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孫中山先生稱為"實業之要港"的縣

被孫中山先生稱為"實業之要港"的縣

大家可能會想到,上海港、舟山港、廣州港、寧波港、青島港、大連港等目前知名的港口;

但被孫中山先生成為"事業之要港"並非上面的目前知名港口;

現介紹這個縣,比較著名的事件發生的人物基本國人眾所皆知,但未必知道發生地;

有宋朝皇帝高宗趙構拋琴的浮門江;

抗金名將文天祥招募義軍抗金的仙岩洞;

抗倭名將戚繼光浴血抗倭的健跳古城等。

這三件事是不是國人基本都知道吧!

被孫中山先生稱為

健跳港

三門基本概況:

三門縣位於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額三門灣畔,地處杭州灣產業帶和溫臺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節點,縣域面積1510平方公里,下轄6鎮1鄉3街道,總人口44萬,三門人文底蘊深厚,歷史上人才輩出,有北宋水利學家羅適、明初向朱元璋《武事一綱三目》的葉兌、晚晴翰林章梫等,現代有文學家林淡秋、教育家林迪生、外交家章文晉等。

台州北部灣區是推動北上接軌、承接三門製造的產業平臺。三門境內有旗門港、海遊港、健跳港、浦壩港、洞港5條港灣,其中健跳港被孫中山先生稱為"實業之要港",並列入《建國方略》。

三門產業有"五區十園",培育橡塑、清潔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整車及汽摩配、健康時尚、新型建材六大百億產業集群,構建了一條貫穿三門南北沿海的580平方公里產業帶,打造成為萬畝千億級灣區大平臺;

"鮮甜三門"素有"三門灣、金銀灘"之美譽,全縣海岸線長370公里,淺海面積59萬畝、灘塗21萬畝、大小島嶼166個,是浙江海水養殖第一大縣,

三門青蟹、螠蟶、望潮、跳跳魚等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被命名為中國小海鮮之鄉、中國青蟹之鄉。把小海鮮的"鮮甜"品牌嵌入到所有農產品開發,作為區域公共品牌來打造,並植入到"六美"三門行動全過程,融入到康養,生態,社會民生等各領城,成立鄉村振興學院,啟動省級田園綜合體建設,開展"百村萬院海上大花園"、美麗三門"八大行動",蛇蟠省級現代農業(漁業)綜合區、2萬畝六熬北塘農業園區加快發展,三門被評為全省新農村建設優秀縣、全省基本無違建縣、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名城市。

亭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1928年5月26日,亭旁起義打響了浙江省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成立亭旁區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為浙江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1949年2月17日三門解放,浙江省第一個解放的縣。

健跳港:

健跳港所在地有"海國山城"之美譽,山川雄奇、物產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健跳港系浙江四大深水良港,琴江以東57.3平方公里海域,境內隱龍山不僅多流泉飛瀑、清潭綠水、靈巖幻石,還是浙東南珍稀動植物基因庫。東郭風景區素有浙東南"漁家桃花源"之美譽,廣袤的現代海水養殖場,阡陌交通,耕海牧漁,極具漁家風情。三是靚麗的城鎮風貌。老城區基本上保存"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古樸有致"的漁家古鎮原貌;建設中的新城充分展示自然、寧靜、優美的獨特魅力;琴江兩岸吊塔林立,工業美景和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構成了現代旅遊景觀。

健跳現代因健跳核電的知名度。據《寧海縣誌》記載,浮門古安住寺前身是五代十國時期陳皇家廟。北宋末年,趙構皇帝曾逃亡到健跳,留下"投琴問江"的歷史典故。明代,健跳為海防要塞,設千戶所,築城牆(有登明門、崇武門),抗倭寇(戚繼光抗倭),行監國(南明小皇帝魯王曾率文武百官到健跳監國)。1919年,孫中山親赴健跳港考察,稱之為"實業之要港",健跳港威名遠播。臺灣漁民把健跳港視為理想的避風港,每年有大量臺灣漁船到此避風休整,在臺灣頗有知名度。如今的健跳再度名聲鵲起,我國未來核電示範工程、總裝機容量6×100萬千瓦級核電站的建成投產,更是為健跳新興的工業旅遊增添"核動力",成為三門旅遊乃至台州旅遊的爆發性資源,健跳將蜚聲海內外。

三門旅遊:

被孫中山先生稱為

蛇蟠島海盜村

蛇蟠島:位於三門縣城以東17.5公里,經旗門、海遊兩港,接貓頭水道,沐五嶼長風巨浪,蛇蟠島環海特立。鳥瞰全島,狀如蛇蟠龍蟄,遂有其名。島上天產之石,其色赭紅,其紋細膩,可刻可鏤,雅俗共賞,為建築雕飾良材。自宋以來,採掘不輟,至今留下1300餘個人工洞穴,故又稱千洞島。

亭旁紀念館:

被孫中山先生稱為

亭旁起義紀念館

1927年為貫徹"八七會議"的精神,中共寧海縣委委員包宗國奉上級指示,以小學教師職業為掩護,亭旁小學為據點開展革命活動,開辦幹部訓練班。吸收黨員,培養幹部,創建中共亭旁支部,並以各種形式對農民群眾進行革命宣傳。1928年清明 "南溪事件"發生後,寧海縣委積極籌備武裝起義。5月22、23日,包定率農民武裝先後捕殺反動豪紳,任離玉、任友端揭開了亭旁起義的序幕。

多寶講寺:多寶講寺為江南唯一一個藏傳密宗禪林,寺中供奉著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及其上首弟子克主傑和賈曹傑。其中,清定大師轉贈的高2.5米、重4.5噸的緬甸玉為鎮寺之寶。為東晉高僧曇猷法師所建,距今有1600年的歷史,清同治七年重建。文革期間又遭到嚴重破壞,後被改為高梘中學校舍(只是記載並無實物遺址)。

被孫中山先生稱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