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豆子不当回事

农村亲戚送来一袋新收黄豆,都是饱满的大个头,以为是选拔过的,却回答说今年收成好,粒粒滚圆,无需挑拣。

别把豆子不当回事

黄豆

豆是人类食物中的密友,在早期历史中却是不能吃的,那时的豆是一种器皿,比鼎要小气得多,类似如今的高脚盘,用来盛放肉食,材料有陶、竹、漆、铜制等等,很实用,不仅可以用来祭祀,还能做日常的器物,《礼记・坊记》记载的“觞酒豆肉”,就是说耳杯盛酒豆中有肉的意思。

那时的豆叫做尗,将尗捡起来叫叔,当叔上顶着草字头之后,它完美了字的整体美学与明了意思,成为豆子的总称。《采菽》里就有: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就是说摘豆子的热闹情形。

别把豆子不当回事

黑豆

据清人钱大昕研究,古音舌头舌上不分,菽与豆古音本相近,后来渐渐通用,大概到秦汉之际,就开始把菽称作豆了。随着豆类的普及与豆形器皿的消失,豆字的本义渐渐由器皿过渡到植物之上,所有圆滚滚、产自于豆荚里的那些小家伙们,一出生就根据形态花色而冠名:黄豆、蚕豆、豌豆、绿豆、菜豆、红豆、黑豆、扁豆、毛豆、青豆、荷兰豆……一口气数不过来的。

别把豆子不当回事

各种豆

我最喜欢吃水煮嫩豌豆,一直觉得豌豆是豆子家族里最有灵性的一个,青葱又可爱,古代神鬼故事里说:一书生听到炕头下有琅琅读书声,揭开被褥一看,是几粒豆子(我相信那是豌豆),就把豆子拿走,此后就没有读书声了。于是替豆子深感不平,好不容易集体成精,唯一的爱好只是藏在席子下面念念书,这点心愿都给抹杀了,如果是我,一定会请出小豆子们,团团围坐灯下,琅琅合读,多有意思啊!

大豆就是黄豆,很有范儿,农产品期货里是带头大哥,绿豆最亲民,毛豆最讨喜,红豆极是妩媚,黑豆粗糙木讷,用来做精饲料,还是在古代神鬼故事里,有人夜宿野店,发现店主鬼鬼祟祟端着黑豆往后院走,起了疑心跟到后院,看见店主喂黑豆给一头流泪的毛驴吃,原来这些干活的毛驴,都是来住店的客人,被店主妖术所变。豌豆除了好吃,还是检验公主的工具,如果你家里来了陌生漂亮的女孩子,只需在几层褥子下放一粒豌豆就可,第二天抱怨硌得腰酸背疼者就是公主。

别把豆子不当回事

丰富的豆子

我在乡间小住时,见到农村有八旬老人,天天都得莳弄一把土地,干不了太重的农活,就在地头点些豆子种种,豆子开花很好看,豆子的成长也易打理。农妇向晚归家,顺手捎捆豆荚,聊天话家常时手不闲着,剥下的豆子向盆里一丢,成熟的豆子身子骨特别结实,当啷一声,硬朗悦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