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需不需要改革?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解答民企改革“三問”

中國網財經11月4日訊(記者 李春暉)一說到“改革”,人們通常覺得這是國有企業的課題而不是民營企業的。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認為上述觀點是“一種誤區”。

在3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中,李兆前圍繞“民營企業到底需不需要改革”、“民營企業改什麼”、“怎樣推進民營企業改革”三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民企需不需要改革?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解答民企改革“三问”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

民營企業改革同樣重要

全國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繫推動經濟人士的橋樑紐帶,長期以來致力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對於“民營企業到底需不需要改革”,李兆前表示,在中國經濟進入發展新常態,在新一代民營企業家進入代際更替的時刻,民營企業改革同樣重要。

“現在有一種誤區,就是一說到改革,似乎就是國有企業的課題,民營企業更多需要考慮如何邁向高質量發展。”李兆前稱,“但實際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說,對企業來說,改革是發展基礎。如果企業面臨外部環境不及時做出改變,就很有可能會成為歷史。“對國企是這樣,對民企也是這樣。”

“制度永遠比能人更重要”

那麼民企改革要改什麼?李兆前認為一是改革企業治理方式。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提升企業治理能力,不僅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應有之義,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路。

“制度永遠比能人更重要。”李兆前稱,“但現在有的民營企業還在沿襲傳統的家長式決策方式、家族式管理模式。”他表示,要實現由大到強的突破,民營企業必須突破治理方式的迭代更新,持續推動產權股權多元化、組織管理扁平化、營銷渠道網絡化,不斷提高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

核心技術是化緣化不來、花錢買不來的。李兆前圍繞“改什麼”提出的第二點,就是要改革企業的創新模式。李兆前表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現在在新一代信息通信、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具備優勢,我國民營企業有些已經處於世界前列。但是也要看到,企業發展總體上還處在跟跑階段,大多數企業處於產業鏈末端,許多企業還存在集成創新多、原始創新少,商業模式創新多、技術創新少,點上突破多、面上提升少,大而不強的問題還非常突出。

“我們要加快核心技術領域攻關力度,積極引領技術變革,善於用新技術賦能提升傳統產業,努力打造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上的優秀企業。”李兆前稱。

早改革主動,晚改革被動

怎樣推進民營企業改革?李兆前認為,首先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有主動推動改革的意識”。他表示,改革是一場由內到外的劇變,需要各方給予支持,但是更需要是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自我加壓、主動改革。

“早改革主動,晚改革肯定被動。”李兆前稱,“如果不想被市場的變遷淘汰,淪為時代的落伍者,就要把準企業方向、堅持改革創新,在市場的不確定性中找到企業發展的確定性方向。”

李兆前提到了著名的“諾基亞之問”。在諾基亞手機沒落之時,諾基亞CEO曾經說過一句至今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循規蹈矩就是不思進取,什麼都沒做本身就做錯了。”李兆前稱,“形勢一片大好的諾基亞突然輸了,我們感嘆日子不好過的民營企業是不是更應該改革?”

民營企業“要有向國有企業學習的自覺”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李兆前認為民營企業“要有向國有企業學習的自覺”。

“不能一說民營企業就認為民營企業產權清晰、機制靈活、決策迅速、反映靈敏,也不能只要一說國有企業就是體制僵化、效率低下、動力不足等等。”李兆前稱,“國有企業的優點是所有民營企業不能企及的。”

他表示,民營企業必須認真學習國有企業在內部流程、質量管理、社會責任和企業黨建等各方面的成功經驗,做到學以致用,努力補齊經營管理方面的短板,鑄造助力企業發展。

混改是雙向的

李兆前認為,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加強合作是大勢所趨。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勢發展,是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他提出“混改也是雙向的”,民營企業既要參與混改,也要持開放態度,邀請國有企業以股權合作、項目合作等方式參與自身企業的改革,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發展格局,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同時,他也強調混改不是“為了混而混”,也不可能“一混了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不同所有制經濟合作,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總體上我認為他們存在著許多利益的契合點、巨量的合作機會,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未來前景大有希望。”李兆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