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子诗《给卡夫卡》

概述:卡夫卡,奥匈帝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之一。

海子通过本诗,表达自己被严重压抑的精神世界。海子的诗作同样无处发表,同样不受世人理解。卡夫卡不到40岁而亡,海子对自己也有预感。

给卡夫卡

囚徒核桃的双脚(被强权囚禁的天才,天才无力自拔)

在冬天放火的囚徒

无疑非常需要温暖(精神家园的灵魂,更需要精神的慰籍)

这是亲如母亲的火光

当他被身后的几十根玉米砸倒(精神需要活着,注意受粮食奴役)

在地,这无疑又是

富农的田地(粮食是精神的主人,富农是粮食的主人)

当他想到天空

无疑还是被太阳烧得一干二净(精神同样需要环境,精神注定受环境禁锢)

这太阳低下头来,这脚镣明亮

无疑还是自己的双脚,如同核桃(精神需要肉体,精神注定受肉体的控制)

埋在故乡的钢铁里

工程师的钢铁里(天才的命运早就被人设计好了,自由的只有自己的精神)

1986.6.16

(蒋荣清,2019.11.12)

解读海子诗《给卡夫卡》
解读海子诗《给卡夫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