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犹记得很早的时候,父亲总会从乡间的酒坊觅得些许酒来,酒是农闲时有经验的老师傅自己吊的,手法很传统,喝起来柔而不烈,就像江南的乡土风情。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种酒叫做——小曲酒。工艺并不算复杂,喝起来却别有风味,只是现在越来越少见到了。再后来,走遍大江南北,才知道中国的小曲酒虽工艺相似,却风味大不相同:有川派的、湘鄂赣派的、云南派的、广东派...



风味上还可初略分为:小曲清香型、米香型、药香型、豉香型,甚至还有的是糟香、谷香、糯香......各有一番奥妙所在。



01

川派小曲——现代工艺产物

这些年在市面上流行的一款X小白,便是属于川派小曲清香酒,它的前身便是重庆的江津白酒,与其齐名的还有永川高粱酒。其风味与大曲酒不同,在于多了一丝突出优雅的“糟香”味。

不过,如今的川派小曲酒的风味还是属于比较现代派的。上世纪60年代之前,四川酒小曲酒的酿制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后来局面就改变了。在1963年,轻科所研制出“麸皮根曲”(即提纯的酿酒菌种),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米曲。1977年又研制出酿酒产量高的Q303根霉菌种,在四川及全国范围普遍使用。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不过,笔者私以为这种酒不够传统,口感欠佳。有些专家也是这样的观点,认为虽然菌种纯净,产量大,但风味却比较淡薄,少了传统小曲酒的醇厚丰满之感。

02

湘鄂赣派——更传统的味道

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地区,因相对保守反而留存了正统的小曲酒风味。当地酿酒人仍然是遵循着祖辈流传的制曲、酿酒工艺。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他们使用当地“绿衣观音土”制作小曲,有些地方还会加入辣蓼草等植物入曲,这种曲又称之为“南曲”,酿出的酒名为“南酒”。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这两种制曲原料都是记忆里最常见的,犹记小时候家门口的小溪旁长满辣蓼草,老人们叮嘱不能摸会辣眼睛,没想到竟然可以用来酿酒。这种纯正植物做的小曲,自然胜过提纯菌种千百遍,它源于自然的风味无法轻易模仿。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其实很多人都喝过这酒,湖北的劲酒便是以传统派小曲清香为酒基,加入中药材制成的保健酒。湖南也有款浏阳河小曲酒,不过好多年不见了。

03

云南小曲——比日本清酒更佳

云南的小曲清香型酒比较传统,也比较有民族风情。它采用了小罐发酵,而不是像川派小曲清香那样泥池发酵。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这样做的特点是不与地面接触,洁净卫生,口味更纯净。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所以它的口感和伏特加有点相似,也有人将它与日本的清酒对比。曾有一位日本学者来怒江研究民俗文化,品尝到怒江的小锅布什酒后很惊讶,认为云南的酒与中国的其他酒都不同(酱香、浓香),却与日本的清酒很相似,但比清酒更纯、更有劲、更好喝。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因为纯净的特点,它也像汾酒一样,成为了各种配制酒的基酒。当地人加入鲜花、热带水果,制成非常诱人的——桂花升酒、玫瑰升酒、青梅酒、薄荷酒、菠萝酒、桔子酒、猕猴桃酒等。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其中最具昆明特色的,莫过于杨林肥酒,它加入了党参、圆肉、大枣、陈皮、丁香等十多味中药,又从小茴香、豌豆尖、竹叶等绿色植物蒸溜提取绿色色素并配加蜂蜜、蔗糖,经过十多道传统工艺配制,酒色翠绿如玉、药味清淡似无、香甜可口,与竹叶青有的一拼!

04

两广小曲——别具一格的米香

两广地区的小曲酒主要采用当地的大米或糯米为原料,其风味多为米香型或豉香型。特别是酒曲工艺上,保留着手工制做的传统。

《草木状》记载:“南海多美酒,制曲但杵米粉,杂以三五种草药,如山桔、辣蓼,马蓼之属,和豆与米饭而成者,故又称之为“草曲”。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这种酒风韵独特,广西最负盛名的——桂林三花酒,曾在1957年获得中国小曲酒评比第一名,被确定为“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酒”;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广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小曲酒,则有——长乐烧、九江双蒸酒、玉冰烧。特别是玉冰烧,在制作过程中放入肥猪肉浸制,吸附酒中的腥气和陈化,并产生一种独特的味道。这种风味被单列称之为【豉香型】。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许多人喝过却没搞明白的小曲酒

上述提到的各种酒,仅仅是中国小曲酒种类里的一小部分。小曲酒延续着中国酒的历史,有着成熟的制作工艺,但在现代世界里并不为人熟知。仅借此文,希望能够带您走近小曲酒的世界。

你记忆中的小曲酒是什么样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