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何閻錫山能割據山西38年不被打敗?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中,晉系軍閥閻錫山是割據時間最久的軍閥,從1911年到1949年,閻錫山在山西做了38年的土皇帝。

閻錫山生於188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等人殺死山西巡撫陸鍾琦,推選閻錫山為山西都督,此時閻錫山才28歲,從此山西就是閻錫山的天下。參與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是閻錫山一生中最光彩的時刻。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何閻錫山能割據山西38年不被打敗?

1915年,閻錫山看到袁世凱有稱帝之意,就發電報連連勸進,擁戴袁世凱稱帝,並且向籌安會提供兩萬銀元的經費。袁世凱稱帝后,封閻錫山為一等候。袁世凱死後,閻錫山便依附段祺瑞,被任命為山西督軍。1917年閻錫山使用手段兼任山西省長,從此山西省軍政大權都在他手裡,表面上歸民國政府管,實際慢慢變成了割據山西的軍閥。

閻錫山也有自己的原則“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多次拒絕參與軍閥混戰,因此得以在軍閥混戰中保全自己,山西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穩定。他大修水利,發展農業和經濟,改變村制,山西在亂世中獲得模犯省的稱號,相鄰省份大量難民湧入山西討生活。閻錫山還大力發展軍事,建立兵工廠,製造出大量槍炮,實力在當時的軍閥中不容小覷。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何閻錫山能割據山西38年不被打敗?

1926年,閻錫山看到北伐軍勢如破竹,於是站在北伐軍一邊,出兵攻打奉軍。1931年中原大戰後,兵敗下野。但只過了一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閻錫山便東山再起,繼續掌管山西。此後閻錫山大力發展實業,建立工廠,修築鐵路,整頓銀行,發展文化教育等等,為山西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只花了十餘年的時間,到抗日戰爭前夕,山西的資產達到兩億銀元,這個成績在全國都名列前茅。

抗日戰爭前期積極抗日,但是1940年後,卻暗中聯絡日本,與日本達成合作,換取日軍裝備。日本投降後參與內戰,1949年山西解放,閻錫山逃亡臺灣。1960年病逝於臺北。

閻錫山一生既當了英雄也當了狗熊,但是管理山西38年,小心翼翼保護山西穩定,為山西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何閻錫山能割據山西38年不被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