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衛健委:已派專家赴錫林郭勒盟和蘇尼特左旗開展鼠疫病例溯源

內蒙古衛健委:已派專家赴錫林郭勒盟和蘇尼特左旗開展鼠疫病例溯源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11月14日發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網站11月12日發佈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得知消息後,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疫情處置工作,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當日即派出相關專家赴錫林郭勒盟和蘇尼特左旗指導當地開展病例溯源工作,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並對密切接觸者等進行排查,開展醫學觀察和預防性服藥工作等。

內蒙古衛生健康委表示,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如老鼠、旱獺、狐狸、兔子等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內蒙古自治區屬於鼠疫歷史自然疫源地,有蒙古旱獺、達烏爾黃鼠、長爪沙鼠、布氏田鼠四型疫源地,分佈在57個旗縣,總面積達33.7萬平方公里。雖然疫源地類型多、面積廣,但在各級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多年來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防控下,極少發生人間鼠疫病例。此前發生的1例人間鼠疫病例是在2004年,距今已有15年時間。

內蒙古衛生健康委表示,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按照《全國鼠疫監測方案》、《內蒙古自治區鼠疫監測方案》的要求,常年開展規範的鼠疫監測工作,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強監測、預警,開展風險評估,為及早發現動物間和人間鼠疫疫情奠定基礎;二是及時、科學、規範地處置鼠疫疫情,在發生動物間疫情的疫點採取鼠蚤並滅的處置措施,減少傳播至人間的風險;三是加強聯防聯控機制,目前與周邊地區建立了6個聯防組織,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強化聯動機制建設;四是依法防控、依規防控,切實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五是加強公眾宣傳教育,重點宣傳“三不三報”制度(“三不”即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三報”即報告病死鼠、報告疑似鼠疫患者、報告不明原因的高熱患者和急死患者),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高人群健康素養等。

11月14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11月12日,北京市確診兩例由內蒙古輸入型的鼠疫患者後,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機制,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參加的指揮機構,並與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密切協作,全力做好醫療救治和防控工作。從三級醫院、疾控中心和中醫院等單位抽調了11名專家組成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開展指導和諮詢工作。相關醫療機構正在按照國家鼠疫診療方案,對兩名確診患者進行妥善救治。目前一名患者病情穩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進一步惡化。經核查,患者由內蒙古當地救護車轉至我市朝陽區醫療機構治療,有關密切接觸人員,均已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隔離醫學觀察。截至目前,未接到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等相關異常情況的報告。

《錫林郭勒日報》官方微信11月14日消息,錫盟已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指揮部,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等綜合防控措施有序推進。國家衛生健康委和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已分別安排國家、自治區級專家赴錫盟指導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