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有哪些著名的风投失败的案例?

OneSky


投资事件:五谷道场被中粮集团收购

五谷道场主打“非油炸”,是方便面知名品牌。该品牌2004年由中旺集团创立,2005年提出“非油炸”概念一炮走红,成为我国非油炸方便面的开创者,火爆一时,其倡导的“拒绝非油炸,还我健康”的理念风靡一时,2006年销量突破10亿,荣登当年度“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首。但是公司对未来市场发展误判,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扩张,2007年出现了断货、拖欠经销商货款、拖欠员工工资等负面新闻。2008年下半年,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全面停产,并申请破产重整。

2009年,陷入危局的五谷道场卖身中粮,作价1.09亿,中粮集团持有五谷道场100%股权。

收购五谷道场后,中粮集团为五谷道场注入了2亿元资金,并聘请了康师傅创始人之一、白象方便面总裁宋国良作为该公司的新掌门人。但是五谷道场难挽颓势。2015年,五谷道场营收1.2亿元,亏损1.9亿元,负债额则高达9亿元。2017年,中粮天然五谷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为-10.15亿元,负债总计1.12亿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其营业收入依旧为零,净利润为-85.31万元,负债总计约1.17亿元。

在2017年6月,五谷道场再度转手,克明面业以合计1.06亿元的代价购得五谷道场100%股权和债权。

失败原因分析

方便面市场竞争激烈,早已结束快速发展期,行业发展较慢。而且随着消费升级和餐饮业的多维发展,消费者对食品的口感和营养健康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方便面市场后续发展乏力。

非油炸市场发展空间小,在方便面领域,非油炸属于小众领域,如果没有更加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很难取得市场。


投资小咖007


关于中国风险投资的失败案例很多,失败原因也很相似,比如股权分配的问题,最后导致团队土崩瓦解,再比如联合创始人太多,最后导致团队不和,无疾而终。下面给大家介绍中国典型的风险投资失败案例:

真功夫

这个大家很熟悉,没错,这就是当年号称中国的“麦当劳”,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真功夫。

真功夫的前身是由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越做越大,改名成了真功夫,当时的股权分配是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潘宇海的姐姐)各占25%,合计50%,潘宇海占50%,后来潘敏峰和蔡达标离婚,潘敏峰用25%的股权还了孩子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和蔡达标就各控股50%,这种股权配比,给日后真功夫的发展危机埋下伏笔。

2007年为了让真功夫更加快速扩展,提高市场占有率,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基金,两家风投各自稀释了蔡达标和潘宇海3%的股份,其中一家风投的名字,相信大家很熟悉,就是今日资本,当时今日资本也考虑到了两个创始人的股份占比是一样的,会给日后的企业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好在当时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都有蔡达标决定,所以,风投就入场了,为了巩固蔡达标的话语权,风投也开始稀释潘宇海的股份,从此,一场股权争夺战拉开序幕。

2011年,蔡达标与潘宇海两人的股权争夺战愈发激烈,到了211年4月份,蔡达标被广州市公安机关证实,涉嫌挪用资金,以及职务侵占,被依法逮捕。2012年,今日资本也顶不住压力,将股权卖给了香港一家投资机构。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41.74%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投资失败原因分析:

真功夫作为家族企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在共同经历了创业早期的艰难之后,因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又掺杂着家族情感的变异,双方由昔日的联合创业者变成了今天的利益敌对方。因为双方的股权份额几乎相当,这导致他们之间的冲突难以在不影响公司发展的条件下自行解决。最近的消息是,公司原董事长蔡达标因涉嫌经济犯罪于2011年3月被广州警方带走,至今尚无明确结论。

在真功夫的案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风险投资在几年前向真功夫注资时,曾考虑到两位创始人几乎相等的股权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由于他们支持蔡达标的发展思路,因此投资人曾要求逐渐稀释潘宇海的股权。但在这一要求被落实之前,真功夫的内斗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经验总结:

1:为了家族企业一定要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任何人办事,都要遵循这个规章制度,做到账目清晰,不能“胡搞乱搞”,这样公司迟早会因为管理不善,出现危机。

2:在公司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时候家族企业里面,要有人退出,一山不容二虎,刚开始为什么可以容纳,因为刚开始老虎还很小,需要抱团,但是一旦长大了,成了这座山头的霸主,那么就必须有一只老虎退出,避免自相残杀。

大家对于真功夫的投资案例,有何看法,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蒋昊说经济


现在,小米科技风头正盛,经历了2016年的衰退,2017年东山再起,全年营收1100亿元,净利润达75亿元,市场估值达到了1000亿美元。

小米卖的不仅有手机、电视等核心产品,它还是一个“杂货铺”:T恤、背包、鞋子、点灯、收音机……应有尽有,小米旗下的产业链很长。但其实,小米自己仅仅是生产手机和电视,其他产品都是它旗下的初创企业生产的,紫米、智米、华米……好多米。

今天,作为创始人的雷军,企业做的这么成功,出尽了风头,也赚得盆满钵满。但你不知道,他也有投资失败得让他肉疼的案例。今天就来说说,调侃调侃。


凡客诚品曾经繁盛一时,在垂直电商领域自称第二,那肯定没人敢称第一。它有卓越网创始人陈年于2007年创立。2007-2009年的三年,凡客以29576%的增速疯狂成长。

凡客经过8年7轮融资总额超6.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联创策源、IDG资本、赛富投资基金、启明创投、中信 产业基金、淡马锡等,最高估值达50亿美元。雷军曾领投了1亿美元给凡客。只可惜寄托了太多投资人期望的凡客,由于盲目扩张、库存危机、资金链断裂、上市折戟等等挫折之后,从此一蹶不振。

投资打了水漂的雷军这样调侃自己:“我人生最倒霉的事情是投了凡客,以后只能穿凡客的产品。”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风头领域,10个项目,9个失败,连雷军这样的聪明企业家,又有很多的人脉资源,投的项目都打了水漂。看来风险投资真的有很大风险。


财经知识局


风投是一个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所以我们能看到成功者的光环,但是也不能无视失败者的黯淡。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个中国著名的风投失败案例!

针对该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一:真功夫餐饮店

风投失败原因:股权分配问题、千古不变的话题

自从麦当劳和肯德基等洋快餐流入到中国市场之后,大受欢迎,而国内的中餐市场也奋起反抗,真功夫快餐店就是从中脱颖而出,很快就做大做强,连锁店面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股权分配问题,真功夫公司的最大股东和董事长当因为委任员工问题,闹出的一场剧烈争执,在当时的投资界和创业界也是颇为轰动,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开了一间“168蒸品店”,最后越做越大发展成为了真功夫。

当时的股权分配是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而在2006年,蔡达标和其妻潘敏峰离婚,潘敏峰用25%的股份换来了子女的抚养权,此后蔡达标和潘宇海的股份持平,2007年“真功夫”又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蔡达标和潘宇海各让出3%的股份给两家风险投资公司,最后因蔡达标想要打造新的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联合两家VC,将真功夫的高层进行清洗,真功夫潘姓“家族化”管理破灭,所以就出现了开场时候的闹剧。

“真功夫”因股权的分配问题,蔡达标和潘宇海持股相差不大,而蔡达标真的能以多出来的6%的优势实际控股吗?而创始人和大股东的矛盾一天没有解决,就一直是一个定时炸弹!

二:尚阳科技

风投失败原因:联合创始人过多、以至于瓦解

尚阳科技自从成立就笼罩着刺眼的光芒,其创始人是网通曾经的COO郑昌幸,管理团队有原华为公司副总裁陈硕和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毛森江,都可以说是名门望族好,成立之初,公司获得多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800万美元首期融资,主要投资人华登投资1800万美元、DCM投资1000万美元、Intel Capital投资700万美元、NEA投资500万美元,(其他投资人还包括Sycamore Ventures、Ventures、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住友集团的投资公司Presidio Venture Partners、STAR Venture、日立、伊藤忠、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等)。尚阳科技还被美国的知名杂志评为了亚洲一百强的私人企业,这个企业可以说是备受瞩目,但是就是因为尚阳科技里面的能人太多了,包含了国内外的各种人才,所以就造成了尚阳科技里面拉帮结派,各种派系错综复杂,各自为政,但是尚阳科技里面的人都是商业精英,所以说这个案例和可惜,但是也很经典!

综上所述:风投不仅要谨慎,还要考虑公司的结构框架和人员构成等等因素。

你好,商函杂并论,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商痕笔记


大家好,我是晓趋势。作为一名财经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1999年,刚从哈佛山学院获得MBA学位的唐海松回国创立了亿唐公司,其创业团队包括5个哈佛大学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凭借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和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美国风头SevinRosen和DFJ手中融资5000万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数额最大的私募融资案例。

其次亿唐迅速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除了在北京、深圳和广州三个地方监理分公司,亿唐在全国各个高校大规模宣传造势。“烧钱”速度令人咋舌。不料2000年年末,互联网寒冬突然来袭,烧光了大半钱财的亿唐没有实现盈利。

最后情急之下,亿唐与各种专业公司合作,退出来背包、内衣等生活用品,还尝试过手机无线业务,企图找到一线生机。可惜都无疾而终。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财经相关的文章,谢谢!


晓趋势


投资有风险。尤其是市场上多方追逐行业热点的混战,硝烟散去后有人欢喜有人愁。最近滴滴和共享单车的关注度一直很高,我们可以来看看在这背后都有怎样的风云变幻:

顺风车——微微拼车:

微微拼车的创始人王永曾经是马云任校长的湖畔大学的第一期学员,2014年10月,微微拼车上线,凭借王永在全国各地的资源,融资进行的顺风顺水——

2014年12月,微微拼车就拿到了400万人民币的首笔投资,投资方给出了8000万元人民币的估值;

2015年1月,微微拼车拿到的第二笔投资是750万元,此时估值达到1.5亿元人民币。

王永于是就有点膨胀了,团队从30人扩大到300人,业务也覆盖国内18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数超过百万。引起各方资本追逐,投资方估值1.5亿、3亿、5忆…王永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终于在中信资本喊出10报价后心动了。

可是就在犹豫的空档,真正的巨头来了,就是现在的滴滴顺风车,这下以中信资本为首的投资人都被吓跑了。

融资失败外,王永反思认为最大的失败是花出去4000万补贴资金,而事实上并没有培养起任何用户忠诚度。烧钱、贪婪、犹豫,微微拼车就这么把自己错过了。

共享单车——凉凉的“小蓝单车”

在共享经济的热潮中,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现实是多家共享单车都面临倒闭,町町单车、小鸣单车等等都欠了用户一屁股佣金,小蓝单车的欠款一度高达两亿,用户退款无门,有的只能自认倒霉,同样倒闭欠款的酷骑单车甚至表示要钱没有,“大不了一人骑了一辆车回家”,真是令人窒息的操作。

就在17年1月,小蓝单车还宣布完成了4 亿元的A 轮融资,估值达10 亿元,转眼一年多就倒闭了。共享单车热度之下,其实监管存在很大问题,多数单车企业都没有采用第三方存管方式,而钱或许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用户交钱—乘车的商业模式太过明白简单,因此短时间吸引了众多玩家,但这同时也是行业的“天花板”,要想存活,继续探索盈利模式才是关键。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合伟说


说一个90后的回忆——凡客诚品


凡客诚品是由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在2007创立的,我第一次看到凡客诚品的广告是在《读者》还是《青年文摘》上,那时候以为是个什么大牌子,拍的图也很好看,T恤、帆布鞋很阳光,价格也不是很贵,几十块钱。当时在我们同学中也很火。


那段时间也是凡客诚品最火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淘宝、还没有京东、还没有五花八门的各种电商,要是凡客诚品在垂直电商领域敢称第二,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


而在淘宝崛起的前期,也就是2007-2009年,凡客诚品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9576%,非常惊人!


因而,也获得了众多资本的亲睐。包括大家熟悉的IDG资本、联创策源、赛富投资基金、启明创投等等,八年时间经过七轮融资,总额达到6.2亿美元。


其中,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明星企业家雷军,他曾开玩笑地跟媒体说,“我人生最倒霉的事,就是投了凡客诚品,以后只能穿凡客的衣服了。”


之前还看到过一个脑洞——杨振宁媳妇风投了自己的青春,现在还被套着哈哈哈哈。是不是中国著名的风投失败案例!


英盟财经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有十大风投失败案例。今天我们来说说号称“中国互联网行业融资额最大”的“亿唐案”。

1999年,刚从哈佛山学院获得MBA学位的唐海松回国创立了亿唐公司,其创业团队包括5个哈佛大学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凭借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和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美国风头SevinRosen和DFJ手中融资5000万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数额最大的私募融资案例。

除了定位为互联网公司,亿唐还定位于“生活时尚集团”,旨在创造和引进国际领先的生活时尚产品。客户锁定在18-35岁的年轻人。

一夜之间横空出世,亿唐迅速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除了在北京、深圳和广州三个地方监理分公司,亿唐在全国各个高校大规模宣传造势。“烧钱”速度令人咋舌。不料2000年年末,互联网寒冬突然来袭,烧光了大半钱财的亿唐没有实现盈利。情急之下,亿唐与各种专业公司合作,退出来背包、内衣等生活用品,还尝试过手机无线业务,企图找到一线生机。可惜都无疾而终。

2006年,亿唐将其仅剩的优质资产——SP牌照资源以100万美元贱卖给奇虎,试图做最后的挣扎。2008年,亿唐公司只剩空壳,2009年,亿唐域名被公开拍卖,最后以3.5万美元贱卖,昔日的创业梦之队纷纷出走。

身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亿唐几千万美元的齐家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声叹息。


大猫财经


最著名的应该是摩拜和ofo共享单车吧。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风险投资那么就是聚焦在风险,突出在风险,特点在风险,也就是说,富贵险中求这句话在风险投资行业里面,那简直是四个字道尽了真谛。

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的风险投资,很多案例都是赚五倍十倍甚至百倍的案例也都不为少数,如果说什么最挣钱?想一夜暴富,那么很多人说我买彩票,可是你买两块钱也好,十块钱也罢,只能够中500万而已,当然500万也很多很多了。

而是风险投资的话,你只要搞对路弄准了投资标的,比如现在很多粉丝们网上的小网民们不断的在推导,如果谁当初把腾讯100万买了,阿里巴巴的最初投资搞进去了,那么等到他们上市的时候,这得挣多少钱啊?很多人还为当初的李泽楷1000万美元投入腾讯,最后不到一个亿就卖了,都很叹为惋惜。

所以说风险投资那是很挣钱的。

但中国民间的俗语也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小偷挨打。

那么在风险投资里面,咱们也都知道,共享单车,摩拜和ofo的投资者,有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曾经的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中的典型案例,甚至有好事者或媒体或专家把他评为中国的新四项发明。

可是现在在共享单车里面的两大巨头摩拜和ofo也都是风口不在,会不会掉下来,大家自己去判断吧。

反正摩拜和of o最早的一批风险投资们已经都跑出来了,跑得最高明的那肯定是腾讯的马化腾和风投的朱小虎了。

可是他俩虽然跑了,但是真正留在里面的却还有美团和阿里滴滴等风险投资者,他们是否还能等到更大的风来把这两头猪给吹起来那就弄我们广大网民和粉丝呢,拭目以待吧。

您对共享单车怎么看呢?特别是最近的ofo退押金难带新闻充斥媒体,

笔者也还有99元押金,到现在也退不了了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没退成押金被套在里面了呢?

如果喜欢敬请关注,文心采露苑,每天与你分享和探讨,有价值有温度,有深度有角度的财经资讯。


文心采露苑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头条千万作者之一。所谓风投就是风险投资,大多数的风投公司都是选择没有上市之前的公司,这样的投资一旦公司上市,收益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我们熟知的风投成功案例有很多比如,软银投资的阿里巴巴,南非标准银行投资的腾讯,国内红杉资本投资的今日头条,美团,摩拜等,风投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风投都能成功的,失败的也不少但是失败的容易被忘记。我们来看下失败的一些案例。

一, 真功夫餐饮。这个标准大家应该不陌生,肯德基,麦当劳等西餐店的成功让中餐很尴尬。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中餐店能做到像西餐店那样文明世界,中国的餐饮界不是没有尝试,只是屡试不爽,真功夫就是其中之一。10年前真功夫的门店应该是比较多见,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的,关门的关门倒闭的倒闭。07年的时候有两家风投投资真功夫餐饮分别是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公司引入风投之后要需求上市的,但是内斗导致公司难以继续前进,逐渐由内斗变成了内耗。潘宇海和蔡达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利益不均发生内乱,进而导致真功夫餐饮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二, 尚阳科技。尚阳科技可谓是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公司,起点高,广为看好,奈何高开低走,直至泯然众人。高起点是因为公司的创办人及CEO是网通前COO郑昌幸,管理团队中有原华为公司副总裁陈硕和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毛森江,这些都是知名企业的高层,被大众看好是难免的。尚阳科技的投资者们也都是大的风投公司比如,华登国际,DCM,日立,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等。但是所有的高起点并没有真正的让尚阳科技“上扬”,由于公司经营策略问题,以及公司内部的党派之争最终导致了尚阳科技在2006年梦碎当场。

三,分贝网。现在说分贝网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我也不知道,网络狂搜一番才知道,原来是他。分贝网的创始人叫郑立,2004年左右红遍网络的老鼠爱大米,香水有毒就是在分贝网上红起来的。随后分贝网开始受到众多vc的追捧,像IDG风投,阿尔卡特风投等都投入大量资金,那时的郑立才24岁,可谓少年得志,风光无限啊!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他没有懂,因为涉黄最终被捕,风光无限的少年开始了他的牢狱生活,自此分贝网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分贝网的失败告诉我们,一切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的,否则一切归零。

我是投资观,欢迎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