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1


微信支付九宮格的空缺終於在11月2日填滿,頗有點出人意外的是,補位者,竟然是騰訊旗下的“智慧零售”。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顯然,騰訊對於零售行業的佈局與服務2B的扶持力度並沒減弱,而是仍在加碼。

在微信入口落下的新子——“騰訊智慧零售”小程序,涵蓋了百貨、商超等零售業態的商品與服務,但最大的亮點是在生鮮板塊,映入眼簾的赫然是永輝生活·到家。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靈獸》瞭解到,“騰訊智慧零售”小程序首個上線城市落地永輝總部福州,其中“極速到家”及“智慧零售商超”板塊,由永輝雲創旗下業態永輝生活·到家提供支持。這意味著,永輝生活·到家將收穫新一輪增量。

對於開展到家業務的企業來講,某種程度上,應該是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從2015年6月創立,4年多時間,永輝超市、永輝雲創創始人張軒寧將永輝雲創帶入了騰訊的核心地帶,永輝生活·到家的未來想象空間爆增,這或許是永輝雲創未來發展的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轉折點。

2

千億級的到家業務市場,是零售業當下競逐的熱點,前置倉更引得頭部資本紛紛湧入,不少生鮮電商也都一頭扎入其中。

2018年6月,永輝雲創在福州首次公開到家衛星倉。

今年6月,永輝生活·到家衛星倉從1.0升級為2.0時,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曾對《靈獸》表示,“從獲客、訂單來看,是增長最快的生鮮到家業務,已經拿下了福州到家業務近50%的市場份額。”

此時,距離其開出首倉僅一年時間——實體零售企業的基因和優勢在這一領域的發揮可見一斑:依託永輝超市近20年的全國生鮮供應鏈積累及直採體系,永輝雲創快速搭建了到家業務的本地化供應鏈體系,從源頭和產地保障了生鮮產品的品質。目前,永輝生活到家在福州已與70多家源頭產地供應商達成合作,源頭直採單品超200個。

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作為永輝雲創與騰訊智慧零售合力打造的生鮮到家樣本工程,從將微信入口“智慧零售”小程序中的生鮮板塊交給永輝生活·到家來看,它已經得到了騰訊的認可。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以其2.0衛星倉為例,400~600平米左右的面積可以容納更多的SKU,在此前1500個左右增加到了3000~4000個,商品品類更為豐富,倉內分為活鮮區、生鮮區、蔬果區和食品用品區,生鮮佔比超過50%。覆蓋倉周圍1~3公里,可以實現30分鐘配送上門。

在騰訊智慧零售的數字化驅動助力下,永輝生活·到家的智能選品和商品運營管理持續優化,加速了新品引進效率,月度商品汰換率達到15%以上;通過銷量預測算法模型進行的智能補貨,準確率高,生鮮品類損耗率大大降低。

運營上,衛星倉2.0接入了永輝雲創自主研發的輝創系統,通過倉內作戰屏和智能派單系統,可以實時查看倉內各環節分工情況,指導倉內人員彈性調度,及時調整平臺履約時長,將倉內作業時間控制到了5分鐘以內。

而通過長期派駐的騰訊團隊提供的“圈層諮詢項目”,利用騰訊的技術數據進行智能選址,使目標用戶區域、目標用戶規模更加精細和全面,優化了選址策略以及用戶滲透資源的分配,提升了永輝生活到家衛星倉的選址準確性、有效性。

從目前的數據看,永輝生活到家業務月訂單複合增長率達15%~20%,成熟倉日均訂單2000單以上,復購率超過70%,小程序訂單佔比超過50%,獲客與訂單均迎來快速增長。僅在福州,一年服務用戶就超過130萬人。

3

不像很多前置倉唯GMV至上,瘋狂擴張規模,“捨命狂奔”的燒錢做法,永輝雲創在到家業務上走的非常穩健,即紮實做好一城一地,模式得到初步驗證後再向外延展。

截至目前,永輝生活到家在全國開出40餘家倉,其中福州超過30家。在一年前水就已經充分沸騰的前置倉領域,這種冷靜是一般企業不具備的。事實上,依託永輝在全國的資源,到家業務一年開出幾百個倉,永輝雲創也並非做不到。

而這也是不少企業深陷“規模越大,虧損越大”尷尬境地的主因。換句話說,幾乎沒有其他前置倉企業能夠禁得住所謂市場規模和GMV的誘惑。但貪婪的結果,往往是依賴一波又一波的融資續命。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到家業務的巨大市場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於零售業而言,如果沒有線下基因、單純想靠前置倉去服務線上用戶的模式,至少目前看來,3~5年之內都沒有盈利的可能性。

從這個角度而言,永輝生活到家雖然與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甚至很多方面都有優勢,但也同樣面臨一定的壓力。

不過,線下門店和生鮮運營能力這兩個到家業務不可或缺的因素,卻正好都是永輝雲創的天然基因。也正是這些因素,給了其未來有可能跑通的基礎。

當然,騰訊也給了永輝雲創在技術和用戶運營上的充分支持。

用戶精細化運營,騰訊助力永輝生活·到家搭建用戶觸點立體式經營矩陣,沉澱私域流量池,目前已經打造出一套依託小程序、公眾號、社群,快速匯聚和沉澱流量的行之有效的打法,根據不同的用戶群體從獲客渠道、商品推薦、日常運營等多方面作精細化管理,獲客成本降低了50%,復購率提高近1倍。

在線上觸點模塊,永輝到家公眾號短時間內新增130萬用戶,提升550%,小程序訂單佔比超50%;在線下觸點中,騰訊還運用大數據洞察助力到家業務優化地推策略。


在社交觸點中,騰訊助力永輝生活·到家組建了超過500個微信社群,其中vip社群超50個,社群用戶整體復購率達到90%以上,除此之外,雙方還藉助拼手氣紅包、面對面發券等形成社交裂變,月均用戶拉新轉化率提升30%~40%。

除此之外,雙方在智能選址、選品上還有充分的合作與應用,結合永輝豐富的零售選址經驗與騰訊大數據算法,更精確、高效地識別業務拓展機會。通過智能選址工具挑選的新倉,日單量達到成熟倉水平僅需1個月,比傳統方法縮短2/3。目前智能選址工具已100%應用於永輝生活·到家的新倉開設中。

4

張軒寧在今年5月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表示,“生鮮一直會是永輝的業務核心,這個賽道很寬,潛力無限,同時護城河又很深,其他人要進來很不容易,進來了能夠留下來的很少,留下來能夠做大就更少了。”

顯然,永輝雲創的核心仍然是生鮮。這一點,從落地的線下門店永輝生活的改變上正在體現。永輝生活在上海和福州一些門店的門頭上,悄然加上了“生鮮菜市”,明顯加強了以生鮮為主的經營特色,價格比以前更便宜,更加貼近社區用戶的需求。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永輝生活進一步改善了商品結構,社區生鮮菜市以蔬菜、水果為核心,圍繞餐桌、廚房進一步加強生鮮,並配套組合居家生活必需品,大幅增加民生類生鮮商品和糧油米麵、乾貨、肉禽蛋等家庭“一日三餐”食材,生鮮商品佔比提升。在店內陳列方面,增設散賣蔬菜、豬肉現切等,加強生鮮能力的同時,也在強化社區消費場景。

目前,永輝生活在全國一二線城市有460家門店,其中大部分是社區店。今年4月,永輝超市原副總裁張豪低調入職永輝雲創,負責永輝雲創新零售供應鏈體系建設及永輝生活業態,張豪擁有搭建供應鏈的深厚經驗與對生鮮上下游的資源聚合能力,目前來看,永輝生活門店的調整已經初見成效。

據瞭解,永輝生活社區店將進一步加強生鮮,將利用深厚的生鮮供應鏈積累,憑藉自身生鮮運營經驗、生鮮人才儲備,更好的建立起和強化自身在社區生鮮賽道的壁壘和優勢。

5

在張軒寧的規劃中,永輝及雲創的發展戰略是“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

單聚焦是指聚焦生鮮,夯實已有優勢,多品牌是指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孵化出不同定位的業態品牌。永輝雲創通過旗下的三個核心業態:優質生鮮食材體驗店超級物種,家門口的社區生鮮菜市永輝生活,以及配送到家的線上生鮮生活超市永輝生活·到家,多品牌業務線上線下融合,到家到店協同發展。

如今,永輝生活線下門店和到家業務已經從最初的摸索到了基本定型階段,而超級物種這一業態也在不斷迭代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業界可能非常關注2019年以來由於戰略調整,超級物種的關店現象,但不可否認,其在調整閉店的同時也依舊在穩步的開出新店,比如,在原有的門店業態之外,超級物種福州機場店、廈門機場店、深圳機場店也相繼落地,繼續在不同場景下探索符合這一業態定位的新店。

目前,超級物種已經形成全球優質生鮮+全國特色食材+區域個性商品的超級物種商品供應鏈體系,超級物種的最新定位是圍繞新中產優質生鮮消費需求的場景佈局,它更像是一個關於優質食材的精品店——《靈獸》的感覺是,這一定位意味著這個一直在零售與餐飲間搖擺、業績上遇到瓶頸的新零售業態,終於找到了符合自身和市場需求的發展方向。剩下的就看能不能豐富場景、加強體驗感尤其是與優質食材相匹配的用餐體驗感,並堅定地堅持下去。

6

作為這一輪新零售浪潮的明星公司,永輝雲創的2019年可能過得算不上太順利,但卻保持了永輝一如既往的沉穩、堅韌。

梳理雲創旗下的三大業態,無論是瞄準消費升級浪潮的超級物種、零售小業態趨勢的永輝生活,還是需求已經充分驗證的到家,可以說永輝雲創賽道佈局足夠前瞻和正確。不過,哪怕是在行業內一向以創新著稱的永輝,完成這樣的業態躍遷、線上線下融合的轉型升級,都不會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不容否認的是,由張軒寧掌舵的雲創在資源儲備、經驗積累、體量規模上其實依舊擁有著相當的優勢。而此次接入騰訊智慧零售微信入口,則再一次證明了騰訊對雲創一如既往、乃至不斷加碼的支持。

當然,在《靈獸》看來,永輝雲創仍然需要在目前已經沉澱的基礎上,繼續在技術、數據、供應鏈上深入,並在業態盈利模型、規模、供應鏈上持續優化。

騰訊再“加碼”永輝雲創行至中場

張軒寧表示,目前,小程序、掃碼購、微信公眾號等騰訊觸點產品,已經全面銜接到永輝的業態,在永輝的全渠道、各業態實現快速落地應用。目前,永輝雲創圍繞線上線下融合,開發運用永輝生活APP、小程序等平臺,累計擁有將近2000萬數字化會員。

而永輝雲創的戰略目標,是除了繼續在2C端深耕,還將以新中產生鮮消費變遷為行業大背景,將業態迭代、供應鏈變革、組織架構變革、技術變革的能力進行整合,構建起一整套的數字化能力,成為一家2B的零售服務公司。

同時擁有2B和2C的雙向能力,並將兩者的阻隔打透磨穿,這也是包括阿里、騰訊在內的所有互聯網巨頭們的終極夢想,顯然,張軒寧也希望永輝雲創佔據其中一席。

行至中場的永輝雲創,除了在調整中前進,也別無選擇。所以,到達彼岸的那一天,還有多遠?(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