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投資要點:

1、 行業趨勢:

(1)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的整體顛覆,按需使用、彈性收費,直接打開IT服務行業的天花板。總體上上游降價、下游需求爆發,具備長期高成長性。

(2)當前行業滲透力仍低於10%,國內整體市場增速30%+(私有云20%+,公有云50%+),IaaS先行,SaaS爆發性最強。

(3)雲計算業務前期研發、銷售投入大,利潤確認期長。考慮客戶整體生命週期價值,營業收入及經營活動現金流更能體現業務價值,一般用PS或PCF估值,目前可給雲業務10-15倍的PS估值。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2、 產業鏈核心標的:

(1)雲計算基礎軟硬件設施:自主可控是關鍵(中國軟件,誠邁科技,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國長城,太極股份,浪潮軟件,華東電腦)。

(2)數據中心IDC:最具確定性的高增長領域(光環新網,寶信軟件,易華錄,奧飛數據)。

(3)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強者俞強,馬太效應明顯(深信服,光環新網,紫光股份)【港股 金山軟件,巨頭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

(4)SaaS軟件即服務:潛力巨大,細分龍頭呼之欲出(用友網絡,廣聯達,石基信息,泛微網絡,恆華科技,超圖軟件等)【港股:金蝶國際】。

​一、商業模式:按需使用、彈性收費的IT綜合服務

1、發展簡介

在經濟新常態下,實體粗放型增長難以為繼,提效降本、精細化運營和尋找高毛利率創新業務勢在必行。

而云計算引發了軟件開發部署模式的創新,重構了傳統IT模式從底層硬件到業務模式的顛覆,成為承載各類應用的關鍵基礎設施,成為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關鍵要素。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2、商業模式

雲計算重構了傳統IT服務模式,是一種通過互聯網把網絡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系統、應用軟件、服務等)集成一個虛擬共享池(“雲”),統一管理和調度,進而向廣泛用戶提供快速、自動、按需所取、按需付費的綜合IT服務的模式。

(1)“按需使用”模式 ,節省了巨大的IT資源成本、提升效率;

(2)“訂閱制、按需付費”模式,降低了廣大企業客戶的使用門檻,擴大市場空間;

(4)“雲端數據貫通”,高客戶粘性+網絡規模效應,雲計算企業價值大幅提升。

(5)國內政策方面,2017.4月,《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工信部);2018.8月,《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國家政策方面對技術實質性應用方面的引導(區別於基礎技術研發佈局的政策扶持),也是對行業應用階段的一個鑑定。

卓越的商業模式特性+行業門檻,決定了這將是個真正成長型公司層出不窮的領域,是整個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方向。

雲計算概覽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By:極客Edward)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1)按服務模式分類: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er),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er),SaaS軟件即服務(Soft as a Server)。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By:極客Edward)

(2)按部署模式分類: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垂直行業雲。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By:極客Edward)

二、發展趨勢:持續爆發式增長

(一)全球雲市場:滲透力即將突破10%,複合增速20%+

根據Gartner數據,全球公有云整體規模持續高增長,2018增長23.01%,未來複合增長20%以上,其中增長最快的將是IaaS(複合增長27%+),前幾年是PaaS、SaaS增長高於IaaS。

當前結構上SaaS規模佔比最大(2018年SaaS佔比63.9%,IaaS佔23.84%,PaaS佔12.25%)。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根據高盛預測數據,2019年雲計算的市場滲透率(雲服務支出/總IT支出)將首次突破10%,2021年將躍升至15%。正常情況下,一項技術的滲透率開始超過10%,將會進入加速增長階段。當前這趨勢將延續較長時間。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二)中國雲市場:整體市場增速30%+(私有云20%+,公有云50%+),IaaS先行,SaaS爆發性最強

1、我國IT支出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Gartner數據,我國IT支出佔GDP比例與全球相比偏低,2017年中國預計在2.80%,相對於全球4.58%的佔比還有提升空間。

IDC預測,中國IaaS支出將持續高速增長,2018佔全球市場的12%左右,5年後上升到全球市場25%左右,中國私有云IT基礎架構支出更是將超過美國。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2、超高速增長:2018年我國雲計算總體增長39.21%,規模達962億元,未來複合增長率將繼續超過30%。其中當前公有云佔比45%,未來3年CAGR將達53%;私有云佔比55%,CAGR將達22%。

當前私有云份額更大一些,增長平穩,但當前公有云增速是私有云的兩倍多。未來公有云增速漸漸趨緩,與私有云共存並平衡發展。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3、私有云:私有云市場主要是硬件市場佔主導,2018年硬件:軟件:服務=70.6%:15.8%:13.6%。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的,原先的IDC存在資源複用浪費、數據資源形成孤島、運營維護困難,信息化建設無法給實際業務帶來幫助,採用私有云模式,帶來數據打通和高效率IT運用。

4、公有云IaaS:2018年佔比約62%,近三年年複合增長率約86%。受國內大規模雲計算中心等基礎資源建設投資拉動,IaaS是公有云中佔比最大、增速最快的領域。以阿里雲、騰訊雲、UCloud為代表的廠商已經可以開始國際競爭了。

5、公有云PaaS:2018年佔比約5%,近三年年複合增長率約61%。PaaS規模較小,將主要由IaaS或SaaS領域廠商向中間的PaaS環節滲透。

6、公有云SaaS:2018年佔比約33%,近三年年複合增長率約38%。SaaS比傳統軟件適用的時間與空間更廣,能更好地抓住市場潛力巨大的長尾需求。雲計算發展的成熟期實際上就是SaaS的持續爆發,這也是未來幾年國內最具爆發力的領域。

當前國內SaaS市場較國外差距明顯,與國外相比,國內 SaaS 服務成熟度不高,缺乏行業領軍企業,市場規模偏小。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三、雲計算產業鏈核心標的

(一)產業鏈:上游降價、下游需求爆發

(1)上游:主要為基礎設施供應商,提供各類服務器、網絡、存儲等硬件設備,大型IaaS廠商的高議價能力,將持續驅動上游基礎設備降價中。

(2)下游:主要為政府、企業、個人等消費終端。需求爆發中。

(3)中游:以用戶價值為導向的服務,分為三層(IaaS——PaaS——SaaS)。

越靠近上游(如IaaS),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程度越高,差異化較小,性能、穩定性是關鍵,規模效應、馬太效應明顯。越靠近下游(如SaaS),越接近用戶,標準化程度越低,功能的豐富性、交互性、易用性是關鍵。

各大雲服務廠商都在向上下游擴展,IaaS、PaaS、SaaS的供給者界限逐漸模糊,呈現融合發展態勢。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二)雲計算基礎軟硬件設施:自主可控是關鍵

雲計算平臺底層都需要計算設備(CPU、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連接與傳輸)來支持,雲服務廠商通過虛擬化設備將底層軟硬件資源抽象分割,並通過雲計算操作系統進行管理,結合數據庫、中間件、運行庫組合輸出。數據中心機房附屬設備還包括機櫃、UPS不間斷電源、精密空調、監控設施等。

國內發展現狀:(1)中低端成熟,高端需要發力;(2)美企業主導基礎設施,歐企主導附屬設備;傳統軟硬件巨頭提供服務器(IBM)、存儲陣列(EMC)、路由器(思科)、操作系統(微軟、Linux)、數據庫(Oracle)等;(3)國內附屬設備發展緩慢。

當前國際信息科技比拼中,自主可控是關鍵。基礎軟硬件一般還可以優勢協同拓展私有云、政務雲等業務。

A股相關重點公司:中科曙光(國產超算、CPU龍頭,AI芯片),浪潮信息(全球服務器前三),紫光股份(雲+網+端設備巨頭,政務雲龍頭,公有云國家隊),中國軟件(國產操作系統-麒麟),誠邁科技(國產操作系統-深度),中國長城(飛騰CPU),太極股份(數據庫、中間件等),浪潮軟件,華東電腦等。

(三)數據中心IDC:最具確定性的上游高增長領域

數據中心介於底層基礎設備(存儲、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和IaaS之間環節,是各基礎設備集成的數據中心機房,進一步虛擬化成可以自動、彈性匹配的資源池就是IaaS。

雲計算的發展帶動上游數據中心IDC行業繼續保持30%~40%的增長,國內IDC行業集中度不高,處於剛開始行業併購、異地擴張、提升集中度階段,區域龍頭受益明顯。

目前北上廣深IDC建設限制,龍頭先發優勢更突出,小企業將逐漸退出。

壁壘:資金投入大,技術壁壘體現在高端數據中心建設能耗品質、成本控制,北上廣深區域的建設資質。雲計算三年發展計劃指出:數據中心佈局得到優化,使用率和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綠色節能水平不斷提高,新建數據中心PUE值普遍優於1.4。

IDC競爭者分為三類:電信運營商(資源、資金優勢)、專業IDC服務商(服務、運維能力強)、雲服務商(資金、技術優勢,業務協同)。後期格局大概率三者形成優勢互補的合作方式。

IDC競爭者對比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By:極客Edward)

A股重點IDC企業:光環新網(京津冀IDC龍頭+AWS中國區服務)、寶信軟件(寶鋼旗下,長三角IDC龍頭+智能製造信息化)、易華錄(數據湖+智能交通)、奧飛數據等。【中概股:世紀互聯、萬國數據】

(四)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馬太效應明顯

1、技術門檻高:IaaS是PaaS和SaaS的基礎,技術和資本門檻較高,但也是最純正的雲計算、各大巨頭公司爭奪的戰略高地。

2、政策壁壘高:國內法律規定數據必須留在本國,並且相關技術服務須由國內廠商提供,海外巨頭在國內短期難以大規模擴張。

典型的光環新網:15年開始跟亞馬遜AWS合作代運營,但現在要求獲得公有云牌照。所以2017年底20億買下了AWS在北京的數據中心硬件資產,然後國家才給光環新網發了公有云的牌照。重點在於國家要求數據的安全。

3、產業格局集中:IaaS市場具有極強的規模效應,短期內仍必須通過持續“燒錢”取得競爭優勢。因此,只有中國本土具備雄厚實力的企業才能取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面對激烈的價格戰,部分公有云服務商在長時間無法取得競爭優勢及盈利情況下,將轉型為以私有云為主的混合雲或直接關閉公有云業務,因此創業型企業突圍成功的可能性較小。

全球top5集中度高且不斷提升,強者俞強,馬太效應明顯:累計市佔率達50.1%(2015)、70.4%(2016)、72.6%(2017)、76.8%(2018)。2018年市佔率前五名分別為亞馬遜AWS(47.8%)、微軟Azure(15.5%)、阿里雲(7.7%)、谷歌雲(4%)、IBM雲(1.8%)。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A股重點IaaS企業:光環新網(亞馬遜AWS中國區代表)、紫光股份(雲+網+端巨頭,政務雲龍頭,公有云國家隊)等。

【其它: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港股 金山軟件】

(五)PaaS平臺即服務

平臺層(集成雲操作系統、雲數據庫、中間件、運行庫等)向用戶提供應用程序的開發環境和資源等服務,比如系統中資源的部署、分配、監控和安全管理以及分佈式併發控制等,用戶不用擔心程序運行時所需的資源。如Salesforce公司的force.com平臺。

發展模式一般是IaaS+PaaS,或者SaaS+PaaS,單獨的PaaS企業較小且少。

(六)SaaS軟件即服務:潛力巨大,細分龍頭呼之欲出

IDC數據,2018年我國SaaS市場增速是傳統軟件市場8倍,預計至2022年,我國SaaS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8億美元。軟件企業的雲轉型不是簡單上雲,而是向SaaS及“AI+大數據”同時轉型。

1、分類:

消費級SaaS:面向個人用戶,提供訂閱付費、按需付費、租用付費等服務模式。例如Netflix面向其付費用戶提供影片租用播放等服務。百度雲盤、wps雲盤等。

企業級SaaS:面向企業用戶提供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問題的方式,採用按需租用服務的模式按月付費,可以讓企業實現跨區域合作、業務數據集中管理、降低企業經營TCO等。

企業級SaaS分為通用型和行業垂直型(用於特定某行業)兩類,其中通用型SaaS軟件先行,整體競爭格局分散。ERP、CRM、OA、HRM等是通用型SaaS中發展較成熟的領域。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數據來源:Gartner,艾瑞諮詢)

2、SaaS模式特點:

(1)收費模式:將過去的一次性大額支付轉為多年持續小額支付。

(2)定製化服務要求提高:商業模式的改變使得客戶轉換成本大幅下降,軟件服務提供商如何最大化客戶體驗,提升客戶留存率變為主要的經營重點。由產品向服務轉型,行業定製化屬性愈發顯著。大中企業的定製化需求、ARPU值、粘性更強。

SaaS的難點在於客戶深度需求的know-how穩定安全,特別是對企業級SaaS。

(3)拓展長尾客戶:年費制使小微企業具備購置能力,截2017年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達到2328萬家,佔企業總數82.5%,大幅拓寬下游客戶群體。

(4)提升ARPU值

:SaaS服務能夠實現客戶-供應鏈-財務等環節全面打通,大幅提升數據價值。

3、SaaS行業格局

(1)全球企業級SaaS市場已較為成熟,Oracle、SAP、Salesforce為top3

Salesforce是專注於CRM領域的SaaS企業,可提供隨需應用的客戶關係管理。2016年收入77.56億美元,幾乎是2007年的10倍。Salesforce提供了包括銷售雲(Sales Automation)、服務雲(Service)和市場雲(Marketing Automation)等功能。Salesforce的特點是產品成熟度高、營銷自動化、標準或自定義的報告與分析、擴展可能性。

(2)國內SaaS市場較國外差距明顯,與國外相比,國內SaaS服務成熟度不高,缺乏行業領軍企業,當前市場規模偏小

國內通用SaaS發展較好的有金蝶國際、用友網絡。而低端ERP、CRM等通用型企業管理軟件市場進入壁壘較低,八百客、銷售易、teambition、紛享銷客等原生SaaS廠商紛紛入局爭奪份額。

雲計算:爆發中的核心科技賽道

4、SaaS業務估值

由於SaaS的收入主要是收取年費(訂閱),其盈利模式相當於收入的分期,與續約率息息相關。收入的確認方式在財務上與傳統銷售軟件的模式發生了改變,年費要在服務發生之後才能確認。以Salesforce為例,其營業收入及經營活動現金流均保持較快增長,對於該類公司,估值考慮採用 PS、PCF更能體現公司內在價值(案例如Oracle、Salesforce、Adobe)。

A股重點SaaS企業:

通用型SaaS:用友網絡(雲ERP),泛微網絡( OA),漢得信息(國內ERP實施龍頭)

垂直型SaaS:廣聯達(建築信息化雲服務),石基信息(酒店信息化雲服務),恆華科技(電力雲服務)、超圖軟件( GIS雲服務)。

【港股:金蝶國際,浪潮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