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海子走在1989年3月26日,这短暂的25年的生命里,他有整整15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于是他说,关于乡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

20世纪80年代中叶,随着社会改革大潮的涌动,诗歌领域里是朦胧诗的大肆席卷,独立的话语风格、充满象征与隐喻的诗境。而海子则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贫瘠的乡村与土地——

麦子、大地、村庄、水、马、太阳、黑夜......海子的诗歌中,处处可以见到他对乡土生活的写照。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1、落地的麦子不死

海子被称为“麦地诗人”,麦子成为他书写乡土的重要载体。

麦子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华夏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在我们漫长的农业生产中,麦子始终不可或缺,它用它金黄饱满的果粒,哺育着我们的亿万同胞。

不同于水稻的以水为生,麦子依赖土地,同土地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在海子的诗歌里,麦子既是粮食,铭刻着他所有关于饥饿、关于满足,关于这片土地上耕种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麦子同时又是种子,是希望的象征。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麦地》里,是对麦子最直接的赞美。而对麦子的赞美,其实是对这片生养着他的土地的赞美,也是对这片土地上辛苦劳作的万万千千的农民的赞美。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麦子同时又是沉重的、荒凉的,它见证着那一时代的农民是如何为着饥饿所裹挟、吞噬,生存在那一刻变得无比的血泪斑驳。


那一年兰州一带的新麦

熟了

在回家的路上

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还家了

坐着羊皮筏子

回家来了

有人背着粮食

夜里推门进来

灯前

认清是三叔

老哥俩

一宵无言

半尺厚的黄土

麦子熟了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麦子熟了》,极单薄的故事,极单纯的文字,却是极深刻残酷的一段历史。

海子身在1964年,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与混乱、疯狂、荒芜、荒谬相对应的,是无尽的饥饿、贫穷与苦难。因为家里穷,海子没钱买饭票,只能从家里背着粮食到学校食堂入伙,吃杂粮,就家里带去的腌咸菜。星期六中午一放学,就要赶紧到生产队干活挣公分。

插秧、割稻、打稻、金黄的麦穗与乡亲们因饥饿而干瘪的脸,海子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便是被这样烙下深深的刻痕,他于是既爱又恨地呼喊着: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痛苦地芒上

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答复》

2、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村庄

相比于麦子,其实村庄更能代表故乡。我们说回到故乡,其实便是回到村庄。在城镇化尚未开始之前,村庄便是我们生命的最初聚居地。

海子的村庄,曾是温暖安宁祥和的,于是有了《村庄》系列组诗。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村庄里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芦花丛中,叫芦花的妹妹,村庄是与儿时的快乐紧紧相连的。在质朴的书写中,透露出海子对过往时光与亲人的怀恋。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正如高波曾经说过的:

农家出身的海子对村庄和土地有着更为真切的亲近,对村庄和土地,也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爱。这种爱不仅使他在诗篇中呈现了乡村及土地的丰富和美丽,也使得村庄和土地,成为他身心的归宿。

但同时故乡又是一种过去时,只有当你走出曾经生活的村庄时,故乡才得以存在。

而在海子走出故乡后,城市所代表的工业文明已在一点点驱逐农耕文明,曾存在于记忆中的村庄早已变了模样。

西川回忆海子:

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有些熟悉的东西你却再也找不到了”,“在家乡你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回不去故乡的海子,只能寻找远方,只能被迫着一次次流浪: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 一无所有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远方》

3、大地如此荒凉

同村庄一样,大地也在受着工业文明、都市文明的驱逐。钢筋铁泥模糊了大地的轮廓,隔着厚厚的水泥板,再听也听不到大地的呼吸声。

曾经我们的祖辈们脚踏黄土,背顶青天,死后仍要归于大地。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

而今人与大地的关系却愈加疏远。城市的发展在为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摧毁许多东西。

于是大地变得荒凉,变得支离破碎,发出不堪重负的沉沉喘息。


荒凉大地承受着荒凉天空的雷霆

圣书上卷是我的翅膀,无比明亮

有时像一个阴沉沉的今天

圣书下卷肮脏而欢乐

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

荒凉大地承受着更加荒凉的天空

——《黎明(之二)》

在同样荒凉的天空的雷霆下,是同样荒凉的大地。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

埋得很深

——《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在《诗学:一份提纲》里,海子这样解读自己的诗:

在这一首(《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弘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丧失了多少东西。

海子:最后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最后的麦地与乡村


在海子看来,大地是漂泊的人们灵魂的归宿,可如今大地却在日渐丧失。人们远离了大地,远离了村庄,也在永远地失落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