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有寶媽私信糖果媽媽說,“發現孩子有些不合群,而且非常的害羞,這讓父母很苦惱,將來如果孩子一直這樣內向下去怎麼辦?不善於交際的孩子還有什麼光明未來嗎?”

首先糾正一下寶媽的觀點,內向和不合群不能劃等號,內向也絕對不是一個負面標籤。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差的確是很讓人擔心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是一味的擔心,卻不知道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解決呢?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案例:想玩鞦韆,愛而不得的女孩兒

4歲的茉茉(化名)有天隨家人去公園玩,公園裡有一個滑梯,許多小朋友都在這裡玩耍。茉茉其實從進入公園開始眼睛就沒離開過這個滑梯,但是遲遲沒敢去和小朋友玩。

媽媽示意她自己過去,茉茉卻有些不好意思,她和媽媽說那些小朋友我都不認識。奶奶隨口說道:“都4歲了還害羞,真沒出息。”或許是被奶奶的話激到了,茉茉緩慢地向滑梯走去。

剛走到滑梯的梯子處,茉茉還沒等向上爬呢,一個大一些的男孩兒厲聲呵斥:“你是誰啊?誰讓你過來玩滑梯的?”這一喊給茉茉嚇了一跳,她趕緊從滑梯旁邊薅起來一把小草,然後小聲地辯解說:“我是來拔草的,不是玩滑梯”,然後迅速跑回了家人旁邊。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因為家人乘涼的涼亭和滑梯距離較遠,所以父母並沒有看清發生什麼事情,過後問孩子,茉茉只說不想去玩了。可嘴上說著不想,眼睛又開始不自覺地向那邊飄。

爸爸推了茉茉一把,讓她再過去玩,誰知茉茉竟然哇哇大哭,細問之下才知道剛才孩子被人“罵”了,爸爸火冒三丈,拉著女兒去指認不讓她玩滑梯的男孩兒,隨後雙方家長開始互相指責、謾罵,茉茉哭得更傷心了,滑梯始終也沒玩上。

分析:

在這場社交風暴中,茉茉的家長其實負有很大的責任。

第一,在孩子面對陌生環境,明顯表現出害怕時沒有陪伴,仍然讓4歲的孩子獨自去承擔社交壓力;

第二,面對孩子“退縮不前”的舉動,奶奶的做法是用言語“激將”,爸爸則是粗暴地推孩子,給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壓力;

第三,在感到孩子受委屈後,沒有理智地解決問題,而是當著娃的面來了一場家長間的衝突,讓茉茉誤以為這都是自己的錯,以後更不敢輕易地社交了。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膽小的屬性?

其實,小孩子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社會閱歷欠佳,出現膽小、害羞的行為都很正常,這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但是在日常行為中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的膽小屬性都是家長無意間的行為造成的,很多時候父母還不自知。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1、過度保護,依賴性強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標準時,入學前看身體健康,入學後看成績高低,只要滿足了這兩條界限,其他都不是問題,都可以由父母代勞甚至包辦。於是很自然地就出現了對孩子過度保護的現象,造成孩子的依賴性很強。

比如,他們缺乏必備的生活技能,在和其他小朋友的相處中連最基本的手工製作,或者是過

家家時清洗碗筷做樣子都不會,這樣很難有孩子願意和你一塊玩。

再如孩子被教育不能碰一點泥沙和水,於是他們過於愛惜自己的羽毛,像潑水、玩泥沙這種事情都不屑於去做,這樣在社交中就很容易落單,格格不入。

2、父母愛“宅”,孩子缺乏社交經驗

以宅男、宅女自居的年輕一代,很多已經結婚有娃了,生活中就有這樣的父母,即使是休息了也喜歡宅著。每天醒來刷手機、追劇,很少外出,或者即便是外出也很難有聚會性質的活動,加上很多家庭仍然是獨生子女,很少接觸不到同齡人,這樣孩子的社交空間和經驗其實非常有限,無形中也束縛了孩子的發展。

從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對社交可能也會漠不關心,或者想和別人親近,卻缺乏必要的社交技巧,不懂的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也不知道彼此的界限感在哪。

從而就會出現寶寶打人、抓人的現象,其實他只是想和你玩耍,卻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

還有的孩子會破壞別人的玩具,這樣的娃肯定不會受歡迎,可是怎麼辦呢?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分享,如何友好地相處,寶貝還以為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呢。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3、給娃貼負面標籤,經常責罵孩子

不能因為孩子一兩次的害羞,從而就斷定這孩子“沒出息”、“沒見識”、“沒人緣”,家長可能隨便的一句話,給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種負面的心理暗示,如果長期反覆出現,就會讓孩子無意識地也朝著這個方向走,從而打消了寶寶對社交的慾望,而變得孤單和寂寞起來。

此外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這點從娃的社交中也能窺見一斑。家庭氛圍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有時連累到孩子受到責罵,這樣的孩子本身就缺乏自信和愛,受原生家庭惡劣的影響特別嚴重,你不可能指望他到外面去強裝笑臉,非常有愛心地與人交往,這點父母要反省一下。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呢?

社交能力是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考驗,從孩提時代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超高的社交能力,這樣才能收穫更為出彩的人生,為孩子將來的成功和幸福生活增加籌碼。

1、 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

父母應該多帶著孩子去小區和同齡寶貝接觸、玩耍,多領著孩子參加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活動,讓孩子見世面、長知識,遇人不感到陌生和害怕,這是進一步交往和發展的基礎。

寶爸寶媽還應該多行動,參與或組織家庭、朋友聚會,讓同齡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多交流、溝通,給孩子創建高質量社交搭建平臺。

2、 允許孩子多嘗試

要剔除包辦的思維,在孩子一歲左右,就應該教會寶寶用肢體動作打招呼,例如歡迎、再見、謝謝等,差不多在孩子2歲時,就應該學習如何與人打交道了。比如孩子應學會分享的原則,知道基本的禮貌用語,懂得一些社交禮儀等等。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有時候兩個孩子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家長不必刻意阻止,那是他們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交流呢,只是你聽不懂而已。孩子在下雨天想出去一起玩耍,你不妨就給他穿好雨靴,帶好雨具,偶爾讓他們撒個歡踩個水也不是不可以,不要一味將孩子關在家中。

允許孩子多嘗試,允許他們犯錯,這才能真正的成長。這其中最忌諱像例子中的茉茉的奶奶那樣,

我們主張給孩子社交留有空間,但是一定不要強迫和推搡,要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和意願再去交往,強求不得。

3、 利用遊戲和繪本發展社交

模仿和扮演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喜歡的遊戲。媽媽可以拿孩子平時喜愛的玩偶玩角色遊戲,通過角色扮演讓他體驗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孩子的社交經驗。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以此為媒介來傳達一些社交理念和技巧。

此外,家長還可以利用繪本,多跟孩子講一些小動物或小朋友之間如何交朋友的故事。鼓勵孩子自己思考,並應用於實踐。“紙上談兵”也是小朋友掌握社交的一方面,都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

最後,祝願你的寶寶能有一個絢麗多彩的社交童年,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吧!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