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场慢慢升温?!调控措施为什么屡屡失效?这男人说清楚了

买房的事儿为什么这么牵动人心?因为买房还是我们现在社会里面一个资产的大类。前两天,原万通的董事长、大地产商冯仑,他在《冯仑书偶》里提到:起哄买房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二手房市场慢慢升温?!调控措施为什么屡屡失效?这男人说清楚了

对于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以前有点钱就买房,买了房就能赚钱,闭着眼睛买房也能赚钱,总之是买了房子,把房子闲置着在那也能赚钱,然而这么顺利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

为什么呢?这也很简单,因为形势在变化啊!

二手房市场慢慢升温?!调控措施为什么屡屡失效?这男人说清楚了

冯仑称:如果放眼全国,中国的总体房价在 2017 年调控之后反倒上涨了。所以,住宅调控政策并没有减少人们的抱怨。我称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模式为“无规律调控”:在调控密集的时候,一个月来一次,甚至半个月来一次,也有三个月来一次的紧急时刻,可能每半年也有一次大调控。

“梳理一下中国楼市调控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在 2004 年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以后,大型的房地产调控一共有4轮,分别在 2006 年、2010 年、2013 年和 2017 年,大致对应房地产市场每3年左右出现的“小周期”特征。对民众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大调控里的小调控。大调控定方向,而定了调子后实施的小调控,会在执行层面影响到每个人。

二手房市场慢慢升温?!调控措施为什么屡屡失效?这男人说清楚了

很多人对频繁的“国字头”调控都不陌生:2005 年 5 月的 “国八条”,2006 年 5 月的“国六条”,2010 年 4 月的“国十条”,2010 年 9 月的“国五条”,2011 年 1 月的“新国八条”,2013 年 2 月的“新国五条”,2015 年的“330新政”“930 新政”,2017 年的“317 新政”,等等。后来,不统一正式发文了,改由各地政府自己制定楼市调控政策。从调研、制定政策到实施,地方政府的操作更灵活,调控频率越来越高,无规律调控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京八条”“沪九条”“苏十五条”“津十六条”等搞得大家都很崩溃。”

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化发展 20 多年,经历了多少次调控,根本数不清。为什么人们还是抱怨房价高?冯仑点破了其中奥秘——因为大大小小的调控策略和方法,实际上在相互影响,上一次调控的效果也许很快就被下一次的调控抵消了。

二手房市场慢慢升温?!调控措施为什么屡屡失效?这男人说清楚了

不过,总结来看就是两个原因:一是房产的供应量已经很多了,二是慢慢的房产的供给也在产生分化。在很多大的城市,比如北上深杭,在市区里面已经没有地,也没有新房了,它更多的只能是做二手房的存量交易,没有新房大量入市,就不容易出现房价提升,也就很难有波涛澎湃上涨的趋势,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大城市里面常见的现象。但是在其他的所谓的强一线城市,或者说还没有特别限购的这种二线城市里面,也有一些新房的市场是很热闹的,有人专门在其中寻找投资机会,也是成立的,就是操作难度太大,这个以后再专门展开细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