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刷朋友圈,發現很多人都設置三天可見,這些人是什麼心態呢?

蒼蒼愛寫作


很多人都說可以通過朋友圈就知道這個人,這些都是啥扯談的,有些人發美食撒狗糧,就說這個人愛作,有些人嗮一下金銀首飾,就說這個人貪慕虛榮等等。

不知道這些人怎麼了,是吃飽沒事做還是幹嘛,發朋友圈,純屬是表達當時的心情,為了留念和回憶。

如果不愛看就直接設置不看就可以了,哪有那麼多什麼心不心態的。


不為打翻的醬油而哭泣


朋友圈三天可見,我覺得這沒啥啊!三天可見好像是微信默認設置這樣的,要一定要說什麼心理,只能說他們的懶得改,我的微信以前升級後就是自動默認設置三天可見,後來看了好多人說設置三天可見的人都怎麼怎麼的。後來改成所有人可見,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有些人啊!總喜歡自己加戲,拼自己意斷看了朋友發的圖片文字什麼的就覺得這倆有事啥的。

就說前幾天加一個女孩,她看了我朋友圈,剛好我朋友圈第一條動態是和我表姐親姨的照片,愣是說我表姐是我老婆,給她解釋了也不聽,後來我把她刪了,這種人太會自己加戲了,讓人很無語。

我覺得吧!可能有的人不想讓別人知道或者誤會自己,還要解釋一通太麻煩,還不如直接三天可見比較省事。




90chen宗定星滿天


這中國語言比較神奇,比喩題主所言:設置三天可見。我想弱弱的問一句:是三天後可見還是三天內可見?

倘若三天內可見,也就是個期限設定。那意思很明顯,就三天,時間長了,就是明日黃花蝶也愁了,新鮮勁一過,也就索然無趣。這是督促朋友重視自己的辛勤勞動。這辛辛苦苦弄了個視頻或者是一段有趣的文字,在朋友圈子裡顯擺顯擺,挺好!

我就對發朋友圈不設限,愛怎麼看就怎麼看,無論走著,躺著,跑著,跳著,哭著,笑著,甚至於蹲廁所裡,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幹嘛設置這些東西呢?朋友圈裡的朋友能拿出寶貴的時間,在朋友圈瀏覽一下,我感覺是無比榮幸之至的事情,這一設限,便顯得薄涼了許多。

倘若三天後可見,這是無限廣袤時效原野,往後餘生怎麼看都可以。當然,這是瞎搿。至於設限三天可見的屬於何種心理狀態,這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這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穿農戴帽,各有所好。實在忖度不出是個什麼道道,也恕我拙笨,也可能我不是學心理學的,無法正解。

再說了,眼巴前這些日子全耗在今日頭條啦,根本就沒有餘暇光顧微信,球球,凡是擠出來的時間,全在頭條上悅讀了。我不得不說今日頭條上的名家大咖們的作品真好!耐讀!給我啟迪的同時,也賜予我活人的本事。睿智了腦瓜子,開竅了心智,獲益良多。

其實,微信朋友圈就是個互相逗樂的圈子,有那份閒工夫還不如上頭條,在頭條裡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值得人們深刨細挖。

這不算跑偏吧?


一滴水978


[cp]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方式:換頭像,刪朋友圈(或三天可見),換封改簽名。

是的,成年人用這種微不足道的方式發洩著自己的情緒。很多話是不能夠說出來的,畢竟你是個成年人啊。

有人說,換頭像換聊天背景換朋友圈封面換籤名,把這些全都換成新的感覺,心情也可以變新。

有人說,朋友圈三天可見,可以消失一個月不愛笑,不愛講話,可以一個人發呆,一個人去散步、跑步,一個人在家裡躺著一天,聽一天的歌。

還有人建議,你特別煩的時候,先保持冷靜,或者看一部開心的電影,或者喝一大杯水;

不要試圖跟朋友聊天,朋友是跟你分享快樂的人,而不是分享你痛苦的人,不要做一個嘮嘮叨叨的抱怨者,從現在起,要學會自己去化解,去承受。

我想,大多數的人大概是想去找人傾訴又發現大家活的都很艱難,於是一個人在夜裡默默地失眠到天亮。於是,聽歌,吃東西,換頭像之類的方式就成了大多數發洩情緒的方式,而哭呢,哭也是一個人偷偷地哭。

成年人只能在朋友圈發那條“我太難了”的視頻,玩笑一般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Gong小姐工作室


1.生活狀態有變化。

朋友圈是展示個人生活狀態的窗口。也許他最近更換了工作,有重要的事情籌辦,不希望新環境的同時領導看到曾經的工作狀態。

2.情感狀態有變化。

同上。

3.個人成長。

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會在個人認知、思想見解等方面獲得躍層的突破。例如,不再會發自拍求贊,但不捨得刪掉曾經的自拍;不再發微商圖片,但是刪掉的工作量比較大。

4.加的不認識的人太多

因為不熟悉的人太多,分組比較麻煩,乾脆朋友圈三天可見。


夏澄心


設置三天可見動態,不需要查看太多,每天髮圈可見就行,至於什麼心態?理由只有一個,搬運視頻圖片作為貨源,騙起用戶下單收款後直接拉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