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不能称为千古一帝?

段德顺


国内很多学者都分析了朱棣,恰逢近期在看日本学界的书,给大家介绍下日本学者的看法吧。

本文的目的不是强调永乐帝如何夺回政权和重新评价他的政绩,而是通过中国传统理论观察他采取的系列政策,讨论他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1

朱棣其人▲▲▲

朱棣是在铁与血的斗争中,在杀戮与反叛中登上帝位的。他的即位实际上是不合法的篡夺帝位,即位之初的大清洗,与朱元璋统治时期并无本质差异,这种行为与其归结为本性,不如说是当时皇权不稳固的一种自然的应对措施。不过由于朱棣是反叛夺帝,这也构成了他悲剧的根源。

由于当时朱元璋频繁征战,朱棣在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正式的名字。关于朱棣的嫡子身份,实际上在学界是有过讨论的。比较权威的是《南京太常寺志》一书明确记载着朱棣是硕妃之子。朱棣一直隐讳生母,自称孝慈皇后嫡子的原因不外乎是为了使自己篡夺皇位名正言顺。他从即位开始,就背负着无法抹除的过去,他一生都在与自己做斗争。这既是对他成为伟大皇帝的鞭策,也推动了他在位内一系列举措的推行。

朱棣夺位时,作为燕王,军事能力在当时已经处在将星凋零的朱元璋后期时代是首屈一指的。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在洪武二十三年初次作战。此战中,燕王运用计谋俘获了数万蒙古人,赢得了这次北伐的成功。他的军事能力是得到过同样带兵能力出色的朱元璋肯定的,评语为:无北顾之忧。(可见《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癸亥朔)


2

何谓中华▲▲▲

中华这个词,似乎现在民众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中华这个词是有特殊含义的,“中”这一字表明认为文明处在世界的中心,“华”这一字则是“华美”转义而来,含文化优秀先进之意。华夏一词亦是如此。中华一词是与夷狄相对应,这在文字上显示了中华世界的优越性。历史证明,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约两三千年,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无论军事上的胜败,至少在文明程度上基本都是领先的,可以说中华这个词是有现实意义的。

谋求华夷共存的中华思想在古代中国人是有现实反映的,也映射在具体的统治秩序。如五服图。中华文明一直被认为具有包容性,这实际上与很早萌芽的华夷之辫有关系。

华夷之辩认为,一方面如果蛮狄被中华礼义同化,就会成为中华子民,另一方面,即便是中华子民,如果丧失了中华礼义,则与蛮狄无异。事实上,致力于打破华夷之别在古代就有思想基础,如汉代的公羊学派,提出“天下”思想,架构起“天下一统”的中华世界。


3

忽必烈的野望——中华秩序的摧毁▲▲▲

两宋的弱势本就使得华夷秩序摇摇欲坠,蒙古的崛起,更是让这一秩序坠落谷底。蒙古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自此中华与夷狄的地位完全逆转。不过蒙古大军虽然横扫欧亚大陆,但是忽必烈一直希望能将“华夷秩序”重新建立起来,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但忽必烈却屡屡在远征日本、爪哇等国上遭遇失败。元朝建立的东亚国际秩序,并未如忽必烈所望,就功亏一篑了。这也是日本学者在后文提到朱棣超越忽必烈的地方。


4

大明帝国的诞生,中华秩序的恢复▲▲▲

元明革命是民族矛盾么?对于这一问题,不仅在中国,日本学界对此亦多有讨论。日本学界的一个观点颇为奇妙,即: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反元起义也不是民族革命,但大明朝确是汉民族国家的再兴。

然而,细究之下,实际上并站不住脚。这从朱元璋话语中多少可以看出: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太祖实录》吴元年十月丙寅

登上帝位的朱元璋,对他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确立大明朝的政治基础。这就需要以儒家思想中的伦理秩序为依据进一步稳固大明政治体制,构成大明政治理论基础的当然就是天命思想和华夷思想。

勘合制度。这是洪武十六年(1383年)施行的政策,这是华夷秩序重建的重要举措。明朝推出“勘合制度”,即发给朝贡国勘合,估摸着是一种符契,来华朝贡时必须携带,以此甄别朝贡使的真假。但由于当时朝贡国来华往往能获得超额利益,这些“蛮夷”将勘合认为是来华的贸易许可证。


5

德治与法治▲▲▲

众所周知,在朱元璋去世前传位给了皇长孙朱允炆,也即后来的建文帝。建文帝一直在“德治”与“法治”之间摇摆不定,这也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充分的发育时间。尽管后来建文帝选择了代表德治的方孝孺手中,但那不过是紧张局势下的无奈之举。有些人认为建文帝的败亡主要在于听信旁人采取削藩政策。但是其实,建文帝早在即位前就对藩王并立有所担忧,这可见其与朱元璋的对答。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人,又不可则废之,又甚者则举兵伐之。
——(《明史窃》卷三《革除记》)

当时的燕王朱棣在淝河、小河、齐眉的作战相继失败,几乎就要撤军了。但当时南京方面却认为朱棣的败军必将回到北平修整,没有趁胜追击,反而调回一部分军队加强南京防御,错失良机。没把握机会的人注定会受到惩罚,灵璧之战中,朱棣重整旗鼓,一举击溃南京的军队,攻破了灵璧这一南京屏障。建文帝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至于南京陷落,不过是帮建文帝盖上了帝位之争的棺材盖罢了。


6

建文帝的出逃▲▲▲

历史上,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可谓众说纷纭。如《奉天靖难记》、《太宗实录》为代表的官方史料。他们详细记载了南京城陷落后,建文帝自焚而死,并有朱棣找到尸体并厚葬的过程。而野史则主要是描述建文帝扮成和尚逃走,并隐姓埋名生活下来,甚至有说出逃海外。有的野史还描述了朱棣下令用建文帝皇后的遗体冒充建文帝进行下葬的情况。

根据《明史》记载,胡濙(yíng)在永乐四年(1406年)身负寻找建文帝行踪的秘密使命,游历天下十五年。永乐二十一年,胡濙回京复命,据说,当时朱棣已然就寝,依然起身听其汇报至天明。

不过,其实在日本学界,对建文帝的下落虽有讨论,但是日本学界本身并不是很重视,不感兴趣,而且不同于中国学界普遍认可的“出逃说”,日本学者几乎不支持这个点。究其原因,也许如日本学者所说,在于中日在“感觉上”的差异。

日本民众对不幸的英雄会寄予更多同情,日语中甚至有“判官赑屃”(ほうがんびいき)这样的专用词。所以,日本历史上,那些悲剧的末路英雄往往会在传说当中重生,如义经传说及丰臣秀赖等,而现实中的去向则不太关心。这种态度反映在建文帝这一问题上,便表现为日本学者不在意建文帝的去向。日本学者认为,对于这问题,中日学者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两国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7

超越忽必烈▲▲▲

看到标题,我和很多人一样奇怪,为何日本学者会认为朱棣能超越忽必烈呢?毕竟忽必烈拥有过人类史上的最大帝国。看完后,明白了日本学者之所以认为朱棣能超越忽必烈,在于其实现了对华夷秩序的完成。那么,朱棣是如何实现对华夷秩序的完成呢?

先说靖难之变。靖难之变不仅引发了国内混乱,也对明王朝的边防产生了影响,蒙古趁机起势,蒙古草原中两个比较主要的部落,即鞑靼部和瓦剌部相继崛起。永乐帝朱棣对蒙的基本政策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彼此消耗。其实,早在明初,明王朝就希望能将鞑靼部纳入朝贡体系,奈何未果。反而是瓦剌部主动来投,成就了明初的对蒙制衡机制。

再说怀柔政策。该政策被朱棣广泛应用于蒙古周边和东南沿海。朱棣在东部的满洲地区,积极招抚当地的女真族,并择之编入卫所。册封蛮夷的方式在朱棣手中用的风生水起,朱棣将现在天山山脉东端的哈密王家册封为忠顺王,形成了对蒙包围圈。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频繁走私贸易,朱棣提出若能回归到传统的政治秩序之中,则过往之罪觉不追究。(可见于《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十二上)而对于周边各国的朝贡,朱棣更是以“怀柔远人”为由,对部分国家在朝贡时携带违禁品之类的行为放任之。

日本重归朝贡体系。日本历史学界曾经认为明初,日本统治者足利义满采取依附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因在于利用明朝的权威维持其凌驾于天皇之上的绝对地位。但日本近年来研究认为,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获得的超额利润才是其向朱棣俯首称臣的最大动因。要知道,遣唐使废止后,日本便独立与中华朝贡体系之外了。即便是后来的两宋及元朝时期,甚至于忽必烈多次东征日本,日本都依然抗拒于中国。日本在此期间是相当尽附属国义务的,积极应明朝请求抓捕倭寇押送到明朝,而永乐帝对此亦是大加赞赏,甚至于作碑文赠送给足利义满。日本重归中华朝贡体系,被日本学者高度赞赏,认为这正是其超越忽必烈的重要表现,东亚国际秩序的重建更是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当时东亚各国的社会形势。

朝鲜、安南称臣。随着高丽的衰弱,朝鲜王朝兴起并取而代之,后在永乐帝时期正式接受明朝册封。在安南,胡氏在夺取政权后亦是来明朝主动请求册封。后来安南动乱,明朝甚至派出军队介入,平定动乱。可以说构成这些国家主动纳入朝贡体系的原因在于贸易之需与谋求政权正当性。


8

扩大的中华▲▲▲

早在1969年,就有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提出,永乐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再世自居。实际上,永乐帝的父亲——朱元璋亦是忽必烈的信奉者,他公正评价到忽必烈在位时“四夷朝贡”的盛况,甚至认为忽必烈做到了“四海内外莫不臣服”。

从本质上看,尽管朱棣与朱元璋在外交政策上有所不同,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将大明定位为“不征之国”,严禁明朝随便使用武力,朱棣则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在外交政策积极的情况下同时一定程度上对蒙古和安南等地诉诸武力。正式在朱棣的积极推动下,周边各国来华朝贡的数量远超洪武时期。

从朱棣背负的压力看,朱棣注定是与朱元璋不同的。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加之反抗元这一当时的异族,天然具有政权正当性。而朱棣则是篡位得来的帝位,若其仅在朱元璋的框架下,则无以洗刷其污名。因此,朱棣必然是要开创一个任何人都认可的盛世,实现朱元璋时代都未曾达到过的高度,做到“四夷朝贡”。可以说,这既是朱棣的悲剧,也成就了朱棣,成就了扩大的中华。

扩大的中华是当时明朝与周边各国的价值交换体系的产物。这表现为明朝凭借其强大的国家实力,建立起一整套的海禁-朝贡体制,这个体制的特征就是借助郑和下西洋等行为,把周边诸国对中国物资的需求作为筹码,将以明朝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推广遍及亚洲全域。某种程度上,称呼郑和下西洋为“南海远征”实际上是很妥当的说话,郑和虽未举一兵,未搭一弓,而竟经略之功,以海外贸易的方式实现朱棣的理想,即用儒家礼仪秩序规范“四夷”,确立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政治秩序。正是凭借中华的绝对政治经济实力,构建了中华独尊的开放性的统治世界,形成了“中华”世界体系(其实是东亚国际秩序)。


9

功亏一篑▲▲▲

上文提到朱棣是以元世祖忽必烈作为目标的,那么对朱棣来说,如果不能将蒙古纳入他所设想的朝贡体系,那么便不能算圆满。因此,他无论如何都一定要让蒙古臣服。在连续三年的亲征中,连逾六十的朱棣依然为他的梦想奋斗着。永乐二十二年,在朱棣的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在蒙古大地上,这个他一直想纳入朝贡体系的地方,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可惜的是壮志未竟。

不管怎么样,就如日本学者所说,“明初时代既是中国史的一个归结点,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出发点。”

朱棣或许无法称为千古一帝,但至少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属于前5%的人,称得上是极为优秀。


参考文献:

1. 《明史窃》卷三《革除记》;

2. 《太祖实录》;

3. 《奉天靖难记》;

4.《明史》;

5.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

6.《永乐帝:超越忽必烈》。


历史的转角遇见你


给朱棣泼点冷水,他南征北战不假,但也昏招不断,为明朝灭亡挖了大坑。

从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来看,朱棣最有争议性的一个政策是迁都北京。

明朝的大儒黄宗羲就说,明朝迁都后整个天下的形式就变了。迁都前主要考虑的是“治天下”的问题,迁都后考虑的是“失天下”的问题。自从迁都后,明朝就陷入战略被动中。

把首都推到与蒙古对峙的前线,失去战略纵深,首都时刻处于军事危险中。

朱元璋虽然把蒙古人赶回了蒙古草原,但并没有彻底消灭元朝政权,更没有消灭蒙古铁骑。纵横在草原深处的骑兵,依然对新生的明朝政权保持着强大的压力,朱元璋不得不派大军数次北伐,而燕王朱棣当时驻守边疆的作用,也是为了抵抗蒙古骑兵的入侵。

永乐皇帝把明朝的都城迁往北京,正是为了战略中心北移,调动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来强化与北方蒙古骑兵的抗衡。但这事如果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蒙古还好,事实上永乐皇帝有生之年,都不能消灭蒙古的有生力量。

比如永乐22年的第五次北伐,“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辄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师”。明朝的主力军队,根本没遇见蒙古的主力,北伐无功而返

永乐一死,形势直转而下。永乐那些不肖子孙,哪里有朱元璋、朱棣那样的雄才大胸,守成之君都未必能做好,何谈进行军事对决?


于是,我们看到永乐死后不过25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遭遇惨败,自己还当了俘虏皇帝。瓦剌人的军队直逼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谦挺身而出,整个大明王朝可能就完蛋了。到了崇祯年间,满洲的骑兵也是冲破山海关之后,一路南下占领北京,进而剿灭各地的南明势力。

就冲这一点,就不能说永乐皇帝是千古一帝。


历史研习社


能称为“千古一帝”的人少之又少,没有任何疑问的也就是秦始皇,其他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人都有争论。秦始皇的诸多政策影响到了今天,例如“郡县制”、例如“统一度量衡”、例如“称皇帝”“官制设立”“秦长城”等等,无论你对他或批评或赞扬,他的这些政策都是影响了两千多年,有些例如“郡县制”等恐怕还得再影响二百年,至少现在看到此文的所有人,活着的时候都看不到他的影响力的灭亡。

(1)朱棣政策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千年”的影响力

“千古一帝”首先就是你的政策的影响,“千年”只是概数不是非得一千年。朱棣无论怎样是不能称为“千古一帝”的,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影响几百年的政策——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

政治上延续父亲朱元璋;

经济上最著名的当属大运河但前有隋炀帝和元世祖等许多人、,后世疏通大运河的人也不少,少有开创性;

军事上虽然扩充了大面积领土,但因为不符合儒家治国思想,在其死后没多久基本都后撤了。例如东北退出了辽宁以北的广大地域、越南中北部被打败丢失、西北包括新疆等地区再次被蒙古占领等等;

文化上的《永乐大典》因为本子儿太少对整个社会影响太小,等等。

其在政策上的影响力度尚不及其父朱元璋。

(2)朱棣政策影响最悠远的是迁都北京和郑和下西洋,但后者则纯属是世纪的转变,“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力太有限了

朱棣唯一能够被称为“千古政策”的就是“定都北京”。这一政策我已经在“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两个问题中进行阐述了,不再赘言。总之,迁都北京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方人建立大朝代”“革命成功”而掀起的南方人的兴奋心理的打击是重大的,因此,对其颇有微词,但总体上,迁都北京利大于弊。

朱棣第二个政策就是“郑和下西洋”,然而,很遗憾,郑和下西洋在明清都是被批评对象。因为,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四方主动朝贺”“不招惹别人自己过好日子”“和平生活念好圣贤书”是最重要的。像“郑和下西洋”属于劳民伤财的好大喜功根本不值得。只不过现在是“海洋时代”,我们觉得祖先曾经有过这么大的“功绩”真是自豪。

郑和之后五百年被批判和被遗忘,在最近百年被不断记忆、近二三十年被无限夸大,只是因为“农业社会中国”变成了“工业社会中国”后的思想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转变并非因为朱棣、郑和改变了我们,而是我们改变了他们。


坐古谈今


纵观历史风云,任何人若想妄称千古一帝都会遭到强有力的抨击,而且有理有据,然而若是非要评一个千古一帝,那我觉得始皇帝嬴政能算的上,首先他是始皇帝,对,没错,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男人,其次他有千古一帝的气质,能文能武,文能治国,武能扫六合之势,威震八方,一统华夏,最后他的历史功绩也是后人没法比的,始皇帝: 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2.废封国,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5.焚书坑儒,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7.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8.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他的历史功绩恐怕其他的皇帝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的吧,最后要说朱元璋是个好皇帝,若是他和始皇帝互换一下估计也能称千古一帝,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能算的上,只是生活的年代靠后了,能发现问题少了,作出对后世的贡献自然相对少了,但这些都不能否认他们的 伟大和他们的不朽功绩,以及他们的传奇一生,始皇帝能称千古一帝有一个最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确实千古以来第一个称帝的。。。


学xi让我快乐


明成祖朱棣,大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年号永乐。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成功,将建文帝赶下皇位,登皇帝位,改元永乐。

明成祖开创了永乐盛世,收复安南,建立内阁制度,加强了明朝封建中央集权。五征蒙古,在东北设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在西南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大古刺宣慰司等巩固了中国的领土完整。遣郑和七下西洋,使大明威名远播。疏通大运河,命编修《永乐大典》。功绩卓著,可为什么明成祖为什么不能称千古一帝呢?

笔者认为有几下几点:一、明成祖的皇帝位来的不正,是篡位得到的。这件事永远是他的心病,他也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来掩饰他的不正统性。如:改掉建文帝的年号,将建文帝在位四年时间归并到洪武年。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继位的事实。几次修改《太祖实录》。凡是有关建文帝和建文时期的记载统统去处。
二、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实行残忍的手段。比如灭方孝孺十族,攻破南京前姚广孝曾对朱棣言,不可杀方孝孺。靖难之役成功后,破南京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不肯最后被杀十族。大肆杀害建文帝的遗臣,以建文帝的事情大兴文字狱。
三、从新建立锦衣卫(明洪武二十年明太祖裁撤锦衣卫),又建立东厂,明朝的特务组织——厂卫制度建立。
四、明太祖建国时,吸取汉唐宦官乱政威胁君权的历史教训,立下祖训“不许内臣干政”,但是永乐帝废除这条祖训,允许宦官识字,并且允许他们参与政事。为明朝宦官乱政埋下了隐患。
五、大兴土木。北建紫禁城,南建武当山。郑和下西洋耗费国帑。
六、观有明一代,一十六帝,永乐朝的赋税是最高的,开始消耗明洪武年修生养息所积累的财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明成祖虽然称得上是个明君,但比不了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更谈不上千古一帝。

历史春秋网


明成祖,不能成为千古一帝???

哎,黑朱棣的人好多呀!

中国的学生们就是被教科书欺瞒太久,才会不知道“历史真相”,成了不会独立思考的行尸走肉。只会觉得张邦昌、秦桧是奸臣,蒋中正、汪兆铭是祸害,不知道“历史真相”里这些人的真实面貌。就比如明朝名将李景隆,网上有些人戏称其大明战神来讽刺他是草包将军,我却觉得这实在太过刻薄了,李景隆虽然比不了朱棣但是也绝非等闲。


一、成长经历分析
从经历上来看,朱棣的个人军事指挥能力远超李景隆是必然的,本身朱棣是明初军事斗争还未平息时期成长的,朱元璋对于王子的军事教育也比较看重,单明史太祖本纪来说,记录就有如下
洪武八年十月,命皇太子诸王讲武中都洪武九年十月,命秦、晋、燕、吴、楚、齐诸王治兵凤阳明初秦、晋、燕、楚、齐诸王皆有军功,可以说是元末明初这个大时代里经历过大浪淘沙的人物。其中朱棣从二十岁就藩北平起,就处在明蒙战争的最前线,曾经两次出征取得重要战果。

二十三年正月,晋王、燕王棣帅师征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尔不花,征虏前将军傅有德等皆听节制。齐王榑帅师从燕王棣北征。三月,燕王棣次迤都,咬住等降。二十四年四月,燕王督傅有德诸将出塞,败敌而还。二十六年三月,冯胜、傅有德备边山西、北平,其属卫将校皆听晋王、燕王节制。二十九年三月,燕王败敌于彻彻儿山,又追败之于兀良哈秃城而还。三十一年五月,都督杨文从燕王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植,备御开平,俱听燕王节制。从这可以看出,朱棣三十岁就已具备独立领军能力,且取得重大战果。麾下节制过多位明初大将,这显示出其指挥能力和统帅能力极其优秀,这种能力也并非朱棣天生就有的,更多的是经验和阅历的积累。那么同时期的李景隆是否就如同史书所说,是不知兵,惟自尊大呢?我看也不尽然。
二十四年三月,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等备边陕西。二十七年正月,李景隆为平羌将军,镇甘肃。三十年八月,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练兵河南。这段经历可以看出,李景隆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备边和练兵。而征虏大将军这个职务,在明朝是极其重要的职务,徐达、蓝玉、冯胜等人先后担任过此职位。李景隆能在苛刻的朱元璋手下担任这个职务,想来必定是有才能的,只是缺乏独自领兵的机会,让其没能得到足够磨练。

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二、靖难初期情况
朱棣作为我国唯一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成功的反贼,其能力也好运气也好都可以说非常出众。建文元年七月起兵时就设计杀布政使张昺、都司谢贵。接着拔居庸关,破怀来,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过程里杀指挥马宣、宋忠、俞瑱,都指挥彭聚、孙泰。降伏永平指挥使郭亮。二十来天时间里可谓出尽了风头。这时候建文帝的反应也不可谓慢,八月就命令耿炳文挂帅,率军平叛。结果呢?真定之战,朱棣轻骑夜渡白沟,屠了雄县,紧接着设伏擒杀都指挥潘忠、杨松。又在南军渡河后的决战中大破耿炳文主力,斩首三万。打得耿炳文只得坐拥十万之众龟缩真定。对于建文帝来说,替换一个败仗的将领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错处吧?李景隆正式登上靖难的舞台。
天子闻炳文败,遣曹国公李景隆代领其军。三、李景隆和朱棣的部署
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管理众多老将,以及接收耿炳文留下的军队。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立刻去德州,组织后续部队并接管了耿炳文的败军,让南军恢复组织,经过休整后率领部队再次向朱棣发动进攻。

景隆驰至德州,会兵进营河间景隆合兵五十万,进营河间而他作为军事统帅最大的软肋也暴露了出来,尤其是缺乏军事指挥的资历问题,在军中这个最重资历之处他缺乏基础,使得他指挥部队的难度较大,这在之后的多次战役里都有所体现。
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而朱棣对李景隆的评价是
王语诸将曰:“景隆色厉而中馁,闻我在必不敢遽来,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师。吴高怯不任战,我至必走,然后还击景隆。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这个怎么说呢,一方面燕王确实胆色非常,才敢玩这招。二方面江阴侯吴高以辽东兵围永平朱棣若是先被李景隆缠上,再等这支辽东兵过来,只怕就要交代了。三方面此时宁王还在虎视眈眈,若是朱棣露出疲态,被宁王从背后来那么一下可不是好玩的。四方面就是出于鼓舞士气的想法,朱棣总不能跟诸将说李景隆来了,我打不过吧?用兵如孙吴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也是万分危急,可是动员之时依然说的胸有成足,可见这类话语不过是场面话而已。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觽十余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而朱棣援助永平后,李景隆立刻抓住机会,引军围北平。虽然明史上记载仁宗只有万余精兵,但是稍微仔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北京城九门,若真是只有一万人镇守,每门才千把人,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可北京是坐大城市,征发百姓上城是很有可能的。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也……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靖难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从这条可以看出,连将校士民妻都上城防守了,可见北平城内几乎全部动员。李景隆也不是没有破城机会,至少有过都督瞿能攻彰义门险些攻破,被李景隆嫉妒而阻止的记载。那么这条是否说明李景隆嫉贤妒能呢?
瞿能,合肥人……与其子帅精骑千余攻彰义门,垂克。景隆忌之,令候大军同进。于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败。至少从这条记载来看,李景隆是令瞿能等待大军同时进军,从前面李景隆的经历来看,他在战术上缺乏经验,选择这种稳妥的策略也无可厚非。无论是否有打压瞿能的想法其实都不影响这种部署。而按照南军这一天的战况来说,第二天彻底攻破北京是不成问题的,是因为恰好遇到天气大寒,燕军用水浇城铸冰墙的情况才导致的失败。如果说这就是李景隆无能的表现,那么马超恐怕也是无能之人了
曹瞒传曰: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而此时李景隆的友军在干什么呢?

燕师援永平。吴高闻王至,果走。

答案是卖队友。九月间李景隆还在德州调集兵马、进军河间,并且成功抵达北京城下开始攻城。而围攻永平的吴高看到朱棣来了,就避战退守山海关了。本来说好的两路夹攻,一下子一路就让了出来,朱棣十月到了大宁,七天后就裹挟了宁王的部众。到这会朱棣的运势可谓比龙傲天小说的主角还强。十一月朱棣回师,李景隆派人侦查。结果确是……
陈晖侦敌,道左,出王军后。王分军还击之,晖众争渡河,冰忽解,溺死无算。这种在北平附近打了一个月仗还能迷路的猪队友还是死了算了。紧接着郑村坝大战,虽说号称是燕军8万对李景隆军50万,可是实际上李景隆的部队应该成分复杂,包括了大量后勤部队,加上前期战斗的损失和监视北平城的部队,能否有50难说。李景隆在郑村坝的指挥过程在朱棣的本纪里被总结为:

王以精骑先破其七营,诸将继至,景隆大败,奔还。但是显然李景隆吃亏并不大,全师退往德州修整,以准备来年大战。我想围城不下,打援又失败的李景隆,能够收拢部队,让主力回撤准备再战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其才。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敌前撤退的难度很大,更别说北军是骑兵为主的部队。第二年二月的时候朱棣又借着打大同调动了一次李景隆,借助北军的机动力,成功让李景隆无功而返。
四月的时候,李景隆终于再次发动大军进兵河间,与郭英、吴杰、平安约定于白沟河会合。结果又是决战爆发前,平安被朱棣用百骑引诱,打了个大败,让李景隆失去先机。而这场大战打的极其精彩,李景隆此战表现绝非庸才。
战不利。暝收军,王以三骑殿,夜迷失道,下马伏地视河流,乃辨东西,渡河去。庚申,复战。景隆横阵数十里,破燕后军。王自帅精骑横击之,斩瞿能父子。令丘福冲中坚,不得入。王荡其左,景隆兵乃绕出王后,大战良久,飞矢雨注。王三易马,矢尽挥剑,剑折走登堤,佯引鞭若招后继者。景隆疑有伏,不敢前,高煦救至,乃解。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王奋然曰:“吾不进,敌不退,有战耳。”乃复以劲卒突出其背,夹攻之。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以及瞿能传

又从景隆进驻白沟河,与燕师战。能父子奋击,所向披靡。日暝,各收军。明日复战,燕王几为所及。王急佯招后军以疑之,得脱去。薄暮,能复引众搏战,大呼“灭燕”,斩馘数百。诸将俞通渊、滕聚复帅众来会。会旋风起,王突入驰击。能父子死于阵。通渊、聚俱死。精兵万余并没。南军由是不振。看到了没有,这场战斗先是从早打到晚,朱棣率三骑殿后却迷失了道路。若不是通过河流辨别了方向,等到天明还没有找到统帅的燕军恐怕自己就要崩溃。然后第二天再战的时候李景隆击破了燕军后军,差点擒杀燕王,朱棣使了点计谋才勉强逃脱。打倒傍晚的时候,瞿能这种指挥都自己杀了数百敌人了,朱棣也三易其马、矢尽剑折,可见激战的惨烈。指挥上李景隆也是中规中矩,逼的燕将士皆失色。我想这是李景隆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候,历史险些由他书写。若不是奇异的旋风起,折景隆旗。燕王恐怕只能在凤阳度过余生了。我想说景隆尽力了,燕王太imba,你说他不行,你行你上啊!
三、降燕及结局
回到京城的李景隆却被作为替罪羊踢出来
黄子澄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费尽心思保大明江山的李景隆却在这种时候被真正祸国的人们喊打喊杀,换了是我也一定不服。此时平安、盛庸都败了,陈瑄投降,南京周围的野战力量可以说全军覆没了。对于勋贵来说,靖难之役只是一场皇族内部的权利斗争,当牌面已经清晰的时候,勋贵和诸王抛弃了建文帝。李景隆和谷王作为勋贵和诸王代表打开了金川门,迎燕王进京。我想即使李景隆不做,勋贵们也会再找领头人。

只可惜朱棣并不是什么善良君主,残忍的杀害威胁到他的铁铉后,先后逼杀了盛庸、耿炳文、平安。李景隆这种深受建文旧恩,又曾统率大军几乎消灭他的人,就自然成了眼中钉。

永乐二年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至永乐末乃卒。可见朱棣不仅痛恨李景隆,还不愿直接杀死他。而是要慢慢折辱他。我想他心里是明白的,李景隆不过是建文朝廷的背锅侠,就像张邦昌为二帝背锅,秦会之为赵构背锅一样。

晓木曰兮历史系


这个问题就很幼稚,他凭什么成为千古一帝,首先他的皇位就是夺来的,来路就有问题,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杀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也是明朝宦官专政的祸根。还有就是残忍,阴谋,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可大明那些倔种大臣们坚决不同意,动不动掂着脑袋上书。朱棣罢了三个倔种,反对的声浪渐息。可迁都后,新建的三座宫殿起了大火,那些对迁都一事耿耿于怀的臣僚借题发挥,把火灾与迁都挂起钩来,私下互相议论。朱棣想治他们的罪,又没有证据,遂下诏让大家可以随便发议论,“大鸣大放,”、“言者无罪,决不追究”。一帮读书读傻了的人以为遇上明君了,就百鸟齐鸣,人人写折子,个个贴大字报。等他们闹腾够了,朱棣弄个“谤讪罪”-收网,一群反对派全栽网套里了:一网打尽,群鸟失声啊!

再来说说残忍

对待方孝孺:令人“以刀抉其口两旁至双耳”。这意思就是,叫你嘴硬,我给你弄好大一张嘴!

对待兵部尚书铁弦:割其肉烤了,塞铁铉嘴里给他吃,还问他甜不甜-“甘否”。铁铉说当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忠臣孝子之肉竟然是甜的?

对待礼部尚书陈迪:割其子鼻舌,强塞给陈迪吃。这一手是跟商纣王学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过此等待遇。当年的周文王一吃儿子肉,神经就错乱了,一错乱,就弄了个周易64卦。至如今人们还愿意跑到那八卦迷魂阵里,体验一下文王吃过儿肉后的精神幻觉。

对待左佥都御史景清:剥其皮,草椟之,碎磔其骨肉。估计可能跟剁饺子馅差不多。

还有朱棣不识字,做事一副老子是流氓,我怕谁!底下的大臣给他上书,写奏折,他不认字,总怀疑对方在忽悠自己,觉得自己玩不过这些大臣。所以给自己的孩子请了最好的老师。


风的声音好吗


问题问的有问题,谁说朱棣不是千古一帝?有点学识的都知道朱棣的功绩有多大!何谓千古一帝?有人说一千年出一个的皇帝,我真无语了?千古一帝意思是文治武功都有出色建树的皇帝。有人说做皇帝的污点,那首先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暴政横行。李世民那,玄武门之变都知道吧!所以说看一个皇帝是否伟大,是看他对国家对百姓对民族对开疆扩土对后世是否都有大的功劳。客观的说如果就评一个千古一帝的话,这个人就是朱棣。文治武功,经济水平,军事科技,国家疆域,国际影响力,唐朝很厉害,但是和永乐时代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他更不要说了。当时越南都是中国的,往北一直追击蒙元残余打到贝加尔湖,经济总量,科学发达程度,军事实力,绝对的世界第一!比现在的美国厉害的多,比现在的美国要和平的多!不像美帝经常全世界惹事生非!而真真是万国来朝和平共处!伟大的建筑工程北京紫禁城位列世界五大宫之首,伟大的文化典籍永乐大典真是包罗万象,兼容并包,哪像清编四库全书毁了多少宝贵的文化财富!只要不利于统治的都让清狗删除,篡改或毁掉了!是中华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比西方不只强大了多少倍,神机营的火器比后来拿破仑的都先进很多,当时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鱼雷。不一一列举了,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但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诗画田园哼哼喵喵


一,朱棣的皇位是夺来的,不是朱元璋传位给他的,史书上对此事多有忌惮,而且自古以藩王成就帝业者就他一个人。

二,朱棣主政期间,和朱元璋一样,大力打压官员,虽然他改进了内阁制度,但他和朱元璋一样更加专断!对解晋此类的文人多加防备,他更是杀了像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当时的儒家代表,引起仕宦人心不满。

三,他不仅滥杀建文诸臣,还重用纪纲这样的酷吏,锦衣卫之前已经被朱元璋给废了,但他又重新启用,还加设了更加恐怖的特务机构东厂!可以说东厂和锦衣卫直接影响了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

以上三条,可以说是朱棣为何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


柯扶风


关于“千古一帝”,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中国的千古一帝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朱棣)

不过这个名单很多遗漏,还有很多争议。什么遗漏呢?比如说,有两个人,一个是汉文帝,一个是隋文帝。这两个人,其实是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另外就是关于成吉思汗,首先他算不算中国人?其次,他对世界的侵略行动算不算“千古一帝”的作为?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评价朱棣算不算千古一帝,就必须要有一个标准。那么,在我的心中,标准是什么呢?

第一,他必须要致力于和平与统一。他可以打仗,但是打仗的目的不是建立所谓的个人功业,不是开疆拓土,不是强硬外交,而是要通过打仗,实现统一,并给中国带来和平。

第二,他要给老百姓带来富裕和安定。只有爱民的皇帝,只有其作为给老百姓带来幸福的皇帝,那才是好皇帝,才具备入选“千古一帝”的条件。

第三,他必须要推动社会往前发展。社会应该怎样发展,就是要实现世界的大同,实现人性的解放。如果他的作为是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他搞的动作再大,也不配称为“千古一帝”。

按照这三个标准来核定。秦始皇实现了统一,确立了社会从奴隶社会完全转向封建社会,这是进步。但他的暴政,却是反人性的。汉武帝保卫了国家的和平,打击了割据政权,但是他一味穷兵黩武,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成吉思汗实现了漠北的统一,给蒙古族带来和平,把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是进步。但他对世界的征伐和杀戮,则是严重的倒退。

因此,上面说到的五个帝王中,只有两个人勉强可以称为“千古一帝”。

朱棣算不算呢?他发动了不该发动的靖难之役,不是为了统一与和平,而是为了个人篡位。第一条不符合。他在修万里长城和九边军镇上劳役太大,虽然加强了国防,但极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第二条不符合。他沿袭朱元璋的那些倒退的制度,比如酷刑、人殉,比如中央集权等等,而且没有什么创见,这是把封建社会往死胡同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情。

所以,朱棣不算“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