

腊肠制作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食物保存技术,北魏《齐民要术》里的“灌肠法”对此就有详细记载:“取羊盘肠,净洗治。细羊肉,令如笼肉,细切葱白,盐、鼓汁、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两条夹而炙之。割食甚香美。”

腊肠的出现,初衷是为了便于食物保存,后来,成了人们对美味的一种追求方式。每年一到寒冬腊月,中华大地,从南到北,各种风味腊肠应时而生。

安昌古镇,满街腊肠飘香

腊肠

广式腊肠红润剔透味道香浓,川味腊肠光泽油亮香辣可口,安昌腊肠则兼顾四川腊肠光泽油亮、广东腊肠味道香浓之特点,并糅合了江南水乡特有厚醇甘爽口味,食者无不为之倾倒。安昌腊肠多以家庭式作坊手工灌制而成,猪小肠刮取灌肠用肠衣,先用盐腌渍掉肠衣臊味,再用水漂净肠衣内外后晾干水分;肉多选猪后腿肉,三肥七瘦,刀切成丁,佐以绍兴老酒和手工酿造酱油、砂糖等料拌匀,腌渍三个时辰左右,其间还要拌和三到五次,让肉丁更能均匀入味。灌肠后,便挂在屋檐廊下任其风干晾晒。一排排、一串串,构建出独特的人间烟火景色,成了安昌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诸多来安昌旅游的客人叹为观止,口舌悄然生津。

安昌古镇,满街腊肠飘香

晒鹌鹑

在安昌吃午饭,腊肠是酒家极力推荐的美味。整根腊肠隔水汽蒸,可确保原味不失。切片后,表面光滑紧密,肥瘦均匀分明,无孔洞沙眼,瘦的呈枣红色,肥的凝脂雪白;入口,香气浓郁,甘爽甜润,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回味悠长,其独特制法,时节选定,风干效果,造就了安昌腊肠的独特味觉魅力。

安昌腊肠风味之所以独特,一是用绍兴老酒和特制酱油为配料,加上纯手工灌制,其味纯正,隽爽香美,别处不能比试;二是与其地理环境有关,古镇河道纵横,民居临河而建,多有檐廊,冬季干燥通风,便于腊肠风晾而又不被阳光照晒,江南水乡的特有灵气风味,浸润出安昌腊肠最为臻美原香纯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