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十年前《三傻大闹宝莱坞》刚刚上映的时候,着实引发了一阵批判“应试教育”的舆论狂潮,质疑“应试教育”的声音层出不穷,“因材施教”的理论被搬上时代舞台。

可十年之后,再次重温这部“励志”电影,从最初的感性盲目,到现在都理性分析,不禁让人陷入沉思。或许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应试教育”阻碍了孩子天性的发展,也不是教育体制隔断了孩子未来的道路。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三傻大闹宝莱坞》讲述的是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年轻人,在各自的“泥潭”中挣扎反抗,最终探求出自己生命方向的故事。

男主角兰彻,是一个阳光开朗,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天才少年,他热爱机械工程,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本该是一个尽受父母师长宠爱的学生。但是有着逆向思维,看待问题过于“乌托邦”化的他时常与校长发生正面冲突,被校长视为了眼中钉。

另一个主角法罕出身于中产阶级,从小热爱着摄影,而且在摄影领域有着不俗的天赋。可父母却要求他攻读机械工程,希望他成为一名工程师,为家人争光。

最后一个主角拉贾,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肩负着原生家庭的重担,从小被寄予厚望,他从未有过自我。年迈体弱的母亲,瘫痪在床的父亲,没有嫁妆的姐姐,犹如三座大山,压得他几乎窒息。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大荧幕上的法罕和拉贾时而借酒消愁,时而求神拜佛,没有一刻是过得充实满足的,困扰着他们的永远是工作求职和学业过线,恐惧把他们逼入死路,授业解惑的校长成为了这部影片中“十恶不赦”的“大反派”。反观兰彻,自信活泼,从未虚度光阴,不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独占鳌头,羡煞旁人。

大众点评下,似乎“素质教育”已然要优于“应试教育”,长久以来的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改进了。可现实情况里,不论是社会阶层的变更,还是基本国情的现状,“应试教育”的普适性都明显要比“素质教育”强得多。

真正需要改进的,并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

应试教育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不理解,是孩子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

相信很多父母师长都说过一句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是你爸(妈),又不会害你,听我的不会错!”

父母总是习惯用过来人的眼观和方式看待问题,而且他们是如此的强势,只要孩子所做所想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那就是孩子的错,就必须让孩子改正。只要是他们不理解的行为出现在孩子身上,他们就会一直念叨不停,直到孩子“改邪归正。”

正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法罕的父亲那样,在父亲的固有认知里,工程师是一份体面光鲜,收入可观的高薪职业。从法罕出生那一刻起,他便严厉要求法罕考入皇家工程学院,认真学习机械工程的知识,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为家争光。但是法罕确实不喜欢这个行业,他追求的一直都是摄影,只是受迫于父亲的威压,不得不藏起自己的内心,披上一层外包装,浑浑噩噩的和父亲打马虎眼。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而素有“病毒”之称的校长就没有那么“幸运”,他遇到了一个倔强执拗的儿子。“病毒”校长的儿子对文学充满狂热,心底最真实的愿望是有朝一日在大学的课堂上和学富五车的教授钻研文学的艺术,探讨文学的价值。可惜,强势的父亲直接改掉他的志愿,逼迫他学习自己毫无兴趣的工程学。一个充满趣味的文艺灵魂被强制投掷到理科的火炉中接受地狱般的锤炼,性情冲动的儿子,毅然决然选择跳下火车,离开人世。

其实,与孩子相处,接受往往比理解更重要。

《小欢喜》里,英子被母亲逼得要跳楼自杀,就是因为互相之间的不理解,才差点酿成大祸。控制欲太强,占有欲太强,都是“谋杀”孩子的罪魁祸首。

时代的发展速度之快,大数据下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转瞬之间便是万物倾覆,真的没有人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更何况孩子对外界的自我认知。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很多上一辈的父母已经跟不上新时代下孩子的思维模式,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终究会被时代的浪潮淘汰。当孩子试图触碰父母未曾见识过的新颖事物时,不妨给他们多留一些自我的空间。

或许无法理解,但是只要在不超越道德伦理和法律底线的情况下,学着接受孩子的想法,更有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原生家庭的过分期待,磨灭了每一个平凡人敢于前行的勇气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拉贾,一个可悲可叹的小人物,但是这个小人物又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贴近每一个人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后背的年岁里,自己做家人都后背。

很多人平凡的人,都背负着一个家庭,都挑起了家中的大梁,他们不敢倒下,也不能倒下,因为他们身后是一口人期盼的眼神。

拉贾要为姐姐垫付嫁妆,要给父亲更好的医疗服务,要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事情捆绑着他向前走的勇气,束缚着他迈出的步伐,每次都挪动,他都要考虑无数的可能性,不管好的结果有多好,坏的结果有多坏,他都只能选择最保守的方式,亦步亦趋,如履薄冰。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在被校长威胁后,拉贾选择跳楼,兰彻将罪责归于教育体制的严苛,斥责教育制度犹如高压锅,薅取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剥夺了精神世界里的人权,他批判学校犹如一个工厂,批量的生产成堆的物件。

其实现实的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学校的教育只是这万千压力中的九牛一毛,很不幸的是,这九牛一毛的压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将拉贾逼上绝路的元凶其实是原生家庭的负担。

《垫底辣妹》里,沙耶加的弟弟,也是如此。沙耶加的父亲由于年轻没能考入庆应大学棒球部,遗憾终身,他便把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帮自己实现曾经的梦想。每天都严厉的教导儿子棒球,时时刻刻都不允许儿子松懈,但是他却从来没有问过儿子是否愿意,他也从来没有好好大量过儿子是否合适做棒球手。在压抑多年后,儿子彻底暴走,跑去和狐朋狗友鬼混,每天烟酒不离手,要不是沙耶加的劝导,一个少年就这样颓烂于社会底层。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看不清楚自己,结果都是一样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整个电影里只有两个人最是清醒。

表面上看,兰彻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愤青,一个过于激进的冲动人物,但其实他才是最清醒的人。他能跳出固态的圈子,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解剖分析问题,从根本上找寻原因。在乔伊的葬礼之后,没有盲从和片面,他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尝试去说服校长。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另一个清醒的人是“消音器”查尔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天才,一个“努力型”的天才。他是那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人,也就是大众普遍意义上的学霸。尽管他跳不到圈外,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属于站在圈中的大多数,他非常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会为了这个需求去努力争取。

《三傻大闹宝莱坞》:醒一醒,需要改进的,从来不是“应试教育”

这两种类型的人,都是顶尖的。“兰彻型”不论在何种教育体制下,都能如鱼得水,收放自如,“抨击体制,质疑权威”对于这些人来说,只不过是生活里的调味料,可有可无,全凭兴趣。“查尔图型”则是中规中矩,按部就班,我做不到拯救世界的壮举,也没有改变制度的格局,我只需要稳稳当当,做好自己便可。

教育体制不是祸根,迷糊了自己才是。只有清醒的知道自己的位置,了解了自己的处境,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状态,一味抱怨,永远都不是正确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