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生存威脅非危言聳聽,LG Display三季報鉅虧只是危局的開始

面臨生存威脅非危言聳聽,LG Display三季報鉅虧只是危局的開始

這場全球液晶顯示面板的市場淘汰賽,面對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一大批中國企業的咄咄緊逼、持續強攻,LG Display會成為那個最先出局的企業嗎,又會是下一個JDI嗎?

華辛||撰稿

最近,全球知名的顯示企業、韓國LG Display公司CEO,突然向所有員工發出一封警告信:公司正面臨著生存的威脅。

此前,LGD公司剛剛宣佈,裁減20位高管,用於收縮經營管理費用、控制成本,同時還進行一系列組織架構的調整,一切目標直指控制費用,壓到最低,渡過難關;隨後,LGD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創造“史無前例”虧損額:單季虧損超4370億韓元(約26億RMB)、前三季營業虧損9575億韓元(約57.8億RMB),淨虧損額超1萬億韓元(約60億RMB)。

這是LGD公司近8年來,第一次在當年的第三季遭遇如此鉅額的虧損。眾所周知,對於全球彩電產業來說,三季度向來是面板產業的傳統旺季,因為下游整機企業迎來一輪市場銷售的旺季,必須會帶動上游面板的出貨量。但是,面對京東方、華星光電、彩虹光電、中電熊貓等中國企業在液晶面板上的降價搶市衝刺,以及OLED電視市場遲遲未能放量上漲,LGD應對外部市場多變競爭的能力,就顯得如此脆弱。

更讓眾多LGD的投資者和合作夥伴不安的是,即便是公司內部主動進行了高管的裁減,向外界釋放出積極求變、控制費用的信號;卻一直未能找到一條扭虧增盈的新道路,在未來2年在液晶面板持續低迷、OLED面板遭遇市場艱難的背景下,LGD的持續業績虧損已經無法避免。

在家電圈看來,LGD的當務之急,已經不再是節流而是開源,不是加碼大尺寸OLED面板出貨而是佈局多尺寸段的OLED面板市場,不是與三星打口水戰搞惡性競爭搶奪市場關注度而是要面向用戶需求積極創新求變。可以說,留給LGD團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最長2年,最短1年,邁不過去這道坎就是率先退出主流市場競爭


面臨生存威脅非危言聳聽,LG Display三季報鉅虧只是危局的開始


由此,公司正面臨生存威脅,這並非LGD公司高層面向所有員工發出的警告信,通過“危言聳聽”的方式激發員工的鬥志,而是公司當前在全球顯示面板產業快速迭代下所面臨的生存情況真實釋放。家電圈認為,對於LGD來說,如今的主營業務正陷入“青黃不接”的泥潭中:LCD面板業務在中國同行的衝擊打壓下,持續虧損;OLED面板在一枝獨秀下遲遲未能放量,大投入小產出、繼續虧損是常態。

近年來,雖然LGD始終以全球唯一大尺寸OLED面板供應商的身份,為外界也熟知,包括索尼、創維等中外彩電企業的OLED電視,均採用LGD的OLED面板。但是,目前LGD在這一新興顯示面板上的產能遲遲不能放量上漲,還要面臨尺寸液晶面板持續降價、激光顯示技術搶位等一系列意外因素;同時還要面臨OLED面板擴產的大手筆投入以及產能良率爬坡期的海量資金投入,遲遲未能找到盈虧平衡點,引發的經營性虧損。

目前對於LGD來說,其年營收八成以上的來源仍然是LCD面板,這也最近幾年來中國企業投資和擴張的重點領域。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在上述中國顯示企業強勢推動下,特別是產能飽和下的爭奪式釋放,LCD面板在市場上出現一輪持續下跌,帶來的結果則是衝擊LGD原來的LCD面板業務的出貨量和盈利能力。

相對於中國顯示同行們,LGD雖然還擁有明顯的技術優勢,但是在一線市場的競爭過程中,如果只是死守技術優勢一條,而無法以更加靈活多變的姿態,參與全球市場複雜而多變的商業競爭。特別是對於其押寶多年、投入巨大的OLED面板來說,在LCD面板持續放量下跌背景下,如今遭遇來自三星的QD-OLED,以及華星光電為首的印刷式OLED等新興技術路線的分化,還要面臨來自Micro LED、激光顯示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挑戰。

一個全新的十字路口,如今正擺在LGD的面前。因為,接下來的全球彩電產業正處在一輪多變的通道之中,絕對不是簡單的LCD、OLED、QD-OLED、激光顯示等“誰取代誰”生死關係,而是誰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贏得用戶信任,誰就能佔據一輪顯示技術變革的主導權。

接下來的2、3年,對於LGD公司來說,無疑將陷入一輪產業變道、企業換擋、市場變局的競爭泥潭之中,這不只是會進一步加劇公司經營業績的虧損額,同時還將會令整個團隊士氣備受打擊。所以,在今年三季報公示之後,就有不少的業內人士發出了“LGD會是下一個JDI”的猜想,現在來看概率不小!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