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為何孫權整整遲到了8年?

巧鈴


三國正式開始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西曆220年)年底,曹丕脅迫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退位,自己則以有著漢獻帝讓國授權的名義,做了皇帝,建立曹魏政權。

雖然曹丕篡奪了東漢皇帝的皇位,但是事實上早在漢獻帝在位初期,漢朝皇帝便已經淪為“空頭天子”了——漢朝皇帝雖然名為皇帝,但實際上真正能掌控的土地連一寸都沒有。曹魏的版圖,與其說是篡奪東漢朝廷的,還不如說是曹操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因此,曹魏建立後,曹家的勢力範圍依舊侷限於北方,整個南方依舊處於割據狀態。


割據巴蜀的漢朝宗室劉備見漢獻帝退位,漢朝朝廷沒了皇帝,於是在曹丕登基的第二年,以延續漢朝法統為名,在成都登基稱帝——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蜀漢王朝。從曹魏的視角來看,劉備不過是前朝餘孽,而從劉備的視角來說,曹丕則是亂臣賊子。

劉備稱帝第二年,孫權開始稱王,直到八年後,孫權才自立為吳國皇帝。那麼,為什麼孫權稱帝要比照曹丕、劉備晚那麼久?

孫權的無奈

古代華夏的價值觀,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價值觀。

一方面,華夏曆代王朝提倡忠君節義,主辱臣死,另一方面,華夏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具備革命傳統的族群——從湯武革命,到陳吳起義,上到諸侯王,下到平民,都有著造反的精神。這種情況,也導致了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存在這樣的場景:造反、推翻前朝固然可以,但一定要師出有名。

對於做皇帝,稱帝之前的孫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因為做皇帝,在名義上,孫權師出無名——自己地盤上沒有東漢朝廷給自己禪位,自己也不姓劉,因此曹丕和劉備的路線,自己想學也學不來。



二來,蜀漢建立之後,就對孫權集團虎視眈眈,打算以給關羽報仇為名,奪回荊州,進而滅亡孫權集團。對於能否抵禦蜀漢的討伐,孫權並無把握,因此孫權能做的,就是穩住曹魏,防止曹魏和蜀漢同時攻打孫權集團。因此孫權向曹魏稱臣,並得到魏文帝的冊封——從法理上,此時的吳王孫權,僅僅是魏國皇帝手下的一個藩王,曹丕和孫權是君臣關係,蜀漢攻打的,是曹魏分封的諸侯國。因此,這個時候,孫權如果稱帝,必然觸怒曹丕,引起曹魏的趁火打劫。

由此,孫權沒有稱帝。

孫權稱帝的原因

直到八年後,孫權才正式稱帝。

此時的華夏,局勢發生了改變——曹魏和蜀漢陷入互相攻殺的戰爭泥灘,而吳國作為曹魏的一個藩王,又和蜀漢暗通款曲,給人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對於孫權來說,這樣局面持續下去,會引起執政危機。


於是,孫權果斷利用這個時機登基稱帝。對於孫權的皇帝尊號,曹魏固然不能承認,而蜀漢迫於國力弱勢,也只能和吳國達成協議:蜀漢和吳國朝廷,互相承認對方的合法性。


藤樹先生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東漢王朝自此滅亡。

第二年,即公元221年,劉備為了延續大漢社稷,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後人因其政權在蜀地,故稱“蜀漢”。

然而孫權,卻一直隱忍,直到劉備稱帝的八年後,即公元229年才稱帝,確實讓人有些費解。要弄清其中的緣由就要從東吳當時所處的環境去分析。


孫權一共有三次稱帝的機會,前兩次都是由於各種原因而放棄,直到第三次才如願以償。

第一次稱帝機會,公元221年,此時曹丕和劉備相繼稱帝,從政治上講,東漢已經亡了,此時孫權稱帝不會背上篡漢自立的罵名。綜合實力上來看,東吳拿下荊州以後整體實力雖然不如曹魏,但已經超出蜀漢,也有資本稱帝。此時沒有稱帝的主要原因是來自蜀漢的軍事壓力。孫權背棄盟約,趁關羽與曹魏交戰時,偷襲佔領荊州,還殺害了關羽。劉備的大好局面被孫權徹底破壞。天下腹地荊州,是北伐曹魏最近也是最容易的的一條線路,當年諸葛亮的裡提出對曹魏兩線北伐的戰略就是,遣一上將從荊州出兵宛洛,另一路由劉備親自率軍從益州出兵進攻關中。可如今荊州被孫權所佔,不但兩線作戰的戰略不能實施,還使得自身勢力大大削弱。


此時孫權剛佔領荊州人心還不穩定。無論劉備是因為戰略問題,還是無法忍受孫權的背叛,或者是為關羽報仇。他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攻打東吳以雪前恥。面對劉備的大兵壓境,孫權慌了,如果此時曹丕再趁機率軍南下進攻,東吳政權將面臨滅頂之災。孫權此時哪還有稱帝的心思,急忙拉著老臉去向曹丕稱臣。

當曹魏群臣都在為東吳稱臣之舉歡呼時,劉曄卻認為這是滅亡東吳的絕佳時機,建議曹丕假裝答應孫權稱臣,趁其失去防備,再大舉進攻東吳。可惜曹丕沒有采納,曹魏最接近統一天下的機會就這麼沒了,試想曹操如果晚死兩年,恐怕歷史真會被改寫。

再說曹丕稱帝是因為有那實力,劉備稱帝是因為皇室後裔,而在孫權看來此時稱帝確實缺少底氣,所以孫權為了生存放棄了這次稱帝的機會。


第二次稱帝機會是在公元223年,孫權擊退了曹丕的進攻,蜀漢皇帝劉備又剛去世。東吳群臣認為曹魏和蜀漢的威脅都沒了,於是向孫權勸進稱帝,可孫權又沒同意。這次孫權沒有稱帝的原因似乎讓人有點想不通。如今東吳與曹魏和蜀漢都翻臉了,而且也把他們的進攻給打退了,按說是可以稱帝的,確實換成別人也早就稱帝了。可孫權不同於常人,他時刻保持著憂患意識。

孫權認為此時與曹魏和蜀漢同時翻臉了,如果貿然稱帝,很可能會招致雙方的聯合打擊。而且自從上次孫權向曹丕假裝稱臣,使曹丕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曹丕無論如何也是咽不下這口氣的。一直在找機會從公元222年到公元225年,三年內曹丕就向東吳發動了三次戰爭,雖然都是無功而返,但是孫權也不敢掉以輕心。


對蜀方面,孫權擔心蜀國會重整旗鼓回來報仇,劉備剛死,孫權就貿然稱帝,必然會刺激整個蜀漢,加劇雙方的矛盾。為了緩和與蜀漢的矛盾,孫權又放棄了這次稱帝的機會。但是孫權背地裡也沒閒著,趁蜀漢舉國為劉備發喪之際,暗通益州本土豪強雍闓發動叛亂,使得蜀漢無暇東顧。

第三次稱帝機會是在公元229年,曹丕已死,孫權對新即位的曹睿是心存蔑視的。而且在剛結束的石亭之戰中,東吳大敗曹魏,使得曹魏軍隊元氣大傷,一時不敢貿然向東吳發動進攻。蜀漢方面,諸葛亮正在發動第三次北伐,與曹魏在漢中長期對峙,無暇他顧。孫權認定在曹魏被消滅前,諸葛亮是不會與東吳徹底翻臉的。對內,孫權自從任命顧雍為丞相後,加快了東吳政權本土化的過程,內部矛盾也逐漸解決。內憂外患都不存在了,孫權終於在群臣的擁護下稱帝了。



孫權是個沉穩務實的人,他在該抬頭的時候挺起胸膛,在該低頭的時候卑躬屈膝。曹魏強大的時候他聯合劉備,蜀漢強大了他又聯合曹魏。如此反覆,把曹魏和蜀漢玩弄於股掌之中,這就是孫權的生存之道。


龍舞


當然有區別。

曹丕那是禪讓,皇位是漢獻帝公開轉讓的,雖然漢獻帝本身不願意,但禪讓臺上漢獻帝捧玉璽交給曹丕這個行為說明,曹丕有足夠的法理依據獲得皇位。

劉備則是在曹丕稱帝后,以曹丕殺害漢獻帝奪取皇位的藉口,用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接過漢獻帝的皇位。好歹,這說法也是個理由啊。

孫權沒辦法。曹劉都已經是皇帝,自己不稱帝肯定就低一頭,不管是接受曹家冊封還是接受劉禪冊封,理論上總得承認兩人中的一位是皇帝。可承認誰是皇帝自己都不舒服啊,那就只能自己也當皇帝了。

但是,孫權沒有稱帝的法理依據。

所以,孫權只能含混其詞地在祭天時說,天下大亂了這麼多年,那曹操及曹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篡奪漢室。然後,孫權依舊說不出自己當皇帝的理由。

只能引春秋故事將漢吳並列。實質是說,我不承認曹魏是皇帝,將來與漢帝劉禪平分天下。

這些,就是孫權折騰好幾年才搞出來的,當然得花些時間來安撫內部世家,大家認可了那才能當皇帝。


四川達州


我們來看看這具體的時間進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比較有意思的是,關羽、呂蒙、曹操是相繼死去的,而且間隔時間很短,所以三國演義就設計了關羽向呂蒙、曹操索命。

曹丕繼位,成為新的魏王,改年號為延康,十月,漢獻帝禪讓給曹丕,改年號為黃初。公元221年三月,劉備聽說漢獻帝已被曹丕所害,就為漢獻帝服喪,四月,劉備認為漢室大統不能斷,所以也稱帝,建立蜀漢,年號為章武,任命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稱帝,漢獻帝的遇害當然只是託詞,畢竟當時漢獻帝是被曹丕封為山陽公,這個是很好打聽的,那劉備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首先,漢也被魏篡,如果劉備不稱帝的話,那麼就是承認曹魏了,那就相當於是曹魏的臣了,所以必然得稱帝。

其次,但是麻煩也來了,漢獻帝還在呢?如果自行稱帝的話,那麼敢是謀逆的行為,但是如果是遙認漢獻帝為帝的話,這個也不太現實,那麼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說漢獻帝已遇害,這樣劉備稱帝就順理成章了,畢竟現在姓劉的諸侯,就剩下劉備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曹丕的曹魏,劉備的蜀漢,兩個皇帝,那肯定是勢不兩立了,那麼此時的孫權應該怎麼做呢?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是向曹操控制下的漢朝稱臣的,曹操封其為南昌侯、荊州牧、驃騎將軍。

曹丕稱帝之後,孫權向曹魏稱臣,並且將於禁送回去,曹丕就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孫權改年號為黃武。公元222年,劉備戰敗於夷陵之戰,曹丕也趁機發三路大軍攻打吳國,最後朱桓將魏軍打敗,孫權向劉備示好,劉備也同意了。

公元223年四月,劉備病逝,十一月諸葛亮派鄧芝訪東吳。公元224年夏,孫權派張溫訪蜀漢。公元226年,交趾太守士燮病逝,孫權拿下交州。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八月,陸遜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改年號為黃龍。

為什麼孫權要在劉備稱帝后八年才稱帝呢?總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如果孫權稱帝,那麼有可能遭到曹魏、蜀漢的攻打,第二,孫權拿下交州之後,實力也有所增加,第三,孫權看出諸葛亮的態度,才放心的稱帝,三國鼎立。


歷史簡單說


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而稱帝;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效仿光武帝劉秀的例子而稱帝。孫權雖然統治地域、麾下軍力都強於劉備,但他想要稱帝,卻完全不合法統,名不正言不順。

江東孫氏出身微寒,孫權的曾祖父只是個無名瓜農,此前祖先全不可考,難比蜀漢作為漢室帝裔的正統號召性。

因此,為了找尋到自己稱帝的合法依據,孫權才耐心等候,從繼承孫策基業,坐領江東起,花了近三十年時間,終獲成功。

  •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領江東五郡(丹陽、豫章、會稽、吳郡、廬陵郡),和曹操交好,受封“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又擊殺叛變的廬江太守李術。

  • 公元208年,孫權聯合劉備,赤壁之戰大破曹操,收取江夏郡、長孫郡北(改為漢昌郡)。

  • 由劉備上表,孫權從此自稱“車騎將軍、徐州牧”。魯肅等江東群臣,從此稱孫權為“至尊”,以示尊崇。(“至尊”本為天子的別號)

  • 公元210年,孫權派遣步騭率千人南征,交州九郡望風降順。

  • 公元215年,孫權和劉備簽訂“湘水之盟”,收取長沙、桂陽二郡。

  • 公元219年,孫權聯合曹魏,襲殺關羽,斬俘劉備軍約五萬人,于禁部降卒三萬人,奪取荊北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並被曹操控制的漢朝中樞,加封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南昌侯”。

  • 公元220年,孫權遣使支持曹丕代漢稱帝,並將魏國降將於禁等送歸。

  • 公元220年11月,曹丕賜孫權九錫,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 公元221年-公元222年,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的復仇軍,並在猇亭之戰大獲全勝,斬殺蜀軍四萬人,武陵蠻軍萬人。

  • 公元222年, 因為孫權屢次拒絕曹丕的派遣其子孫登為人質的要求,魏國三路大軍南征,被吳將朱桓、朱然等擊退。

  • 公元222年底, 孫權派鄧泉至白帝城拜謁劉備,和蜀漢重新和好,又暗中派遣間細,暗通南中豪強雍闓等人。

  • 公元223年4月, 劉備病逝,雍闓趁機起兵,殺建寧太守正昂,又把益州太守張裔綁縛吳國,孫權封之為永昌太守;越嶲郡殺死郡將焦璜,牂柯郡殺掉從事常頎,南中三郡皆反。

  • 公元223年11月,蜀臣鄧芝訪吳;應其所請,孫權放還張裔。

  • 公元224年夏, 吳臣張溫訪蜀。蜀、吳兩國重新通好。

  • 公元225年3月, 諸葛亮南征,雍闓被殺,孟獲代之為叛軍首領,到秋天,孟獲降伏,南中亂事平息。

……

看時間表可知,顯而易見,如雍闓等蜀漢南方的當地豪強,在孫權的策動下起兵席捲南中三郡,最終卻只是被孫權當做了和蜀漢重定盟約的棋子,賣了個好價錢。

正因為此時的蜀漢政權,前後喪師約十萬人(關羽軍團3萬+荊州留守軍數萬+劉備中軍主力4萬+武陵蠻1萬),骨幹將領折損無數,內外交困四面楚歌,因此才不得不在新的盟約中承認了東吳對荊州的所有權。

諸葛亮此後的第一、第二次北伐,正是蜀漢以實際軍事行動,表達了再不會計較荊州和猇亭兩戰的舊怨,隨著蜀軍北進,曹魏也將重兵西移,孫吳北方戰線的壓力頓減。

而且,此時蜀漢的國力、兵力、版圖均已經被嚴重削弱,對東吳處於1:2的劣勢。作為一個務實的政治家,諸葛亮不得不做出意識形態的重大讓步,放棄了蜀漢政權政治上的核心競爭力,公開承認了孫權稱帝的合法性,兩國竟實現中國歷史上空前而非絕後的“二帝並尊”。

蜀漢丞相:諸葛亮

得到了自稱繼承兩漢法統的蜀漢政權的認可後,孫權從“吳王”變“吳帝”,就不再只是自說自話的鬧劇,因而也具有了相對的合法性。

在石亭之戰,陸遜率軍重創魏國曹休軍團,斬首萬人,令曹魏數十年兵鋒不敢南進後,孫權終於可以安心稱帝,也終於能放心將都城從武昌遷回建鄴。

東吳大都督:陸遜

孫權繼位年僅十八歲,無論政治還是軍事,都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淮泗創業元老、江東世家大族;在各方勢力有意無意的掣肘下,吳軍在淮南方向的攻略屢遭敗績,成就了張遼、樂進、滿寵等人的一世功名,也給孫權留下“不善戰”之惡名。

可孫權還是歷時二十年努力,將版圖從孫策時代的五個郡擴張到三個州二十餘個郡,更把自己從雜號將軍、會稽太守,變成了吳國開國皇帝。

孫權即位時版圖

孫權稱帝時版圖

赤壁之戰後,因為資歷和經驗不足,孫權一度被經驗豐富的“老革”(老兵油子)劉備戲耍,自己四戰巢湖,獨抗曹操幾十萬大軍逼凌,前後整整十年,反讓劉備空手套白狼,從一個依附自己的附庸到盡取荊、益兩州,竟成漢中王。

為人作嫁十年後,孫權也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真正成熟的政治家,將權謀手段運用得爐火純精。

他通過從白衣渡江到“二帝並尊”這十年間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手段,將劉備、曹操、曹丕等天下梟雄盡數戲耍,迫使千古奇才諸葛亮也不得不妥協,不但成功稱帝,更獲得了一個持續整整四十年的穩定吳蜀聯盟,還讓東吳的國力兵力和版圖始終保持了對蜀漢兩倍以上的優勢,因而在同盟中佔據相對優勢地位,不至於重蹈赤壁之戰後被劉備“反客為主”的覆轍。

對於一心割據江南,從來並無一統天下之念的孫權而言,此番操作確是出神入化,無可指摘了。

無怪後世有南宋豪傑辛棄疾,對孫權甚是推崇: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狐狸晨曦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對於孫權稱帝比較晚,我對於這個現象的分析在我前些天寫的一篇文章《東漢末年到三國最能屈能伸的君王,一時為臣,終究稱帝》中最後部分提到一點。

在那篇文章中我認為孫權晚稱帝的原因就是隱忍,孫權一直都兩面討好。就這樣讓他的江東一直保存到最後。可以說就是因為孫權的兩面討好,避免了江東被兩面夾擊的下場。不然江東再怎麼掌控著長江天險也要覆滅。

當然我認為孫權晚稱帝的原因還有別的。

最主要的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曹丕的稱帝是漢獻帝禪讓得來的,不管漢獻帝是不是自願的,但是帝位的獲得是具有正統性的。這一點其實還在蜀漢之上。劉備的稱帝名號是為了延續漢朝。那麼一個偏居一隅的孫權祖先沒有什麼名人帝王將相,完全是漢臣的孫權所在的孫家發跡也是從孫堅才開始。在這種家世下,不可能就簡單的稱帝。

第二點沒有快速的稱帝還有一個好處。雖然在名頭上會比魏蜀兩國,但是可以避免魏蜀兩國的目光。在兩個敵對政權相繼稱帝,必然注意力都在對方身上。如果不是孫權把荊州奪了,還殺了關羽,劉備稱帝后根本沒借口進攻江東,必然要把曹魏當作蜀漢的頭等大敵。

第三個理由就是讓江東儘可能消除東漢的影響力。讓百姓們知道誰才是真正保證他們的生活的人。

這就是我認為孫權不稱帝的原因。


秋心談歷史


曹丕稱帝是急不可耐,劉備稱帝是連鎖反應,而孫權則很識時務,沒有急著稱帝。那麼孫權為什麼不趁勢也稱帝呢?這其實跟當時吳國的困境有關,到底是什麼困境?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說曹丕,曹操死於公元220年1月,曹丕繼位後,經過漫長10個月的煎熬,終於受不了了,他回到老家沛國譙縣,在譙縣祭祖,然後犒賞父老鄉親以及三軍全體將士。奇怪的是,庶人服喪,尚且三年不沾絲樂。而曹丕在曹操死後一年未到就在老家又是喝酒又是看舞的,他鬧的是哪出呢?很快,答案出來了。

曹丕這邊看似閒庭散步,無所事事,大臣們可忙壞了。眾大臣紛紛上奏:各地出現祥瑞,是天下易主的徵兆,歡迎您回來登基為帝。漢獻帝劉協也很知趣,他知道,曹操在位時尚且能容忍他繼續當皇帝,而曹丕已經急不可耐了。

經過大臣們的輪番規勸,又經過漢獻帝三次誠信的禪讓,曹丕終於“勉為其難”的表示:我接受大家的好意,答應禪讓了。於是公元220年11月,曹丕正式接受漢獻帝禪讓,尊漢獻帝為山陽公,改廟號為魏,年號為黃初。魏來源很正統,繼承於漢。

曹丕一稱帝,這邊劉備坐不住了。漢朝如果真的滅亡了,劉備就沒有起兵的口號了。於是蜀地的大臣以諸葛亮為首,也紛紛扯謊,說蜀地出現祥瑞了,您劉備也稱帝吧。

劉備連謙讓都沒有謙讓,在曹丕稱帝5個月後也稱帝,廟號為漢,年號為章武。來源也很正統,繼承於漢。

這時的天下是最熱鬧的,竟然存在三個漢室政權。一個是禪讓於漢的魏,一個是繼承於漢的蜀,一個是仍然尊奉漢號的山陽公劉協。那麼孫權呢?孫權怎麼想?

其實當孫權聽到劉備和曹丕相繼稱帝后,他也想趁機稱帝。於是孫權找了一個算命先生,讓這位先生看一看吳地的星氣如何。結果不太令人滿意,而孫權自身此時也正焦頭爛額,所以就放棄了稱帝的打算。那麼孫權為什麼事情擔憂呢?

權聞魏文帝受禪而劉備稱帝,乃呼問知星者,己分野中星氣何如,遂有僭意。

公元219年的時候,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殺死了關羽。關羽死後,劉備一直在動員各地軍士,伺機報復。而此時魏國的態度不明朗,如果魏和蜀同時攻擊吳地,那麼孫權必亡。所以孫權只是在心裡動了一絲要稱帝的念頭,簡單算了個卦。隨後孫權就開始裝孫子,不僅沒稱帝,還向曹丕送賀表,低頭稱臣了。

這時魏國的侍中劉曄勸曹丕不要接受孫權的稱臣,劉曄認為:孫權此時稱臣,明顯是權宜之計。我們應當趁蜀國進攻吳地的時候,率軍入侵荊州,和蜀軍一起滅了孫權。但是曹丕不答應,曹丕認為,自己登基,有孫權稱臣是莫大的榮耀。連他父親曹操當年都沒有讓孫權低過頭,自己辦到了,何不順水推舟,封他個吳王呢?

於是,聰明的孫權假裝低頭,騙過了愛面子的曹丕。曹丕當然也不傻,曹丕要求孫權遣質子入洛陽,以示友好。孫權這時推脫說:太子有病,正在調理身體,等病好了立刻啟程。當時孫權為了取得曹丕的信任,派原魏國大將於禁的手下浩周前往洛陽覲見曹丕,曹丕問浩周孫權是否真心臣服。浩周說:孫權曾經對天發誓,真心降魏。我願意以家人百餘口為孫權擔保。於是曹丕相信了浩周,但是孫權卻食言了。

孫權派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後,就不再提派遣質子的事情。曹丕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前往東吳共同盟誓,孫權拒絕見面。這時曹丕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於是派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全面進攻東吳,結果吳將朱桓斬殺魏將常雕,俘虜魏將王雙,徹底擊潰了曹仁軍。曹丕看撈不到什麼便宜,於是命令撤軍。

之後,孫權重新和蜀國恢復了友好關係,斷絕了同魏國的虛假聯盟。孫權於火中取慄,在三方中佔盡了便宜。

公元225年,不死心的曹丕率軍再次南征東吳,卻因為河面結冰而撤軍。次年,曹丕病逝,孫權高興了,趁機進攻江夏,沒有攻克,於是撤軍。

孫權在曹叡登基後又欺負了魏朝一把,他於公元228年派鄱陽太守周魴詐降魏國大司馬曹休,而魏國大將真是不長記性,忘記了當年的赤壁之辱(黃蓋詐降),竟然相信了周魴。曹休被吳軍堵在石亭,差點全軍覆沒。曹休回去後,悲憤交加,生疽而死。

石亭大捷後孫權很高興,此時魏國是小皇帝曹叡,而蜀國則是小皇帝劉禪,論資格他孫權終於可以稱得上年長了。於是公元229年,孫權在臣下的勸進中放心的在武昌稱帝,國號為吳,年號為黃龍。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曹丕和劉備相繼稱帝時,正是吳國最困難的時候。當時劉備虎視東吳,信誓旦旦的要為關羽復仇。而曹丕繼位後態度不明朗,因此,孫權為了不使吳國受到雙重夾擊,選擇隱忍,向曹魏稱臣。夷陵之戰後,孫權因為沒有兌現送質子入洛陽的承諾,連年遭到曹丕的進攻,所以也沒有機會稱帝。當曹丕、劉備病死,曹叡的手下大將曹休被吳軍擊潰於石亭時,孫權終於感到吳國沒有什麼大的威脅了,於是安心稱帝。孫權這樣的行為,簡直是政治聯盟的最高水平,佩服,佩服。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曹丕是公元220年時稱帝的,但是劉備比曹丕晚了一年而已,但是孫權卻是在公元229年才稱帝,比前兩者晚了足足八年,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孫權要延遲八年呢?首先需要了解的問題就是曹丕和劉備稱帝的原因,曹丕原本沒有資格稱帝的,但是因為他的父親曹操已經為他打好了基礎,所以曹丕才會做出逼迫漢獻帝禪位的舉動,而且這個過程中還十分有趣。

漢獻帝的禪位舉動雖然被看成是懦弱的表現,但是需要了解到的一點是,漢獻帝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就是如此,他雖然是名副其實的帝王,但是在曹操在世的幾十年間,已經讓漢獻帝認識到曹氏家族對於皇位的希求。曹操也一直用各種方法打壓漢獻帝,並一步步架空他的權利,所以到了曹丕的時期,漢獻帝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反擊的能力,只能聽憑曹丕的擺佈。由此就演出了一系列讓後人感到可笑的戲碼,漢獻帝明明是正牌皇帝,卻讓臣子上表要將皇位讓給曹丕。曹丕雖然受到了群臣的歡迎,但是卻不接受,就這樣反覆三次之後,曹丕終於答應當皇帝了。可以說曹丕的篡位演得十分精彩,如果曹丕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個影帝級別的人物。在漢獻帝將皇位讓出去之後,曹丕感覺整個過程太輕鬆太爽了,所以也就沒有為難漢獻帝,反而給漢獻帝一個山陽公的爵位,對曹丕來說,這已經是對漢獻帝極大的好處了,而漢獻帝對此也只能欣然接受。其實曹丕之所以要這樣演,主要是因為他希望天下都認為他曹丕這個皇位的得來是十分正統的,不存在任何問題,是漢獻帝自己無能將皇位主動讓給他的,不是他逼迫而來的。所以當時為了做戲做全套,還有很多大臣紛紛上表,說各地出現了好的徵兆,這些都是預示著曹丕稱帝是天意,隨後曹丕才“勉為其難”的接受了這個美意。

因此,曹丕的登基不僅是合法合理的,在輿論方面也沒有任何問題,劉備的情況和曹丕差不多,所以他們兩人稱帝的時間沒差多少。可是反觀孫權,他的稱帝就不佔這些優勢,孫權的稱帝不合情不合理,他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帶來輿論方面的優勢,所以孫權利用八年的時間去打擊反對勢力,經過八年之後,他才迎來了成熟的時機。


尚武菌


相比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為何孫權整整遲到了8年?這個問題很正常,第一,吳國實力不夠;第二,吳國名不正言不順。

三國時期魏蜀吳雖然是三分天下,但只是一種說法,實際上,魏國佔了全國的十分之六。而蜀國佔了十分之二弱,吳國則佔了十分之二強。實際的領土、人口和兵力,蜀國是最弱的。

而到魏國第二位掌權者曹丕當政的時候,曹魏家族已經完全掌權,曹丕就把漢帝給廢了,自立為帝,沒辦法,天下都是人家的了,實力在那兒擺著。

而劉備呢,畢竟有劉皇叔的名頭啊,你曹家稱帝了,把漢帝廢了,於是,劉備就要興復漢室,那不得不稱帝啊。

這兩位,一個是實力,另一個是名義上沒問題。而孫權呢,兩頭都不佔。

但過了幾年,孫權一看,這兩位稱帝,沒事啊,好了,那,我也稱吧。於是,在吳國全體上下支持下,孫權稱帝了。


董江波


與曹丕、劉備相比,孫權稱帝最沒有依據,最符合亂臣賊子,這是他遲遲不敢稱帝的最主要原因。

但孫權能夠把握時機,還是建立東吳王朝,悅史君認為,有特殊的時代背景。

赤壁之戰後,曹操忙於處理北方事務,劉備一鼓作氣,在西南地區奠定了根基,孫權也在東南發展,事實上的三國已經成型。

但曹操始終沒有稱帝,他把這個任務留給了兒子曹丕,曹丕也在曹操去世的當年,就把漢獻帝廢掉,自己當上皇帝,開創了曹魏王朝。

曹丕的稱帝順理成章,因為曹操早就把持了東漢政權,屬於正常的王朝更迭。

幾個月後,早已自稱漢中王的劉備,以曹丕篡位、漢獻帝被害為藉口,也稱帝建立蜀漢王朝。

劉備稱帝也有根據,他自稱西漢皇族後裔,而且一直以復興漢朝為己任,如果漢獻帝駕崩他自然可以繼統,實際上是東漢的延續。

孫權這時當然有實力稱帝,但他名不正言不順,魏蜀都可能要收拾他,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即位後,以為關羽報仇為名,發兵攻打孫權,孫權在求和未果的情況下,向曹丕稱臣當了吳王,幾個月後擊敗了劉備。

劉備駕崩後,繼位的後主劉禪信任諸葛亮,諸葛亮首先與孫權結盟,專心處理內部事務,同時積極準備討伐曹魏。

孫權投靠曹魏只是權宜之計,曹丕自然不甘心,派兵多次與孫權作戰。

曹丕去世後,繼位的魏明帝曹叡繼續跟孫權作戰,但沒有成果。

這時,諸葛亮也開始北伐,孫權在曹魏、蜀漢都無力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就在曹魏太和三年、蜀漢建興七年(229年)正式稱帝。

事實也證明,孫權此時稱帝很穩妥,曹魏方面沒有大動作反對,蜀漢方面則派出使者祝賀,雙方約定共同討伐曹魏,一起劃分天下。

在這個意義上,悅史君認為,孫權是個耐得住考驗的人,名副其實的三國大人物。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