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之後,最開心的莫過於父母,養育孩子前三年是很關鍵的時期,作為0-3歲的父母,在這個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如果能夠作對做好,用正確的早教方法來育兒,今後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在家長的引領下孩子能夠保持對世界充分的探索欲和求知慾,孩子的專注力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打下基礎,學習能力,抗挫能力,自信健康的心理都是這個時候開始發展的。

很多家長認為三歲之前的孩子連記憶也沒有,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別人的話,就算是教給他們一些東西孩子也早晚會忘記,有必要這麼較真嗎?

這個時候讓孩子背唐詩,從1數到100,認識幾百個漢字都不行,早教要教什麼?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外的學習當然不是這個階段的早教主要內容。

早教除了教知識之外,其實還包含了幼兒心理開發,性格培養等等,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背唐詩,認漢字,學外語。

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天才是很少見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的平凡人,需要按照一般兒童的發展規律來進行教育,而且大部分神童都是注重一方面的知識灌輸,這樣其實違背了孩子的天性,他們同樣也失去了其他方面發展的機會。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遍,現在的孩子智商都不低,但是高學歷犯罪的案例卻逐漸增加,說明孩子除了注意培養知識之外,還需要對情商進行提高。唯有雙商都高才能讓孩子享受到健康快樂的人生。

所以在三歲之前家長的培育重點則是要讓孩子人格健全,智商和情商都提高。首先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每一個普通的家庭都能達標,對整個社會來說那就是全民素質的提升。

把孩子培養成具有堅強意志,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信,大方善良,內心快樂,充滿活力和對世界的探索欲,只有打下這樣的基礎,進入小學和中學之後對知識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那麼父母在當下經常出現的早教誤區有什麼呢

1. 不知道孩子在0-6歲存在敏感期

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生長規律,會把孩子在幼年時期各種敏感期當成身體不舒服或者是不乖,然後採用各種方式壓抑孩子的行為,實際是在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孩子也很痛苦。

孩子在0-6歲階段是身體飛速生長的時期,所以不同時段會有各種敏感期,這是孩子在生長過程當中受內在驅動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進行某一動作或者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這是因為孩子這個階段有積極強烈的探索欲和學習能力導致的。

這個階段有依戀形成的敏感期,有口腔敏感期,手腳動作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細微事物敏感期,肌膚觸摸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數學敏感期,繪畫敏感期等等。

比如出生不久的寶寶持續到一歲就是口腔敏感期,無論成年人怎麼阻止,孩子都會把東西往嘴裡放,大人不要認為不乾淨,就去經常阻止孩子,否則會對孩子內心造成不良影響。

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大人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孩子入口的東西是乾淨的就夠了。如果能夠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去感覺就更好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用口腔去探索世界的。等到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之後,就再也不會用下意識的啃手或者是啃東西了。

有些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仍然改不了吸吮手指或者是好吃零食,吞口水,罵髒話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口腔敏感期有關。

緊接著口腔敏感期之後的是手腳敏感期,在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扔東西,用手指到處戳,甚至喜歡打人,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打人就是在進行手臂肌肉的練習,有的時候敏感期並非相繼進行,而是多種重疊在一起。

兩歲左右的孩子進入了物權意識敏感期,孩子經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麼東西都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甚至就連父母都不能拿走孩子手裡的東西。

有些家長如果不清楚,就會認為孩子很自私,強迫他們交出手裡的東西。這會對孩子內心造成不良的影響。這並不是一種不良習慣,不需要糾正。

這其實是對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孩子才能及時認知他與物品之間的關係。

家長應該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行為,而不是亂給孩子貼標籤。

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讓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意識的敏感期正確做法就是,在孩子表現佔有慾特別強的時候,不要和孩子較真,順著他就好了,這個時間其實不強行讓孩子糾正,四五個月差不多就過去了,強行糾正反而會延長。然後父母再找合適的機會引導孩子多分享就可以了。大多數孩子在三四歲左右就能進入分享階段。

總而言之就是處在強烈物權期的孩子,家長不要強行讓孩子分享,搶孩子手中的東西,逗孩子讓他哇哇大哭,和孩子說“你太小氣了”,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很大的。

當孩子想要分享給家長東西吃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吃,不要拒絕,不然孩子就會將分享和失望聯繫到一起,從而無法享受分享帶來的快樂。

當孩子進入秩序完美期的時候,他們會對各種規律要求非常嚴格,一定要牽著父母等紅綠燈,或者是要求一塊蘋果要切的整齊。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有強迫症,那是孩子完美的敏感期在起作用。家長如果總是強行破壞孩子對完美的要求,就會導致孩子內心受到創傷。

5-6歲階段是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在幼年階段孩子的敏感期常常是一個接一個,如果家長提前做好功課,就能讓孩子順利度過這些敏感期,持續保持健康的心態。

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2. 早教不僅是單純的知識灌輸

一提起早教很多家長想到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些什麼知識或者是技能,還有智力開發等等這些和提高智力有關的事情。

但其實早教蘊含的內容遠比這些範圍要廣得多,過度灌輸知識,讓孩子認字,學外語,學數學,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

三歲之前的學習重點並不是要學會多少知識,而是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發展,身心成長才是早教的重點內容。

強健的身體和健康的心靈是未來學習豐富知識的基礎,也是一輩子幸福的源泉。

這個時期如果溺愛孩子,永遠圍著孩子轉,為孩子包辦一切事物,不讓他們接觸任何陌生或者是家長覺得危險的事物,不尊重孩子,或者是漠視孩子的需求,只是滿足孩子物質需求,不顧及內心感受,只會培養出一個內心不健康,不獨立,沒有好奇心的孩子。

對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教導不如親身示範來的有效,因為這個時候和孩子溝通是有障礙的,優秀的孩子未必早年都是教出來的,而是有優秀的父母和良好的家庭氛圍。

0-3歲提高智力不是重點,早教誤區你踩雷了嗎

當孩子稍微懂事一點之後,家長也不要總是強行讓孩子去做什麼,而是引導為主,因為說教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和壓力,有的時候家長越說左孩子就越做右,尤其是一邊說教一邊指責,那更起不到任何教育的作用。

如果孩子手指靈活的話,18個月左右就能自己穿鞋了,如果孩子傳錯了左右,家長只是對他們說錯了,孩子是不能理解的,因為他們分不清楚左右。

這個時候只需要平靜的對孩子說將兩隻鞋交換一下就夠了,經常對孩子說錯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這個時候只需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而不是說教。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很簡單,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正確的指令。太複雜了孩子是接受不了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多給孩子做演示,就夠了,更不要在孩子發生一點錯誤的時候就喋喋不休的提示。

孩子的很多學習能力其實都是在家長不斷灌輸知識的過程中失去的。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除了必要的監督和保護之外,更多的是靜靜等待孩子的成長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