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导读:这些年,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1、顾城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顾城(1956—1993),男,顾城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叫做《失误》,我认为可以很好的描述他的一生。

我本不该在世界上生活

我第一次打开小方盒

鸟就飞了,飞向阴暗的火焰

我第一次打开

如果他生在一个好的时代,那么时代可以拉他一把;如果他自己是一个更好的人,那么他自己可以拉自己一把,然而偏偏在最错误的时代他出生了,偏偏自己又是最不能承受错误的人,两个巨大错误的叠加,我想这就是他杀妻悲剧发生的最初原因。

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2、海子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海子的写作就是对于青春激情的燃烧,他让我们想到一个来自德国文学的词:狂飚突进。然而,海子梦想中最终要成就的却不是“狂飚突进”的诗歌,他所真正景仰的大诗人是歌德。于是这里便有了一个矛盾。歌德的《浮士德》从从容容地写了60年,并非一蹴而就,而海子却想以激情写作的方式来完成他的大诗《太阳》。他从浪漫主义的立场上向古典主义的歌德踊身而跃,结果是出人意料的,他落到了介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荷尔德林身上。海子所写的最后一篇诗学章就是《我所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最终发了疯,而海子则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一种命运的暗合?这不能不说是海子写作本身的一个悲剧:在他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目标之间横亘着一道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当我们读到他那么多匆匆忙忙写下的未完成的长诗章节时,我们由衷地感到惋惜。以他的才份,而不是以他的工作方式,海子本可以写出更多、更好、更完整的作品来。

3、戈麦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戈麦,原名褚福军,祖籍山东巨野,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有北大”校园诗人”之称。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西郊万泉河,时年仅二十四岁。

戈麦坚信一个人可以在极短的人生中走完一生的里程,他认为人生不在于年龄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对于艺术家之死我鲜感悲戚(这样说也许显得很冷漠),我认为死亡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完成。突然想起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里的台词,虽然可能和这些没什么关系——“我始终是要死的,不得不死,就让我的死亡来洗清你的罪孽”。

4、许立志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许立志,男,1990年生,广东揭阳人。90后深圳诗人,曾被誉为打工文学接班人,于2014年10月1日坠楼身亡,警方疑为自杀。

悲情总要让眼泪买单,没有苦难,眼泪要消失殆尽,人类常常要流泪,苦难常常衣装革履地来光顾。洪水过去了,冰川纪长长地过来,地震醒了冰层下的泥土,一场战争催生了一个帝国······过去的苦难被时间抽象成了历史,苦难便只是成了苦难的代名词。现在的苦难是过去的苦难的重演,虽然不时加入一些时代特有的苦难新演员,但观众依旧是人,导演依旧是时间,这是一场苦难的轮回。造成苦难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呈现在人身上的永远是固定的几种——分离、疾病、暴行、战争、生存的挣扎、道德的撕裂、人性的沦陷,死亡······ 个人的罹难,家庭的不幸,集体的默哀,眼泪提前干涸,还要沙化——他们的家境贫寒,穷困是世界的常客;生存环境恶劣,每一寸土地都有罪恶;尊严难存,底层人的他尊是古希腊的神话。

5、三毛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很多可能不知道。三毛也写诗歌。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三毛离世,很多人觉得痛惜、遗憾,但或许,她是欣然前往的。正如她自己所言:

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

她以流浪的方式名世,又以决绝的姿态告别。虽然只在世48年,但胜却有些人的三生三世:与心中挚爱浪迹天涯,携着书卷和笔四处流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了一生。

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

1991年1月4日凌晨,因子宫内膜增生症住院治疗的三毛被发现在台北荣总病房内用丝袜上吊自杀死亡,享年48岁。【用丝袜上吊的女人,估计她是第一个吧。连死也要用在女性中看来是美的具象,那么这种行为本身让人流泪啊。】

6、徐迟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徐迟(1914年10月15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96年12月12日,半夜12点钟,徐迟从武汉同济医院6楼的高

干病房的阳台上翻身跃出……是老境孤独,黄昏恋失败,病痛所苦,老年躁动症,玩电脑走火入魔,还是“世纪末”式的失落?徐迟曾作

如是说:“我一生犯了两个错误。一个小的错误是这件事(黄昏恋失败),不用提了;一个大错误是30年代时,在现代派和共产主义之间,我选择错了”。

7、王尧

不止顾城、海子!这些年,中国有多少诗人自杀而亡,我来告诉你

1994年10月20日出生,山东临沂人。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大二在读学生,课余时间爱写诗。2015年5月3日15时,在中国人民大学跳楼自杀离世。

5月3日,王尧自杀,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很多人说他脆弱,我笑了,说他脆弱,你们也跳一个?有人又说:死比生容易。我再笑,如果只能二者择一,你是选择苟且地活还是洒脱地死?我们做惯了马后炮,做惯了庸民,所以才在挑战与困顿面前麻木不仁!

王尧的死,于他个人而言是不幸的,于年轻的90一代更是不幸的。维特根斯坦说:“逻辑是世界的一面镜子。”逻辑的主体是人,世界是人的思考对象和行动对象。可若按胡塞尔的说法,人和对象其实是可以互为主体的。依现象学所论,很多时候,不是你老了主动去寻找墓地,而是墓地作为主人在等候将死之人,你的对象是它,它的对象则成为无穷。如果我们以儒家“慎独”的方式面对自我,就会发现,惟有死亡才是人的镜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