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第一級:鄉試

明清時期,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期。由國家舉辦的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而學生在正式的科舉考試之前,需要取得考試資格——秀才。秀才原本指的是才能優異的人才,是一種泛稱,並不限於飽讀詩書的人。到了明清時期,這一稱呼得之不易,需要通過地方的多重考試,只有及格的人才能稱“秀才”。成為“秀才”算是真正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此後,秀才們集中在省城學校裡進行學習、切磋,等待三年一次的鄉試。

科舉第一級:鄉試

【明清鄉試】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都是定期舉行的,除非國家發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試時間不會變動,所以不需要預先通知,到時全國考生自動做好應試的準備。當時,人們以干支紀年,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農曆紀年,每隔三年,遇到鼠年、兔年、馬年、雞年,就按例舉行鄉試,時間一般在當年的農曆八月,所以鄉試也被稱為秋闈。這種的定期常規考試叫做“正科”,但如果遇到皇帝大壽或新皇登基等慶典活動,國家會臨時增加一次考試,這樣一來,學子們多了一次考試的機會,這種考試被稱作“恩科”。鄉試的考場被稱為貢院,主持鄉試的主考官一般由中央委派,他們到各個省城去,和當地的政府官員一起組織鄉試。

鄉試考試分三場,每一場考三天,從農曆八月初九開始。考生要提前一天入場,考生們提著考籃裝著一應考試用品、水和少量食物進入貢院。入場前還要經嚴格檢查,甚至搜身,以防止夾帶作弊。進入貢院後,考生被安排在考棚裡。考棚又叫“號房”或“號舍”,專供考生在貢院內答卷、吃飯、住宿。當考生進入考棚後,就要把貢院大門上鎖,禁止出入。每場考試期間吃、喝、拉、撒、睡都在“號舍”裡,不許出來,直到考試結束。號房內十分狹窄,只有上下兩塊木板,上面的木板當作寫答卷的桌子,下面的當椅子,晚上睡覺將兩塊板一拼當床。考棚裡還為考生準備了一盆炭火、一枝蠟燭。炭火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烤熟食物。在考試期間,考生一律與外界隔絕,飯食則由官府安排的“號軍”統一負責。

科舉第一級:鄉試

科舉第一級:鄉試

考試內容以儒家經典為核心,主要考的是《四書》、《五經》、作詩、策問等。八月初九考第一場,考《四書》中的任意三段文字和寫一首五言八韻詩。八月十二為第二場, 考《易》、《書》、《詩》、《禮記》、《春秋》這五經中各一段文字。八月十五日為第三場,試以五道策問題。考生答題要用墨筆書寫,稱“墨卷”。閱卷官是不允許批閱這些考生親筆答卷的,以防閱卷官認出相熟考生的字跡而徇私舞弊。每一場答題完畢後,考生將墨卷交給考官後,考官將這些試卷封裝編號,並命人用硃筆重新謄寫,再交給閱卷官批閱,稱為“硃卷”。三場結束後一天,考生才能離開考場,等待考試結果。

考試結果要經過多次核實,確保無誤之後,才能將錄取名單書寫在榜單上,向外公佈,稱為放榜。由於每一次的鄉試考試都有固定的名額,有些大省名額稍多,有百餘名,而小省只有四、五十名。只有考試成績排在全省最前的百十位考生才有可能榜上有名。發榜日期一般定在農曆九月的寅日或辰日,稱為虎榜或龍榜,通稱龍虎榜。而又發榜時正值桂花盛開,因而又稱桂榜。考生榜上有名,稱作“中舉”,自此之後成為“舉人”,其中第一名的舉人被稱為“解元”。明代著名的畫家、詩人唐寅當年就是因為在江蘇省的鄉試中奪得第一名,所以後人都稱他為唐解元。

科舉第一級:鄉試

鄉試放榜的第二天,主考官和地方主管教育的官員們異同宴請各位新舉人,宴會上要唱《鹿鳴》詩,跳魁星舞,來慶祝舉人們的高中,並鼓勵他們在來年的會試中取得好成績,人們把這種宴會稱為“鹿鳴宴”。

最初,鹿鳴宴只是農閒季節鄉人相聚宴飲的一種民間活動,到了唐代,鹿鳴宴轉變成為那個朝代的升學宴。據《新唐書》記載,鹿鳴宴是唐代地方官員為本地新科舉人舉辦的一種宴請。飲宴之中必須先奏響《鹿鳴》之曲,隨後朗讀《鹿鳴》之歌以活躍氣氛,顯示某公才華橫溢。這種以鹿為喻,展示君子曠達之風的胸懷,是要中榜的寒窗學子,心懷感恩。到後來,菜餚中居然真的出現了鹿肉,成了名副其實的“鹿鳴宴”,這種傳統一直盛行到了清末。

《鹿鳴》是《詩經·小雅》中的一首詩,一共有三章,三章頭一句分別是“呦呦鹿嗚,食野之苹”。“呦呦鹿鳴,食野之嵩”。“呦呦鹿鳴,食野之芩。”其意為鹿子發現了美食不忘夥伴,發出“呦呦”叫聲招呼同類一塊進食。古人認為此舉是美德,有君子之風,於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請同僚及當地舉人和地方豪紳,都用這種方式來表示自己禮賢下士。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鹿與官祿的“祿”諧音,古人常用鹿來象徵“祿”的含義,以此為升官發財的盼望,而成為巨人就相當於預備官員了,正是做官持俸祿的開始。但古人自謙含蓄,不願將財富放在嘴邊,於是取了“鹿鳴”這麼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久而久之鹿鳴宴也就成為一個不失風雅的官方活動。

科舉第一級:鄉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