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农贸市场华丽转身,手机抢单新鲜配送

宜昌人买菜方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过去,大家都是去农贸市场或超市挑挑拣拣;如今,只要在手机上下个订单,外卖小哥就能把新鲜蔬菜送上门,随着京东、饿了么、美团、阿里等电商巨头纷纷逐鹿卖菜业务,手机上的“菜篮子”俨然成了商家角力的新风口,直接挑战着传统菜场的“江湖地位”,在外卖平台上买菜也正成为市民消费新趋势。

线上买菜日渐流行

下班前,市民张女士通过美团APP下单,买了一斤精品五花肉和两款蔬菜。到家没多久,配送员就把她买的菜送上了门。手机下单,等菜上门,正成为越来越多忙碌的双职工家庭的生活习惯。

“宜昌的订单量以每年200%以上的速度逐年增长。”美团生鲜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入外卖平台让传统的菜摊多了一个引流的渠道,可以让它们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部分早期上线的菜摊,目前外卖收入占比超过50%的都有。”“我对于饮食健康搭配很看重,线上买菜,准时送达,能保证新鲜。”市民小冷对于菜市场外卖服务十分推崇。

商超们也推出了送菜上门的服务。北山超市的北山生鲜除自己的线上销售渠道之外,还登录了美团外卖等多款电商平台,提供线上下单、配送上门服务。

调查数据显示,宜昌线上买菜用户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但是随着网购日趋流行,参与群体年龄层不断向上渗透。家住中南路的张阿姨用了几次某款APP买菜之后,慢慢爱上了手机买菜,她说现在用手机买菜的频率已经跟去实体菜场差不多了。“这些网上菜店提供的菜品很多,很方便,我还推荐给了几个邻居下载。”张阿姨说线上买的菜品质、价格和实体菜场都差不多。

电商纷纷布局“菜篮子”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生鲜零售的年度总销售额达到4.93万亿元,绝大部分仍发生在传统市场和超市中,仅有不到5%的交易转移到了线上。

“这个市场一直都很有吸引力,线上生鲜直送每年至少有千亿元级别的增长空间。”宜昌电商培训师老李介绍,对于消费者来说,菜场消费是一个家庭的基本消费,也正因此包含果蔬禽肉的“菜场”,成为商家的争夺地。

“线上菜场”追求的是“快”,为了实现这一个字,每家电商企业各尽所能,从供应基地建设到物流配送设计,从仓储选点规划到售后服务支撑,每一个环节都花尽心思,力求不掉链子。“晚上9点前在手机上下单买菜,次日上午就可到小区。”易乐惠生鲜采用的是在小区里设置生鲜棚柜自提。才进入宜昌的菜老包安心菜场则借助的是前置仓,就是把储放商品的仓库,搬到距消费者更近的小区边,“3公里范围内免费配送到家。”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价格跟线下差不多,对用户来说主要是方便。也有很多用户会在晚上下单,我们次日一早就会给他们送过去。” 目前在宜昌拥有多家线上摊位的“菜老包”负责人说。

线上、线下菜场会长期共存

线上菜场日渐红火,传统菜场会被取代吗?商务部门人士认为,不论是从当前的消费需求,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菜场不可能完全被替代。

据分析,线上菜受制于仓储、物流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多项成本,意味着定价必然高于传统菜场,因此菜场仍然是价格最低的采购渠道。而且线上买菜,每一款蔬菜往往只有一个价格、一个选择,没法比较新鲜程度;而在菜场,大量菜摊随你任意比较。

此外,传统菜场除了买菜,还承担着社交功能。“逛菜场也是一种乐趣。”经常逛菜场的市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田军表示,传统菜场面对新时代应有相应的改变,因为消费者对买菜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宜昌农贸市场华丽转身,手机抢单新鲜配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