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如果你去百度一下“父母吵架”

這個問題,基本全是負面內容,標題也挺嚇人的,比如: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有哪些影響,看完你還敢這樣做嗎?

看哭了,父母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比你想象的大!

生活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

不得不說,這些內容很有道理,父母吵架確實很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下面這個研究:

對99個9到11歲的孩子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評估,判斷出孩子父母平時的爭吵頻率以及孩子對於父母婚姻的樂觀程度,並根據評估情況將孩子分為兩組。

研究人員給孩子們展示一組照片,並讓他們判斷照片上的夫妻是“快樂”、“憤怒”還是“既不快樂也不憤怒”。

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對照片的判斷普遍準確。

而父母經常爭吵的孩子們只能識別出“快樂”和“憤怒”的夫妻,對那些沒有表現出明顯情緒的夫妻(中性情緒),他們要麼是誤讀為“快樂”或“憤怒”,要麼就是坦陳自己“分辨不出”。

對中性情緒的誤讀會導致兩種結果:

將中性情緒理解為“憤怒”的孩子會表現得過度警覺,而將中性情緒理解為“快樂”的孩子則對不太強烈的情緒表現得不敏感。

這個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愛麗絲( Alice Schermerhorn)說:

童年時期任何“不愉快的小事”,比如父母爭執,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不過同時,愛麗絲也說:

“矛盾很難完全消除,但是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即便發生爭執,也依然在乎著彼此,問題總是能夠得到解決的。要讓孩子對父母的婚姻有信心,這一點至關重要。”

看到愛麗絲後面的這句話,我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啊!看來不用活的那麼憋屈啊!情緒激動起來,想吵兩句還是可以吵兩句的啊!”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希望孩子能在一個和睦、安全、有愛的環境里長大,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家。

因此我們不讓兄弟姐妹爭吵,自己吵架時也會關起門來,儘量不當著孩子的面。

但是!

但是!

但是!

儘量讓孩子永遠不接觸爭吵,真的好嗎?

家庭成員之間時不時爭吵兩句,難道就不和睦、不安全、缺乏愛了?

事實並不是這樣。

有一位研究婚姻關係的著名學者,名叫John Gottman,他研究發現:

夫妻之間發生衝突的頻率,與他們的夫妻關係是否健康發展無關。

意見經常不一致的夫妻,並不會比“不吵架”、“不衝突”的夫妻更容易離婚。

若夫婦的關係穩定和滿足,夫婦的正面和負面互動的比例最少是5:1。

不管兩個人的婚姻中有多少矛盾,只要夫妻之間的積極互動比消極互動多4倍,那麼婚姻關係就會健康長久。

這說明啥?

說明關係再好的夫妻也是會吵架,會有衝突的。

說明有衝突並不可怕,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從未有過任何爭吵、衝突,那麼很可能你們都在逃避問題。

就算不扯婆媳關係、親戚鄰居這些複雜的人際問題,就拿小小的三口之家來說,難道從來沒為孩子的問題發生過不同意見?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這些常見的育兒衝突,你家發生過嗎?

1、前後矛盾

父母的規則,以及對孩子的期望通常不大一樣。

媽媽可能會說:“不寫完作業就不能看電視”;

但當媽媽一走,爸爸可能會對孩子說說,“你想看就先看一會兒吧。”

媽媽剛剛囑咐孩子:“危險、髒、不要亂跑。”

爸爸過一會兒就跟孩子建議:“咱倆從這個小土坡衝下去肯定很好玩 !”

你很難說誰對、誰錯。

但這些不一致的情況發生時,父母一方不可避免地會破壞另一方的權威。於是你們倆很容易為誰對誰錯吵了起來。

2、責任混亂

媽媽覺得該對孩子嚴格一些,需要多花些時間管教,多花點時間陪伴。

爸爸覺得可以讓孩子自由一些,犯不著那麼操心。

於是媽媽覺得爸爸不負責、不關心孩子、不願意花時間為家庭付出。

爸爸覺得媽媽太小題大做,明明能輕鬆一點為啥要那麼操心?

於是夫妻倆就“誰該負多少責任”個問題開始爭論起來。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3、競爭同盟

有時,父母之間可能會因孩子的注意力和愛而發展競爭。常見的問題是:

“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

即便沒有這樣明著問,也有可能變相成這樣:

“爸爸說可以,媽媽說不可以,你聽誰的?”

更緩和一些的競爭,也許是這樣:

“爸爸想帶你去釣魚,媽媽想帶你去逛街,你願意跟誰去?”

上面這些衝突只是舉個例子,很多家庭肯定都有同感。

我們當然不能說這些衝突是對的,但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所以我們更應該在意的不是如何避免這些問題,而是學習處理衝突的方式。

家長處理衝突的方式,也教會孩子如何管理分歧。

有的情況下,也許“吵吵更健康”。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爭吵”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1、帶來創意

心理學家羅伯特·艾伯特(Robert Albert)所說:

“具備創造性潛力的人往往不會來自和諧的家庭,而是來自‘動盪’的家庭。”

這個“動盪”並不是指打架、朝不保夕,而是指真正的意見分歧

比如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他倆說他們在一起思考的時候,其實是一場爭論。

他們的重要決定之一是為飛機設計一個螺旋槳。兩人吵了好幾周,經常一吵就是幾個小時。

“長時間的爭吵過後,經常出現的可笑結果是:我們發現自己轉變到了對方那一邊,”

只有在徹底反駁對方的理由後,他們才開始明白,兩人都錯了。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而是兩個螺旋槳。

他倆的機械師曾感嘆:

“我覺得他們不是真的生氣,但的確會相當激動”。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2、學習接受不同意見

如果沒有人和你發生爭執,那麼你肯定不會放棄你的舊想法,更不用說嘗試新的做法。

分歧,是“群體性思維”的解毒劑。

什麼是“群體性思維”呢?

在群體決策中,人們為了維護群體和睦而壓制異議,這就是群體性思維。

群體性思維有什麼問題?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與群體性思維有關的教訓就是——“豬灣事件”:

豬灣事件,又稱吉隆灘事件。

1961年,總統肯尼迪及其顧問們試圖用1400名由CIA訓練過的古巴流放者來襲擊古巴,以此推翻卡斯特羅政權。

幾乎所有的襲擊者都被殺或抓獲,美國顏面盡失,而且古巴與前蘇聯更為團結了。在得知後果以後,肯尼迪大呼:

“我們怎麼做出瞭如此愚蠢的事呢?”

社會心理學家賈尼斯(Irving Janis)認為:釀成這個大錯的原因,是由於在群體決策中,人們為了維護群體和顏面而壓制異議。

在計劃那次不幸的豬灣襲擊時,剛剛當選的肯尼迪總統和他的顧問們,高興地組成了一個極有團隊精神的隊伍。而對這次計劃十分關鍵的反對觀點都被壓制或是排除了,總統本人很快就對這次襲擊表示了認同。

在工作中,團隊精神確實有助於鼓舞士氣。但是在決策時,緊密團結的群體可能反而不利。

童年,正是學習如何提出不同意見,並接受不同意見的最佳時期。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3、學習表達不同意見

來試著做做下面這個和“親密關係”有關的選擇題:

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發生爭執、彼此不滿了,你會怎麼辦?

A、認錯 B、忽視 C、退出 D、表達

不知道你選的是什麼,但正確答案是D。

首先忽視肯定更不對,這個不用過多說。

但認錯呢怎麼也不對啊?

試想夫妻吵架了,丈夫趕緊說:

好好好,你是對的,都是我的錯好不好?

妻子問:

那你錯哪裡了?

丈夫說:

你說我錯哪兒了就錯哪兒了,反正都是我的錯。

妻子會覺得自己“贏了”,很開心嗎?

反正我不會,我會覺得對方在逃避問題,就想敷衍我,這個問題根本沒解決,下回該犯還得犯。

那麼,退出呢?

我問我一個男性朋友的時候,他很“好心”地說:

“如果是在爭吵的狀態,我會退出,結束爭吵”。

我問他:

“還在爭吵的時候你就退了,對方會不會更加生氣?覺得你連話都不願意跟她說了?”

他想了一下,說:

“確實,我想了一下,要是退出了,後面的問題更惱火。”

所以,“表達”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可以先接納和表達情緒,再表達對事情的意見。

同樣,我們也需要讓孩子明白思想的分歧的價值。讓孩子學會如何表達分歧。

如果我不統一別人的觀點,那我是應該沉默,還是在尊重別人的基礎上,文明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禮貌地爭論?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從這個角度說,父母在孩子面前公開的表達自己的分歧,其實是有益處的。

比如孩子會發現:

  • 沒有人是完美的;
  • 沒有人能掌握全部的真理;
  • 錯了也沒關係,完全可以認同別人的觀點,改正自己;
  • 不用盲從別人的意見;
  • 可以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但也包容別人不同的意見。

所以,關鍵的問題是:

如何建立有益的爭論模式?如何教孩子們進行有益的爭論?同時將負面影響保持在最低限度?

第一、有所爭、有所不爭

學會選擇要爭論的問題。

潛在問題出現的時候,有些值得爭,而有些其實不值得爭。

比如,孩子今天想穿舊鞋子出門,不喜歡穿媽媽給她新買的鞋子出門,這完全是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的的事情,不值得爭論。

選擇對更重要的事情堅持自己的立場,爭論才更有價值,也不容易讓別人厭煩。

而爸爸媽媽對爭論問題的選擇,正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讓孩子也學會小事不計較,大事有原則地堅持態度。

第二、保持開放

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假設自己是對的,但傾聽別人觀點的時候假設自己是錯的。

即便對方大部分觀點和你不一致,也很可能有一小部分是和你相同的,不妨開放地承認對方和你意見一致的地方,以及你從他那裡學到了什麼。

如果孩子有時候獲勝了,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聽她的觀點,更應該願意對他說:“你說服了我。我們會按照你的方式做”。

讓孩子知道你重視她的觀點。

也讓孩子知道,通過溝通,衝突可以得到解決,不需要耍賴,自己也可以獲勝。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第三、爭論的邊界

只要爭論能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就是一種可接受並且富有成效的溝通形式。

比如爭論能受到控制、保持尊重,並且正朝著解決方案發展,完全可以繼續。

但如果爭論退化成了辱罵,平和的聲音也變成了喊叫,或者爭論的雙方說的話已經在反覆繞圈,沒有朝著解決方向前進,就應該趕緊停下來。

第四、爭論聯盟不要變得僵硬持久

有時候雙方爭論得不相上下的時候,往往會拉第三個人來給“評評理”,據說可以調解一下。

不過,這第三個人,也很可能站到一方或另一方那邊去,從而使分歧更加嚴重。

當衝突無法解決的時候,交戰雙方還可能會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這“第三個人”,以迴避真正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壞事,在每個家庭中,都存在某些聯盟和對抗。

比如有時母女結盟,一起對抗爸爸;或者父母在特定問題上團結起來對抗孩子。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這些聯盟並不固定,它們會因情況而變化,並且不會破壞家庭的運作。

然而,如果這些結盟和對抗變得僵硬和持久,它們就會對家庭造成傷害了。

父母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不一定!有些情況下“吵吵更健康”

所以,為了更好的瞭解家庭的動態,可以問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 我最傾向於贊同(或不贊同)哪位的家庭成員?
  • 當我的孩子們在互相爭論時,我通常會採取哪種方式?
  • 家裡誰最容易激怒我?

孩子們通過觀察父母的榜樣來學習如何處理分歧。

所以爸爸媽媽,有多少次是通過“好”的爭論,最終成功的和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