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一亿左右,净利润15%的公司,如果被收购大概是什么价?

杨咩咩她爸


净利润1500万,还要看多少应收账款,如果应收账款控制比较好,一般5-8倍的估值,估值7500-12000万,不然,可能估值在5倍都没人要,只能按净资产账面价值来估值了。

当然这个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了。


我是创投人


年销售收入一个亿,净利润率15%,也就是1500万净利润的公司,如果被上市公司收购,一般就是1.5亿元的样子,即十倍市盈率。这个10倍的水平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包括一个朋友的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也是如此。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上市公司估值有一条潜在的水准线,就是20倍市盈率。对大多数公司来说,低于20倍,我们认为有较好的投资价值,高于则可能存在高估的问题。所以,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收购一笔10倍市盈率的资产,就可以大大降低整体的市盈率水平,股东们想必会比较满意。

其实这个10倍标准已经不算低了。即使收购对象是类似格力电器这样水准的企业,5000万净资产,大概可以产生1个亿的营业收入,1700万的净利润。如果是10倍收购,也就是1.7亿元的价格,此时,所收购对象相当于是1元净资产按照3.4元价格成交,溢价的达到了240%,产生1.2亿元的商誉。

当然,公司收购价格不仅仅与市盈率有关,还与公司的其他方面的价值有关。比如,是不是有专利或特殊的产品?是不是与收购企业的经营形成互补?是不是可以消除关键领域的竞争?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收购的价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对收购价格有很大影响的因素,市场价值中枢。如果收购发生在熊市,整体市盈率都很低,收购价格自然上不去。如果收购发生在火热的牛市,收购价格必然水涨船高,甚至超出天际。这一点,典型地反映在壳资源的价格上,高低差距可以达到几倍。


沉默的投资者


产值一个亿净利润15%,相当于年盈利在1500万左右,公司收购一般考虑市盈率,非上市公司一般对应的市盈率是在6到10倍之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区间,上市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一般合理的估值是15到20倍之间比较合理。所以,就本案来讲这个企业如果被收购它的估值应该在1.5亿左右,被收购的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是否热门行业,周期性行业,还是未来前景比较好的行业,密切相关,估值相差两倍到三倍也十分合理。张正如之前大家所说是不是处在风口上?正如处在风口上的猪,也会飞起来一样,如果处在比较好的风口上的企业,被收购的时候,市盈率在15倍,甚至20倍,也有可能,所以说3亿也是可能实现的。当然影响因素也很多,企业是否具有自己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团队,人才组成,固定资产是否优质,是否有大量外债,也密切相关,对市盈率的影响3到5倍。



心与心雨


年产值1亿左右,净利润率15%的公司。如果被收购,价格大约会是多少?这个收购价就是要参考公司的市值。如果企业公开上市了,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上市,那么就需要对企业进行估值。

公司估值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参考公司的资产、负债、现金流、行业发展前景、公司业务增长速度、行业地位,等等多个因素。

在公开上市的企业中,公司市值和公司净利润之间有一个倍数关系,术语叫做市盈率。以贵州茅台为例。公司的最新市值约为1.4万亿元,其静态市盈率(最新市值/上一年度净利润)是40倍。


当然不同的行业市盈率会差别很大。如果这个行业整体上并不景气,这是处于夕阳行业。比如目前的光伏行业整体上就不景气,市盈率就会很低,很多上市企业的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而处在那些高科技的行业,市盈率都会拔的很高。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很看好,投资者都会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那么市盈率就会拔的好高。比如阿里和腾讯,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上。

下图是最新的A股市盈率情况。上证平均市盈率是13.75倍,深证平均市盈率23.74倍。由于深圳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有大量的科技股,市盈率要高于上证。

你提到的年产值1亿,净利润率15%,我一年的净利润大概就是1500万元左右。如果上市的话,这个企业应该能够进入中小板。中小板目前最新的平均市盈率是25倍。如果用这个平均市盈率为参考的话,公司的市值大概就在3.75亿元左右。

但考虑到公司的净利润率可以达到15%,市盈率可以稍微上调一些。目前,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净利润率是达不到15%的。尤其是实体行业净利润率几乎都在8%以下。就是我国最著名科技企业华为,2018年的净利润率也只有8%左右。

如果市盈率拔高到30倍,公司的估值就可以达到4.5亿元。如果拔高到创业板的平均水平(42倍),公司的估值就可以进一步上升到6.3亿元。

由于你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很多公司的信息你都没有告知,因此我们的分析也只能仅限于此。


财经知识局


收购价格与公司质地有关,与公司行业有关。

年产值一亿元净利润15%,这个公司盈利不错,净利润率已经达到15%,公司质地已经不错了。

1500万利润。按照目前主板IPO23倍利率计算,总市值大约是3.45亿元,但是这一数值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只能通过借壳重组或者被收购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当然也可以被非上市公司收购。

公司估值与所处行业有关,如果是处于新兴产业,估值可以大大提高,如果是处于周期行业,估值就会大大降低,一般制造业估值处于中间。

因此单纯以1亿元1500利润,要说明总市值是不可能的。需要楼主提供公司所处行业才能决定。如果属于生物医药、芯片半导体、云计算大数据等估值更高,一般制造业估值估值更低。

还要看公司成长性,如果属于新兴产业,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估值可以达到30倍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一般制造业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市盈率大概率只有20余倍。


杜坤维


如果年产值1个亿,净利率能达到15%,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或者是所处行业竞争环境比较好的企业。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制造业的净利率在10%以下,但同时1个亿的营业规模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要收购这个企业,我们需要从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增长前景以及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情况三个方面去看。

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及市场热度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的热度,这将会对企业的估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前些年的医药、军工和环保行业,比如今年的锂电池回收行业,那市盈率都是天上去的。比如今年的锂电池回收行业,就异常的火爆,参与进来的上市公司非常多,包括新能源汽车厂商、动力电池生产商以及电池相关的材料生产商,都纷纷插足这个行业,开始布局。

比如新三板的芳源环保今年做了一次定增,定增融资方案显示:本次计划募集22100万元,以每股12.0元的价格发行1700万股,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而芳源环保本次定向增发投前估值为213600万元,定增市盈率203.03倍,与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高406.81%。

要知道芳源环保2017年的净利润才1052万,这个估值是高的可怕。即使是后3年有很高的业绩承诺,这样的市盈率还是让人心有余悸啊。

再比如广东甘化收购一个军工企业,估值也是高的离谱。

2018年9月,广东甘化披露资产购买草案,公司计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升华电源100%股权,交易价6.6亿元。

而升华电源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1-4月实现净利润分别是2519.50万元、562.02万元和-4890.34万元。

收购前一年的净利润是负的,这个市盈率是无穷大,对于这样的企业,一般人可是不敢收购。因此广东甘化也只能采取现金收购,再让升华电源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这样的方式避过证监会的审核。而为什么要着急着进行并购,因为剥离了主业的广东甘化,这几年来一直没有利润来源,如果不是靠着变卖土地来过过日子,估计早就被ST了。

所以如果你碰上了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热度又很高,即使你公司的规模很小,甚至不用盈利,也可能取得非常高的估值。

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市场前景

看完了公司所处的行业以后,那我们就得回归到公司的产品了。行业好,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广阔,那自然未来的想象空间就大,那对应的估值肯定也会更高的。

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

当年沃尔沃可是亏损的,但是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制造设施以及在全球的经销渠道,才是吉利愿意出高价的关键原因所在。

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沃尔沃就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销量严重下滑。2008年,沃尔沃全年销量374297辆,较2007年下降18.3%,而2009年,沃尔沃销量跌至334808辆,较2008年又下降10.6%。

经过近3年的谈判,吉利如愿以偿,李书福以18亿美元蛇吞象收购沃尔沃。而沃尔沃也同样给了吉利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吉利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前11月同比涨幅超过30%的车企有5家,吉利遥遥领先。

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吉利成功做到逆市上扬。2018年1-11月共销售新车140.75万辆,同比增长29%,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89%。

而根据乘联会的排名,吉利不仅蝉联自主品牌销冠,而且也是排名前五的车企中唯一自主品牌。

说真的,沃尔沃在国内卖的确实不怎么样,非常小众的一个品牌,但是吉利确愿意花大价钱将沃尔沃拥入怀中,那肯定是看中了公司的技术和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所以如果你有核心技术,但是没有资金做大做强,那也一定会有相比普通标的更高的溢价。

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情况

这一点主要是看股东根据公司的情况,对未来3年净利润的预计情况来看。

比如大股东对行业前景非常有信心,虽然今年的净利润只有1000万,但是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净利润可以达到5000万,那即使是按照10倍的市盈率,那你的估值也可以达到5亿,而不是1亿。这就是差距。

但同时,收购方也会和大股东进行对赌,这个业绩不是打打嘴炮就过去的了,而是要进行对赌的。如果不能如期实现,要以股份或者现金的形式对收购方进行补偿。

这个就是所谓的业绩承诺,否则无法保障收购方的利益。这种业绩无法实现的情况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比比皆是,各种变脸和精准完成也是耐人寻味啊。

所以如果你所处的行业很好,那你未来的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的概率就会比较高,这时候你公司的估值也会水涨船高的。

总的来看,这个收购的价值,还得看你所处的行业、公司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3年的净利润水平而定。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制造业的市盈率普遍在8-10倍,假如你1500万的净利润,那估值就在1.2-1.5亿区间;如果你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市盈率可能在12-15倍左右,那估值就在1.8亿-2.25亿。如果你各方面都处于风口,净利润又很高,那市盈率可能是20倍或以上,那估值就是3亿以上。

以上就是个人基于经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亚特斯


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吧。

首先营业收入1亿元,净利润15%的公司应该说还是比较赚钱的企业了,毕竟15%的净利润在上市公司中也是比较少见的了。

那么一般收购大概是一个什么价格呢?有以下三种方法确定收购价格。

第一种:按照市值收购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是需要公司已经上市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市值,计算方式总市值=股价*总股本。已经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很容易查询,只要打开任意一款券商软件就可以查到了,今日头条上也可以直接查到。

第二种:按照同行业等规模上市企业市值收购

如果企业还没有上市,那么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收购。具体的方法就是寻找同行业中,其营业收入、净利润都接近的企业,按照已上市的企业市值给予收购。这种方式一定要是需按照同个行业才行,不是同行业的企业估值没有对比性。

第三种:按照未来赚钱能力收购

第三种方法可能会比较多人用一点,很多上市公司在收购子公司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方法。就是根据企业未来赚的钱进行估值,就是我们常说的现金流估算法。

我简单举个例子,假设计算周期是10年,每年净利润1500万元,贴现率是10%,那么当前的收购价值应该这么计算:

按照这个例子计算的话,收购价值就是1亿元左右,相当于7倍估值。不过以上只是假设,毕竟企业的赚钱能力未来可能会增强或降低,贴现率也要具体分析。

<strong>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麻烦点个赞或转发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不超过2.59亿元

这篇文章的估值方法是完全按照上市公司并购的操作来做的,含金量非常高,这个估值方法和结果价值起码10万以上,懂行的券商投行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含金量的。下面进入正题

1、首先明确估值方法

收益法是目前上市公司并购最常用的估值方法,其次是资产基础法,最后是市场法(可比市盈率法证监会是不认的)

收益法估值: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

资产基础法估值: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和负责价值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市场法估值: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

2017年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评估法结论分布

收益法:66%

资产基础法:28%;

市场法:6%

2、确定交易估值

小于15倍市盈率,在实际操作中,通常设计交易估值与对赌期第一年预测利润的比值不超过15;当然如果构成借壳上市的可放宽到20倍。

公司的净利润为1500万,预测下一年净利润增速为15%(更高的增速必须给出增速的合理性,否则证监会很难通过,一旦被否错过的就是机会,浪费的是时间成本),那么公司估值的上限即为:

估值上限=1500万元*(1+15%)*15

=2.59亿元

所以,你公司如果被上市公司并购,那么估值上限为2.59亿元。

另一方面,你的净利润如果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来审计1500万的利润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你的社保是否依法全额缴纳,你的折旧摊销是否按照会计法则执行了等等,最终能够被上市公司认可的净利润肯定会打折扣的,所以2.59亿的估值就是你的上限了。

专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和激励,业余爱好搏击

咨询合作请私信


壹号股权


年产值一个亿,净利润15%,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了,毕竟国内企业税负成本还是挺高的。。。

回到收购这件事情来说,对收购标的的估值,除了考虑当前的公司资产情况和经营情况以外,主要还是要考虑所在行业以及公司业绩的成长性。

举例而言,如果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有着比较优越的市场地位,未来三到五年的业绩成长预期也比较乐观,那么往往在资本市场上会获得青睐,在被收购时获得对应静态市盈率15-20倍/动态市盈率10倍左右的估值并不罕见(现金或换股方式均有,现金比例高则一般估值水平会相应降低)

但是如果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过往业绩增长水平较为平庸,主要产品也缺乏亮点,虽然说销售利润率数字还挺好看,但净资产收益率不会太高,资本市场可能就不会太追捧这类标的,因为没有好的故事讲。那么收购这类标的时,1到2倍的市净率也是可能谈到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上面所说的客观的分析以外,收购标的估值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流动性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这是个较为复杂的模型,这里也只能定性地简单描述一下啦。

希望对您的问题有帮助!


OrientalLeon


本人学习了财务,估值,证券相关课程,在资本市场征战数年,说说我的看法:

你问的既然是值什么价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公司企业估值的问题。这个要分情况看。(我的估值相对保守一些。)

年产值1亿,利润率15%左右,也就是盈利1500万左右。

1.快速增长的公司。预测公司增长情况,如果是公司是处于朝阳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近几年增长率在30%以上,那么这样的公司可以给予一定的溢价估值,动态pe可以给二十到三十倍,甚至更高。也就是20--30的市盈率。这个公司也就是3--5亿甚至更高市值。比如五年前的移动互联网龙头公司。

2..增长率一般的公司。行业以及公司增长率在10%以上。行业相对稳定,公司是龙头地位公司。 盈利真实。他的公司可以给予15到25倍左右的市盈率。也就是1.7--4亿。

3.稳定盈利但几乎没增长或者微增长的公司。公司处于稳定行业,行业或者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增长,或者只能有很小的增长能够抵御通货膨胀。这样的公司可以给10到15倍pe,也就是盈利的10-15倍。公司值约1--2亿。

4.一般衰退型公司。公司已经处于夕阳行业,行业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处于相对缓慢的衰退期。这样的行业的公司基本上不能给予太高的估值一般给予6--9倍市盈率,也就是约0.9--1.5亿。

5.快速衰退型公司。这样的公司以及行业处于快速衰退期公司。公司或者行业虽然有盈利,但是市场空间已经非常小,处于快速衰退的过程中,这样的公司给予3到4倍的市盈率。就是0.45--0.6亿的价格。

这个估值之所以是一个区间,是因为要根据具体公司或者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一个情况是,不仅要看公司的盈利情况,以及行业的空间增长速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看公司的负债情况,公司的盈利的真实情况。

看公司的盈利是只是在账面上的盈利,还是真真实实收到现金。如果是杠杆较高,有息负债较高的公司,估值相对可以低一点,有息负债相对较低的公司估值可以高一点。收到利润收到利润真实,现金较多的公司,可以估值相对高一些,利润只是账面利润,现金不多的公司估值相对低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