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界的"萬金油"——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自問世一百多年來,在國際醫學上得到廣泛推廣,作為研發阿司匹林的老東家拜耳公司,當初的營銷口號不可謂不響——給醫生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給醫生,醫生給患者,隨著各類阿司匹林層出不窮,每逢醫院會診,大病小病感覺都有阿司匹林這貨跟著摻和。

什麼解熱鎮痛來一片,什麼預防心血管疾病來一片,什麼感冒傷風來一片……就像啥病都得來一片似的。這也難怪知乎上曾有人調侃"你可真是一片阿司匹林",作為萬金油般的存在,這可比小棉襖貼身的多。

要說阿司匹林是萬金油,畢竟有些誇張,但好歹也是非處方藥,如果你遇到了,你又真的知道那五花八門的阿司匹林究竟是什麼嗎?你又知道阿司匹林不是對所有人都適合的嗎?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萬金油"阿司匹林的那些事兒。

藥物界的

阿司匹林究竟是什麼?

阿司匹林是一種水楊酸的附屬產物,也稱乙酰水楊酸。

1853年,夏爾通過水楊酸和醋酐合成出乙酰水楊酸,但壓根兒沒人重視。到了1898年,德國化學家菲霍夫曼為了治療他老爹的風溼性關節炎重又合成了乙酰水楊酸。

直到1899年,德萊塞將其介紹至臨床並命名為阿司匹林,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了和青黴素、安定齊名的三大經典藥物之一。

藥物界的

早先的阿司匹林

早先的阿司匹林可不像現在這樣丟到哪兒都能派些用場,它最早問世的時候是作為抗風溼性關節炎而出現的,其基礎最常用的藥理作用是解熱鎮痛和抗炎,廣泛應用於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和風溼性關節炎當中。

作為鎮痛去熱的良藥,其原理是因為阿司匹林可以選擇性的使細胞內的環氧化酶乙酰化,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從而影響在下丘腦裡的致熱因子前列腺素E的合成,從而恢復正常的體溫調節!

萬金油的阿司匹林

能夠成為萬金油般的存在,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就以其問世時的基礎作用來看,光是解熱鎮痛就有了廣泛的市場前景,誰讓社會的發展人口越來越多且感冒越來越普及不是。

之後,對於阿司匹林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也就挖掘出越來越多的價值和作用。

阿司匹林的功效很多,以至於讓它得到如此讚譽,其中有三大特性,是其他藥物難以媲美的。

一 預防

阿司匹林在某些疾病中是可以起到預防作用的,比方說在心腦血管疾病中,就常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通過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來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發病風險。

除了這些腦血管疾病,在應對癌症方面,國內外都有針對阿司匹林的研究,發現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降低結腸癌、胃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藥物界的

二 診治

除了預防,阿司匹林在臨床治療上也有很大的功效。除了基本的抗炎解熱鎮痛外,隨著近年來的研究,阿司匹林在抗血栓、原發性高血壓、春季結膜炎等臨床治療中也被提示為有效。除了這些特殊病外,常見病諸如感冒頭痛發燒等也常見阿司匹林身影,因此常有人說阿司匹林無處不在。

三 聯合用藥

除了用於病前預防,病後治療外,阿司匹林還和很多其他藥品聯合使用,效果比單一用藥更好。

比方說阿司匹林腸溶片和同等劑量的巴曲酶聯合使用,對急性腦梗死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大大提升。

因此,阿司匹林的面紗便可揭開,從病前的預防,到大眾病的治療,再到特殊病的聯合用藥,你很難找出一款藥物同時能從這三個層面對患者進行有效救治的。

隨著阿司匹林的神話傳播越來越廣,萬金油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就像是益達口香糖那樣,很多人飯前飯後來兩粒,有事沒事來兩粒,在此,筆者要特別強調,萬金油不是萬能藥,阿司匹林也不是保健品,是藥就不能亂吃。

藥物界的

萬金油不是萬能藥

老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阿司匹林未必有毒,但藥品的相關副作用是絕對存在的。

常見的有四個方面的副作用:過敏;胃粘膜損傷;肝損害;腎損傷

過敏:針對過敏現象,至今仍然沒有確切原因,可能是因為體質特殊。總而言之,某些特殊體質的人群,在服用阿司匹林後,有將近百分之二十的人群會出現過敏反應。

胃黏膜損傷:關於這點是確證的。阿司匹林分口服和注射,口服後,阿司匹林酸性物質會直接破壞胃粘膜,而注射阿司匹林,則會使得胃粘膜的保護膜——脂蛋白遭到破壞,從而導致胃酸逆流。

最近還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素可以對胃粘膜起到一定的保養作用,而前文也已經指出,阿司匹林為了調節體溫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肝損傷:此副作用不能確證是由藥物本身造成的,很可能是與肝細胞中度或發生過敏反應有關。

腎損傷:在對動物的臨床試驗中,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導致諸如腎功能減退、間質性腎炎等症狀。

藥物界的

對於傳奇藥物阿司匹林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相信未來會挖掘出更多的阿司匹林功效,但相應的,也會出現很多副作用。因此,對待阿司匹林,我們不能盲目迷信,哪怕是萬金油也不是萬能藥,就算是萬能藥也得有病才能吃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