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破潰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損害之一,是痛風病情進入慢性期的標誌之一。

痛風石的形成是高尿酸血癥在多因素作用下,過飽和狀態的單鈉尿酸鹽(MSU)結晶析出,沉積於關節及其周圍,而長期的尿酸得不到有效控制,經年累月就很容易形成痛風石。而病程越長或者是血尿酸長期控制不佳,痛風石形成的概率就會越大。

痛風石的臨床表現

痛風石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周圍、皮下或軟骨下形成的硬結,小如黃豆,大可勝雞蛋,可分佈於全身各部位,如耳輪、手、腕、肘關節、足、跟腱、鷹嘴處和脊柱旁等。痛風石多見於痛風慢性期,一般多發生於痛風診斷的5~10年內。

痛風石隆起會使得局部皮膚變薄,病灶中心頂點可見黃白色痛風石點狀顯露,按壓質地較柔軟甚至有波動感。而當痛風石長大到一定程度後會逐漸撐破皮膚,形成慢性竇道和頑固性潰瘍,傷口滲出黃白色豆渣樣分泌物。

這類傷口往往癒合困難,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不僅患者飽受折磨,其處理也是臨床處理的重點和難點。

破潰傷口情況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

輕度創面處理

破潰初期(傷口淺,面積小,分泌物無明顯異味)。

1. 碘伏溶液沖洗、消毒創面→雙氧水清洗創面→生理鹽水徹底沖洗乾淨,儘可能清除黃色壞死組織和尿酸結石。

2. 傷口如有殘留痛風結晶體:5%碳酸氫鈉溶液浸泡,利於痛風石溶解。

3. 傷口如有輕度感染:1:5000高錳酸鉀液局部浸泡,2次/日,20-30 min/次,水溫30℃左右,充分清除膿性分泌物。

較小的痛風石破潰後,經過以上處理可能會痊癒。

中度創面處理

破潰較深,但無骨組織破壞和膿腫。

潰瘍比較深,常伴發蜂窩組織炎,這部分患者創面傷口深度往往超過 0.5 cm,可見竇道,分泌物量大。

1. 應特別注意用無菌棉球蘸取適量生理鹽水擦洗潰瘍創面,對痂皮以下壞死組織進行清洗。

2. 必要時修剪清創,適當擠壓創面排出竇道中的痛風石及壞死組織,並用生理鹽水適當沖洗竇道後填塞引流條、銀離子紗條促進分泌物排出。

3. 對於空腔較大分泌物量多的患者,可使用吸附能力更強的海藻酸鈣敷料填塞或覆蓋,以防止感染性分泌物向傷口周圍健康組織擴散。

重度創面處理

深度潰瘍、深度膿腫或出現骨組織破壞。

患者感染症狀明顯,分泌物量大且夾雜死骨,需要加強抗感染和清創治療。

1. 在採取中度痛風創面應對措施後,1周內仍持續惡化情況者,請普外科評估手術指徵。

2. 必要時採取手術清創、負壓引流。

3. 對於關節區的病灶,常用關節針刀鏡進行鏡下關節腔灌洗,可沖洗出大量痛風石及壞死組織。

4. 若部分患者表面傷口面積較大難以癒合,可在換藥後局部噴塗表皮成纖維生長因子促進傷口生長,注意傷口避水,日常清洗用生理鹽水或酒精處理。

在中重度痛風石破潰創面處理過程中,關節超聲檢查便於掌控深部竇道內痛風石蓄積量以及骨質破壞進程,對患者的預後評估有重要意義,且無創、價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

對於痛風石,重在預防,當出現痛風石的時候,疾病帶來的痛苦和治療的費用遠比預防花費多的多。對於長期受巨大潰瘍不愈及疼痛折磨的患者,應該加強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