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去年振奮人心的消息到現在還清晰記得,由我國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阿爾茨海默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完成在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而且試驗效果很理想,對於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效果明顯。算一算時間,一年的時間也應該走完新藥上市的審批手續了。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耿美玉教授團隊

果然,就在昨天這個期盼已久的消息終於來了。如果你還沒有了解到新藥的具體信息,可以在今日頭條app的搜索窗口直接輸入阿爾茨海默新藥,就會看到各大媒體在昨夜今晨都在集中報道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今日頭條搜索結果

2019年1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批准了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納膠囊(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新藥已經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大陸的上市為全球首次上市。我國的廣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會先於全世界人民使用這一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

耿美玉教授在研究中發現腸道菌群紊亂可誘發腦內神經炎症,導致認知障礙。所以AD新藥GV-971正是通過了目前國際腦科學研究的新方向:腦-腸軸,來研究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發揮GV-971的治療作用。腸道菌群和氨基酸衍生的代謝物對於特定類型的免疫細胞的浸潤是重要的,能夠在阿爾茨海默病進展期間驅動神經炎症。GV-971治療性地利用氨基酸的異常產生,免疫細胞向大腦的浸潤,以及通過重塑腸道微生物群來進行神經炎症的治療。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GV971調節腦-腸軸

耿美玉教授也是憑藉甘露特納GV-971的發明獲得了科技盛典中的“2018年度科技創新人物獎”。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2018年科技盛典

人口老齡化是我們社會的整體問題,老齡化的趨勢是難以避免的,而阿爾茨海默病是老齡化後影響老人生活質量最嚴重的問題,目前我們整個社會,包括,但不限於我們國家,都存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誤區,甚至很多非專科的醫生和護士也覺得這種病是自然衰老過程,治不治都是一回事,這是非常嚴重的認識誤區,阿爾茨海默病是可以治療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會極大的改善疾病的進程,極大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極大的減少社會負擔。

2019年的世界阿爾茨海默大會報告的主題——對痴呆症的態度。其中有一段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首席執行官Paola Barbarino的發言:“恥辱是限制世界各地人們極大地改善痴呆症患者生活的最大障礙” ,“因此,羞辱的後果非常嚴重。在個人層面,恥辱感會破壞人生目標,減少參與有意義的人生活動,並降低幸福感和生活質量。在社會一級,結構上的汙名和歧視會影響分配給護理和支持的資金水平。”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這句話指的不單單是患病的老人,更包括了一部分老人的家人,我們對於阿爾茨海默病,對於老年痴呆症的態度,真的有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因為這樣的態度已經極大的影響了老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本應得到的關注與治療。

可以說我們的社會對於老年期認知障礙的患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是缺少應對機構的,專業的阿爾茨海默病或者說老年痴呆的康復機構非常的少,大部分老人都被關在家裡,甚至還出現過“80多歲的老小孩”從15層的陽臺爬下的危險行為。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目前只有專業的精神專科醫院與少部分大城市存在專業的老年期認知障礙的對應康復機構,對於我國上千萬的痴呆症患者是遠遠不夠的,在這一點是需要社會共同建設的,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服務人員,更多的專業康復機構,再加上我們的甘露特納膠囊這樣的AD新藥,我們一定可以戰勝這個世界性難題。

今天我們在幫助我們的父輩或者祖輩,幫助所有老年人群,明天我們也可以享受更好的康復和治療條件,畢竟,衰老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而任何人也不確定自己老去的時候是否還能保持清醒。所以,關心他們,就等於關心我們自己;治療他們,也就等於治療我們自己。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填補國際空白,希望與機遇共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