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30载,山东鲁酒到底失去了什么?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山东作为国内第三大产酒大省,谈到“酒”这个话题,自然当仁不让。

浮沉30载,山东鲁酒到底失去了什么?

纵览中国名酒产地,四川有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湖南有酒鬼,贵州有茅台、董酒,山西有汾酒,陕西有西凤,江苏有洋河,安徽有古井贡,个个名字响当当,基本上各省份都有叫的响的品牌。再看山东,白酒品牌从国井、景芝、趵突泉、扳倒井、孔府家酒、泰山、兰陵、花冠到古贝春、琅玡台、百脉泉、景阳冈等,可谓数量繁多。令人尴尬的是,品牌虽多,却无名酒,到底为何?

这个问题,要从鲁酒的近30年演变史讲起……

鲁酒历史——90年代的兴与衰

上世纪90年代,山东白酒在全国响当当,曾占据中国白酒市场的半壁河山,孔府家、孔府宴、秦池、齐民思、金贵、扳倒井等群雄并起,既有80万元拍一支广告片的豪气,又有3.2亿夺“标王”的壮举,“低而不淡”的勾兑技艺至今走在川酒、贵州酒的前面。

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山东白酒更是“阔绰”:1991年,山东白酒产量超过四川,跃居全国第一位;1996年,白酒产量达131.71万吨,不仅保持了全国第一的宝座,还创造了白酒行业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白酒生产大省,兰陵美酒更以10万吨白酒产量荣登全国之首。同年,山东白酒行业前五位实现销售收入37.59亿元,其中,秦池、兰陵、景芝、孔府家4家企业进入中国白酒销售额前10名企业行列。

但随后,由于“标王”的陨落辅以行业整体萎缩、政策调控、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转变,果酒、啤酒等白酒替代品的竞争等因素,山东白酒进入了“冬季”,全面萎缩,进入一个由盛转衰的阶段。

2007年后,山东白酒的产量逐渐下滑到四川的四分之一,不复当年全国产量第一的雄风。比产量缩水更严峻的是,鲁酒品牌渐渐失掉了消费者黏性,跌出了全国第一梯队的行列。

新时代浪潮下——鲁酒发展的优与劣

任何事物的发展,经历起落沉浮都是难以避免的,鲁酒虽历经了波折,但固有的鲁酒文化基因仍然存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汉王陵考古发现的三坛西汉兰陵酒,证实了兰陵美酒3000多年的历史;景芝景阳春酒产于齐鲁三大古镇之一的景芝镇;扳倒井始于唐末;孔府家酒始酿于孔府内的酒坊……这样的文化基因是鲁酒树立品牌的天然优势。

当前格局下,鲁酒急需的正是品牌高度和影响力,四川有五粮液、泸州老窖,湖南有酒鬼,贵州有茅台,山西有汾酒,陕西有西凤,但鲁酒却缺少能统领全省、影响全国、把鲁酒文化传递到消费者心中的大品牌,缺乏属于自己的生产规模和品牌优势。故打响鲁酒品牌,乃当务之急。

为打响鲁酒品牌的知名度,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鲁酒振兴的相关指导意见:重点培植国井、景芝2家企业成为主营收入过百亿元的全国白酒领袖品牌的目标;培植泰山、兰陵、花冠、古贝春、琅琊台等5家企业成为主营收入过30亿元的全国白酒知名品牌;培植趵突泉、百脉泉、云门、天地缘、红太阳、景阳冈、等20家企业成为主营收入过5亿元的全国白酒区域品牌。

山东白酒在区域上过于分散,各个地方的白酒品牌盘踞一方:孔府家于曲阜,瑯琊台于青岛,古贝春于德州,趵突泉于济南,云门春于潍坊……都是在各自区域市场内做得风生水起,独放光彩,而如今的白酒市场竞争正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白酒品牌竞争进入单一企业品牌竞争向区域品牌竞合,如泸州品牌、宜宾品牌、茅台品牌等。面对竞争惨烈的发展局势,鲁酒若想实现战略转型,就要杜绝“路越走越窄”,跳出“只在家门口卖”的现状,向外辐射分享全国市场这个“万亿级的大蛋糕”,进而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出击。

合纵连横,30年沉浮又出发

2017年政府出台的强有力的指导意见,很快收到了回音:2017年全省共有获证白酒企业442家,规模以上企业151家,完成白酒产量106.27万千升,结束了2014年以来产量下滑的局面,呈现恢复性稳中增长。

针对鲁酒区域过于分散的情况,鲁酒已乘上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的东风,借力“十强”产业跨界合作、融合发展:国井、景芝、花冠、古贝春、兰陵等企业建立了中国白酒大师工作室;景芝收购了山东坊子酒业和山东齐民思酒业两家企业;花冠收购了山东御思香酒厂、郓城水浒酒厂、曹州老窖酒厂、江苏大风歌酒业;百脉泉等鲁酒企业挖掘鲁酒文化……

兼并重组、合纵连横、融合发展,鲁酒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同比增长12.88%;实现利润总额1250.50亿元,同比增长29.9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白酒行业的总产量与2017年相差无几,利润总额却实现了近30%的大幅增长。

可见,在存量竞争的新周期下,白酒行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上行通道,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新主题,“千元价格带”成为名酒品牌发力的新段位。同时,这也将是重整旗鼓再出发的山东鲁酒,实现自身跨越的全新突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