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豆瓣评分9.2的《三傻大闹宝莱坞》,2012年第一次看时,我把它当喜剧片,嘻嘻哈哈看完了事。

今年重刷时,我才发现《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掩藏在嬉笑怒骂外表下的教育片。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电影开头就说:“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是的,从出生我们就在拼命追赶别人的路上,一路狂奔,一路厮杀,所有人都关心我们飞得高不高,却没有人停下来问我们真正想要什么。

读书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赚钱?找工作?扬名立万?

日剧《女王的教室》里学生问老师天海佑希:“就算进了好的学校,好的公司,也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非要读书呢?”

老师天海佑希回答:“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读书学习不是为了享受人生,而是为了完善人生,这也是《三傻大闹宝莱坞》想要传达的教育理念。

当我们把教育当做谋生手段时,我们就无法看到教育的真相,而这部印度电影用喜剧方式,给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3个真相:

一、比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学习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另外两个主人公查尔汗和拉杜,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第一第二。

但他们都在努力学习,都有认真听课,还总和考第一的兰彻在一起,为什么成绩差这么多?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因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不足,就像兰彻所说:“两个奇怪的哥们,一个活在伪装里,一个活在恐惧里。”

活在伪装里的查尔汗不喜欢工程,在父母逼迫下学习了工程,深爱摄影的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学好。

活在恐惧里的拉杜家境贫穷,背负全家希望的他,太想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却始终无法如愿。

只有真心热爱工程的兰彻,每次都是成绩第一名。正如他说的,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学习不好,其实不是孩子不努力,是他们找不到努力的意义,不知道学习的目的。

找不到学习意义的孩子,自然对学习无法提起兴趣,就像《银河补习班》里的马飞。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初中的马飞打架斗殴,惹是生非,活脱脱一个流氓样,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所以他总是逃学。

面对学渣儿子,马皓文没有逼他刷题上补习班,而是鼓励他探索自我,寻找梦想。并告诉他:“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箭靶子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最后找到梦想的马飞,不再盲目努力,而是朝着飞行员的梦想稳步前行。

所以,与其总是抱怨孩子不努力学习,不如帮他们找到心中的梦想,鼓励他们朝着梦想努力。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当孩子找到梦想,知道为什么学习后,他自然会想尽办法努力学习。

二、读书不是为了学历,而是学以致用

兰彻和院长争辩时说:“排名第一有什么用呢?这里没人热衷发明和创意,大家只关心成绩,找工作,移民美国。”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电影里自杀的乔伊,热爱发明,却因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被院长勒令不能毕业。深受打击的乔伊写下了“我是失败者”后,选择了自杀。但事实上,乔伊是真正热爱工程与发明创造的人。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在填鸭式教育下,孩子的认知开始固化:努力学习,考试得高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他们都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却不懂如何思考创造,如何学以致用。

查尔汗得知兰彻只是替别人读大学,拿学位后,感慨道:“我们大多数人读大学,是为了有个学位,有了学位,就等于有了好工作,好老婆,有了信用卡,有了社会地位。但这些对兰彻都不重要,他读大学纯粹是为了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真心热爱工程与发明创造的兰彻,却在没有学历的情况下,打造了自己的“发明王国”。

而很多年轻人拿着名校学历,却找不到一份真心热爱并为之努力的工作。

他们读完大学找工作时,发现所学知识毫无用处,其实不是知识无用,而是他们只学到了应付考试的知识。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和兰彻形成鲜明对比的万年老二“消声器”,他只会死记硬背,老师上课提问,他可以一溜烟不喘气背下书上的概念,却不懂得融会贯通,兰彻修改了他的演讲稿,一知半解的他竟然照着错的背下来读出来,结果出了大洋相。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优秀的绵羊》一书里说,教育既不是为解决工程问题存在的,也不是为灌输大量知识而存在的。“教育”的拉丁语本意为“激发”。

考试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帮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

只有500万人口,却被称为“教育强国”的芬兰,没有考试,却很注重孩子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他乡的童年》里,周轶君跟着芬兰孩子上了一节课后,感慨地说:“触动我的是,他们能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然后又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而这正是我们教育所缺乏的,我们把教育当成了产业,所以父母们为了让孩子考好,催着他们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却抹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填鸭式的教育,让他们都变成了好学生,却无法活出真的自我。

三、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而非有前途的

每年高考报志愿,总有父母为了好就业,强行逼迫孩子报某热门专业。

大部分的父母都觉得自己为孩子做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喜欢什么。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查尔汗,父亲一厢情愿让他学工程,成为工程师,只喜欢摄影的他不敢对父亲说,只好默默去学自己不喜欢的工程。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本打算埋没梦想的查尔汗在兰彻鼓舞下,终于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爸爸,我做摄影师能怎么样?钱赚的少点,房子小点,车子差点,但是我会非常快乐。”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说服父亲的查尔汗做了梦寐以求的摄影师,他虽然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活得很快乐。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然而院长的儿子却没有这么幸运,他喜欢文学,院长却让他拼命考工程,考了三次都落榜的他竟然选择了自杀。

和《死亡诗社》里的尼尔一样,父母希望尼尔考上名校做医生,似乎这样的生活才会让他幸福。可是对表演感兴趣的尼尔却想不开,开枪自杀了。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自杀的方式固然惨烈,但也是在警醒父母: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而不是你以为的有前途的。

《小欢喜》里的方一凡到了高三,成绩依然不拔尖,老师建议他报考艺术。因为方一凡很有艺术天赋,跳舞表演一点就通,特别是跳舞,还被小粉丝们录下跳舞视频发布到网上,点击量上万。

但童文洁却觉得艺考不靠谱,成功概率低,而且毕业就业难,所以反对他报考艺术,希望他安安稳稳考大学。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童文洁的考虑固然更稳妥,但相比稳妥的人生,孩子更喜欢自己选择的人生。因而父母千万别用固有经验束缚孩子的选择,捆绑孩子的人生。

想通后的童文洁开始支持方一凡,而最终方一凡也不负所望,考上了南艺。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让孩子选择喜欢的人生,虽然没有我们安排的稳当,但他们却可以恣意的活着。

歌手李健曾在一篇《读书的“有用”与“无用”》文章里说,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

重刷《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看到了这3个教育真相

就像是电影里的兰彻,读书是为了享受知识,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认知自我。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