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羅永浩們”一條生路

【僑報11月4日“四合院”時評】11月3日,中國民營企業家羅永浩被司法機關限制高消費的消息在中國刷屏,瞬間“老賴”羅永浩的名號鋪天蓋地而來。不過,中國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曹德旺則“隔空聲援”羅永浩——呼籲輿論不要用“老賴”這個詞,認為這個詞用在“羅永浩們”身上不公平。

放“罗永浩们”一条生路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介紹錘子科技產品。(中新社資料圖)

近年,“老賴”的名號的確被濫用了。很多人認為,只要不執行司法機關判決就是“老賴”。其實,這是理解上的偏差。那些有財產拒不執行且刻意逃避執行的人,才是貨真價實的“老賴”。從羅永浩的舉動來看,他並沒有四處躲債,更非有錢不還。在被扣上“老賴”帽子後,羅永浩已向外界自述了欠債的前因後果,以證清白。

根據中國法律,羅永浩完全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對企業家而言,申請破產可以暫時躲過債權人的追債,可以讓他們獲得喘息的機會。這不但讓企業家免受極端追債的壓力,人身安全得到保證,還可以讓他們調整戰略,甚至東山再起。不過,羅永浩故意“繞道而行”,因為那樣會讓債權人徹底失望。他想通過自己努力盡快填上債務“窟窿”。事實上,在過去10個月的時間裡,羅永浩已還掉3億人民幣的債務。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史玉柱。當時他也曾欠下2.5億鉅債,他也同樣沒有走破產保護之路,而是硬將這些債務承擔下來,最後通過調整經營戰略,3年將債務清零。

退一步說,即便羅永浩無法通過企業運轉還債,他還有“賣藝”這條路。在這個流量瞬間變現的年代,以羅永浩的人氣和關注度,一旦走自媒體之路,其吸金能力估計不輸不少高鼻樑、錐子臉的網紅。

商場如戰場,“羅永浩們”面臨著的就是這樣一個環境。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窄的大背景下,很多民營企業都存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如果被訴諸法院又無資產執行,他們很容易被貼上“老賴”標籤。顯然,一刀切的做法,誤傷了不少企業家,也遏制了民營經濟活力。要知道,中國民企繳納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GDP,提供了70%左右出口,貢獻了80%左右就業崗位。

要保護中國民營經濟,債權人、中國司法機關都應理性、慎重、公正看待民企經營者,中國輿論也要給真心創業的企業家們一定寬鬆環境。貨真價實的老賴當然要嚴懲,對“羅永浩們”則要放一條生路。(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