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蒜,葉子尖乾枯黃化,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

星姐美食記


大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有兩千多年的栽培史,分佈及其廣泛,遍及全國城鄉,是大眾比較喜歡食用的一種蔬菜。大蒜的葉由葉片和葉鞘兩部分組成。葉片互生,對稱排列,扁平而狹長,暗綠色,肉質,葉面積較小,葉形較直立,葉片表面有蠟粉,具有耐旱的特性。大蒜葉片的健壯與否,對大蒜頭的影響很大,在大蒜頭形成前,要儘量促進大蒜葉面積的擴大,在大蒜頭的形成期,要儘量防止葉片的早衰,這樣才能長成大的蒜頭,獲得高產。

但在實際栽培大蒜的過程中,我們常會發現大蒜的葉片黃化乾枯,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凍害

大蒜是比較耐寒的蔬菜,喜歡冷涼的環境條件,幼苗期可耐零下3–5℃的低溫,可耐短時間的零下10℃的低溫,但隨著植株的生長,在超過4–5片葉子後,大蒜的耐低溫能力逐漸下降,如果在此期間遭受低於零下10℃的低溫凍害,大蒜的葉尖就會因凍害而發黃甚至乾枯。

防治方法

對於因低溫凍害造成的葉尖發黃,要注意播種期,播種不宜過晚。當有低溫天氣出現時,要注意加蓋防寒物,以預防凍害的發生。

如果是因凍害而出現葉尖發黃,可以通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雲薹素內酯的方法來補救。


二,水分

大蒜葉片呈帶狀,葉面積較小,葉片表面有蠟粉,使大蒜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同時由於大蒜的根系分佈範圍小,根毛少,分佈較淺,使根系吸水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對水分的需求較嚴格。

在大蒜幼苗期,要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如果土壤水分過大,容易造成爛母而葉尖發黃。土壤水分不足時,又因乾旱導致葉尖發黃。在葉片旺盛生長期,需要消耗較多的水分,要注意澆水次數的相應增加,接近採收蒜薹時要控制澆水,採完後要立即澆水。

防治方法

對於因水分造成的葉片發黃,要注意水分的合理供應即可,同時葉面補充一下營養,可解決。


三,營養

當大蒜進入蒜頭及花芽分化期,也就是植株長出7–8片葉子時,由於花芽和蒜頭的分化,植株需要大量的養分,而此時母瓣的養分已經消耗殆盡,但植株完全靠自養又不能適應,處於養分供求不平衡的時候,所以大蒜植株1–4片的老葉尖部會枯黃。

防治方法

土壤及時追施肥料,同時葉片補充大量元素肥,以防止葉片的進一步發黃。

四,病蟲害

1,病毒病

大蒜病毒病是一種常見病害,發病的大蒜植株上部葉片變小,呈現淡黃色褪綠條紋,抽出來的新葉淡黃色,呈線狀,葉尖先發黃。


防治方法

(1),嚴格選種,增強抗病毒能力,減少種子帶毒的概率。

(2),在蚜蟲的潛飛季,及時噴藥預防,殺滅蚜蟲!,減少傳毒概率。

2,白腐病

大蒜白腐病的表現為,大蒜外葉尖端在開始時呈現條狀態發黃,並逐漸向葉鞘和內葉發展,植株生長不良,直到整株發黃壞亡。蒜瓣發病時,初期是水浸狀病斑和灰白色的菌絲,不久後就呈白色腐爛,蒜頭變黑。

大蒜白腐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喜歡低溫高溼,20℃以下發病較重,雨水多的季節裡發病快,夏季高溫發病慢。長期連作,排水不良,土壤肥力差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發生白腐病的地塊不要再播種大蒜,最好是同非蔥蒜類的作物進行3–4年的輪作。

播種大蒜前,可用甲基託布津或多菌靈進行拌種。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挖除。


3,大蒜葉枯病

大蒜葉枯病主要為害大蒜的葉片和花薹。

(1),發病症狀

葉枯病一般是從大蒜葉片的尖端開始發病,病斑初期為白色圓點,逐漸擴大,顏色逐漸加深,呈現灰黃或灰褐色,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有時遍及整個葉片。溼度大時,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黴狀物,葉和花薹變黃枯亡,或從病部折斷。危害嚴重時,大蒜不抽薹。


(2),發病規律

大蒜葉枯病菌是真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中越冬,是一種弱寄生菌。當大蒜植株健壯時,一般不會得病。大蒜葉枯病一般不是單發,常會同大蒜霜黴病和紫斑病相伴發生。

防治方法

加強田間管理,增施肥料,雨季注意排水,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收穫大蒜後要及時燒燬病株,清除被害葉片和花薹,結合用藥防治,如百菌清,代森鋅等藥物都有效。

4,蟲害

如薊馬危害可造成葉片有密集的小白點,危害新葉片時,斑點就是黃褐色。再如地下害蟲的危害,導致根系受損,吸收能力的下降,從而出現葉尖發黃的現象。

防治方法

葉面噴施菊酯類農藥,吡蟲啉,滅蚜松等殺蟲劑,隨水灌藥殺滅地下害蟲。

總之,大蒜幹尖原因很多,只有注意仔細觀察,查找病因,針對病因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做到對症施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努力就好


在我們種植大蒜的過程中,大蒜植株尖乾枯黃是常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大蒜幹尖葉黃不僅會造成產出降低,還會影響蒜頭和蒜薹的商品價值,因此,我們種植戶對待這樣的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大蒜屬於是一種比較喜冷涼的蔬菜,大蒜植株的莖葉生長髮育的適宜溫度為約為二十度左右。如果氣溫超過二十八度以上時,大蒜葉片的呼吸就會增強,水分蒸騰就大,養分消耗就越多,這個時候在大蒜植株上部葉片頂端就會出現黃葉尖乾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植株從葉尖向基部會逐漸擴散,漸而出現幹尖。倘若是遇上乾熱風,會對植株葉片造成更大的危害。若發現不及時或者沒有得到相應的預防,減產減收是避免不了的。

其次,大蒜在幼苗期時吸收根是由縱向生長轉為橫向生長,並吸收養分和水分供植株生長髮育之需,功能葉不斷長出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植株生長也由依靠母瓣營養逐漸過渡到光合營養。在這個時間短,母瓣因養分殆盡逐漸萎縮,直到乾癟成膜狀物,這一過程稱 “退母”或“爛母”。

“退母”的期間,大蒜瓣芽及花芽正處在分化期,是需大量的養分,母瓣養分已耗盡,植株靠自養還不很適應,因此養分供應處在青黃不接的狀態,表現在植株上為第一至第四片葉尖端枯黃,這種現象稱“幹尖”。因此“幹尖”是也是大蒜植株的一種生長過渡,不是施肥少,也不是病害造成的。以上兩者我們要能區分的清楚。

當然了,大蒜重茬種植和根蛆等蟲害也是造成大蒜種植尖幹黃葉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蒜是不能進行連作的,連作只會造成我們大蒜的產出越來越低,而且大蒜植株的葉尖也會提前變黃,隨後逐漸向上蔓延,最終導致大蒜植株大量黃葉現象發生。而大蒜常見的地下害蟲有根蛆、土老虎等等,這類蟲害會經常的咬食大蒜根系,從而間接的讓大蒜植株腐爛,造成地上植株尖幹黃葉發生。

對此,我們主要的防治措施就在於,選用蒜瓣肥大,底芽齊全無病斑的蒜瓣做種。其次,避免進行連作種植大蒜,連續重茬尖幹黃葉一般都是根系生長弱,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促進根系生長髮育、促進根系生長,以緩解尖幹黃葉現象。另外,選用適宜的藥劑撒在線間並重新灌溉,使藥物滲入地下,用水防治地下害蟲。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在“退母”前期可以葉面噴施氨基酸葉面肥,以增強大蒜植株的抗性,流芳建議在“退母”前也可適當進行追施氮肥,這樣也是有利於減輕幹尖黃葉的危害。

以上均為流芳根據當地和自身種植經驗所總結,僅供參考!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討。

農人顧流芳


我們在種植大蒜的過程中有時候都會遇到大蒜葉子出現黃化現象。而且有時候黃化現象危害大蒜種植面積比較廣泛,嚴重的會造成大量減產。那麼種植大蒜出現葉子幹尖、黃化,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大蒜種植過程中施肥是很講究的,比如出現因為養分供應跟不上,比如在大蒜生長開始由蒜畝供應營養逐漸轉為大蒜根系供應。而由於土壤中養分不足,根系吸收養分不平衡,最終導致了大蒜出現幹撿、黃化,而且顏色出現從淺到深,慢慢的發展到大蒜尖端。

大蒜植株缺鈣、鎂、硼等微量元素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比如大蒜缺鈣,那麼葉子會比較疲軟,不堅挺,葉片下彎曲,而且還會伴隨著壞死的斑點出現。這時候我們就要最好大蒜的施肥,特別是在大蒜抽薹時期,這時候大蒜根系生長比較弱、比較淺,吸收養分的能力弱,因此前期基肥也要施足。



大蒜本身屬於冷涼的蔬菜,如果生長溫度達到了26℃以上,那麼整個植株葉片水分蒸發比較快,葉片呼吸作用更加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種高溫環境下,大蒜葉尖就會逐漸乾枯、發黃。它的莖葉最適宜的聲音溫度為13~15℃,如果有時候遭遇低溫、冰凍災害,那麼大蒜葉片同樣會出現幹尖和黃化。

因此在夏季溫度特別高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澆少量水來降溫,或者通過蓋遮陰網來減少太陽高溫直射。總之,乾旱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澆水補充,而遭遇大雨的時候就要及時開挖水溝排水,澆水土壤過度溼潤,以免影響根系呼吸作用的進行。



最後,施肥不當,比如施加氮肥過多導致的燒根現象。或者我們平時使用農家肥比較少,而經常實用化肥的情況,那麼這樣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和酸化也會造成大蒜幹尖、黃瓜。因此我們在種植的過程中要實行和其他種類的農作物進行輪作,減少使用化肥,多用有機肥。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土壤板結,一方面又可以減少病蟲害導致的葉尖黃化。

比如大蒜葉枯病、大蒜疫病、大蒜灰黴病都會引起大蒜葉片出現黃化、幹尖的現象。我們都需要提前預防,加強管理,發病初期及時到正規農資店購買藥劑噴灑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