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江 桃江最早创办新式小学的才子

杨筱江的名字及其业绩在《桃江县志》和《益阳地区教育志》上都有记载。县志上说:“县境最早建立的小学为板溪风景寺高、初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以风景寺寺产水田两石及板溪久通锑矿常年资助(年铜币500串)为学校经费,校长杨恩训。”

  杨恩训即杨筱江,他创办的小学开桃江新式小学教育之先河,是桃江教育史上的功臣。因其才华出众,他和同时代的其他九位文人被称誉为清末“益阳十才子”。

  杨筱江于1878年2月出生于鸬鹚渡望沙洲,派名时连,名恩训,别号退遇。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四书五经过目成诵,为文敏捷,一挥而就。初入私塾,继而学于福寿庵经馆,再进龙洲书院,20岁中秀才,接着省试成为附贡生。后适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便考入湖南省政法学堂。

  三年之后,杨筱江从湖南省政法学堂毕业,因成绩优异为湖南省巡抚陈宝箴所器重,先后委任宁乡县、零陵县承审员,后晋升龙阳(汉寿)县县丞、县令,再调省禁烟局驻芷江任禁烟专员。

  1907年,创办益阳三里里办高、初两等小学堂,兼任校长。1928年,因犯眼疾,继而双目失明,遂辞职归田,被选任益阳县参议员,受聘为久通锑矿公司法律顾问,以“退园居士”身份闲赋诗文,为乡里排难解纷,社交来往者,不乏名流学者,亦多有乡里村夫。他生活清贫,但乐享晚年,至1952年2月病故,享年72岁。

  杨筱江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经史子集研读精深。在福寿庵经馆读书时,曾留下三本笔记,计有文章130多篇,题皆出自孔孟经史,老师批改有眉批、尾批,优句行间缀有圈点。这些笔记书法工整美观,苍劲有力,至今为后人所宝贵而珍藏。

  杨筱江历宦20多年,爱书不爱财,以清廉自誉。他说:“人家还乡金银宝,我独归田书满箱。”还说:“架满诗书莫患贫,无多恒产砚为田。”每年6月间,他都要曝书除蠹,他把满柜书籍和文稿,统统晒透,再整理归类,珍爱莫加。可惜在社会变更之时,被付之一炬。

  杨筱江思想先进,能清楚地认识社会潮流。在长沙求学时,就加入同盟会,他崇拜孙中山,拥护三民主义。归居田园后,一直遵循他的《退园立身六则》,并以此重训儿曹。《退园立身六则》为:一曰敦品,二曰尚信,三曰戒惰,四曰节用,五曰忍气,六曰慎交;又“六本”:居恒以知足为本,养生以寡欲为本,做事以负责为本,闲谈以慎言为本,读书以心得为本,写字以端楷为本;再“六非六不”:非宴客不饮酒,非养病不贪睡,非年老不乘轿,非自耕不买业,非水蚁不改坟,非无子不娶妾。他说到做到,严守诺言,终身不渝。

  归居田园后,久通锑矿公司负责人梁焕奎及其兄弟仰慕杨筱江精通律法,又是陈宝箴器重之人,遂聘为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积案多年的许多砂水纠纷,杨筱江依照法律条款,一一裁决,既保护了矿山正常生产,又维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他被选为益阳县参议员的时候,几任新县长到任都登门拜谒他,全县每年的施政报告,都请他指点,征求他的意见。有一年,县长王识方在报告中提到修路修街、弓丈田亩、减免田赋等举措,杨筱江当面称赞县长此举合乎民意,并写诗鼓励。

  杨筱江吟诗作文,才思敏捷,诗文情真切实,能随手拈来。如悼念国师毕业分配到三师的教育主任刘俊林的一副挽联,是这样写的:君胡为与世长辞,独不念堂上双亲、闺中少妇、膝下孤儿?俯仰责任均未了;我只好同声一哭,说什么浮云富贵、泡影功名、昙花色相,出来因果总成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