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稅負高,怎麼節稅?掌握這7個技巧,減負高達80%以上

避稅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和稅負最低化,研究各國稅收法律之間的差異,策劃個人或集團內部財務節稅計劃,以規避納稅。企業都各有避稅秘方,雖然說避稅違反了稅收立法意圖,有悖於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但避稅並不違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稅之說。現總結各房地產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避稅渠道1:拖延工期

無論如何徵稅,都必須等待項目完全竣工之後才具備核算成本的可能。因此事前只能通過1%或0.5%的預徵來解決,一旦項目還有哪怕一點沒有完工,國家就無法徵收本稅、企業也就可以不交納本稅。

設想一個小區,完工95%,另外5%拖著不完工,本稅就可以不繳、遲繳,從法律上講,不存在任何問題。相信如果國家嚴格徵稅,由於影響太大,必然迫使一些企業採取這種消極的方式去避稅。

避稅渠道2:提高人工

對於股份公司而言,一旦經過平衡核算發現提高人工可以歸避稅收,就極其可能提高尤其是高管的工資。尤其是類似內部人控制的萬科。

當然還有類似購買鉅額保險等傳統的避稅辦法可以應用。所以,在這裡,先要預祝類似萬科等上市房地產企業、私營企業的高管們了,等著加工資吧。

避稅渠道3:搞精裝修

目前房地產市場一直以毛胚房為主要供應,使得土地增值部分較大。開徵收土地增值稅以後,相信很多房地產公司都更願意加大成本,做精裝修房出售,以減少增值部分從而避稅。

也就是說,未來的裝修市場,面對購房者的份額要萎縮,而面對發展商的大盤、同意裝修將增加。

避稅渠道4:合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案例分析:

北京某房地產公司:實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為例,對企業的扶持數額如下:

增值稅獎勵1000*50%*50%=250萬

企業所得稅獎勵1000*40%*50%=200萬

2000萬稅收,可獲得450萬的扶持獎勵

避稅渠道5:項目公司

那些通過項目公司操作的發展商多聰明,在預繳徵收時期,由於可以開發完畢就註銷,因此,這種方式可能能夠更好地歸避某些稅費,相信項目公司制會越來越多。同時,已經開發完畢的項目公司,進行註銷的應該也會逐漸增多。

由於具有普遍性影響,而且影響幅度比較大,因此房企為了增加扣除項目、增加成本,土地增殖稅的恢復徵收將促使一些企業做假帳,以達到少繳甚至無須繳納土地增值稅的條件。

避稅渠道6:轉售為租

土地增值稅對於產權未發生轉移的企業自用或用於出租等商業,不徵收土地增值稅,在稅款清算時不列收入,不扣除相應的成本和費用。這就表明,租賃比重比較大的企業,比如招商地產等的影響相對較小。而由於既有銷售類房產、也有租賃類房產,因此存在內部操作空間,從而增大銷售類房產的成本,這類房企將具有歸避土地增值稅的更多條件。

而這個約定,極其可能促使更多企業增加租賃比重,改變行業的經營產品結構,這對於保障行業業績平穩大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