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奸臣高俅和蔡京最後真實的下場如何?對這兩人你如何評價?

_記憶中窺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商品經濟在這一朝代得到了充分發展,非常活躍。作為持續了近三百年之久的政權,宋朝的歷史對大家來說,肯定都不會特別陌生。“杯酒釋兵權”,“靖康之亂”等故事,都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而精忠報國的岳飛、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以及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人物,更是家喻戶曉。

可是“天水一朝”並不全是盡如人意的,它不僅被“弱宋”二字給蓋棺定了論,更是誕生了一眾禍國殃民的“人才”。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鼎鼎有名”的兩人,北宋奸臣“蔡京”和“高俅”,那麼,蔡京、高俅又到底做了些什麼?在歷史上,他們最後的下場又是怎樣的呢?

先說蔡京吧,蔡京這人其實是有真才實幹的。最初是科舉進士出身,屢任地方官和京官,後深得徽宗趙佶賞識,官至宰相。當政期間,曾大力推廣社會救濟制度,而其推行力度之大,堪為古代歷史之罕見。又著力興辦教育,對宋朝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可惜的是,隨著地位的提高,蔡京也更加貪婪。多領、騙領俸祿;又結黨營私,用人唯親;而他大力支持宋徽宗大興“花石綱”,更是讓百姓苦不堪言。他最後的結局也是十分悽慘:因受多人彈劾,被徽宗罷官,在欽宗上位後又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

宋人王明清的《揮麈後錄》中記載道:“初,元長(蔡京字)之竄(發配)也,道中飲食之物,皆不肯售,至於辱罵,無所不至,乃嘆曰:“京失人心,一至於此。”意思說的是,在蔡京被流放的途中,被萬眾鄙視,甚至淪落到連食物也買不到的地步,以至於讓他活活的被餓死了。而死後,他不僅被朝廷抄家,更是連子孫也接連被流放。

相較於蔡京,高俅的結局則要好得多。正如《水滸傳》裡說的那樣,高俅最初是因為善於蹴鞠,被還是端王的趙佶所賞識。而在趙佶即位後,高俅也更加被其喜愛,擢為殿前都指揮使,後官至太尉。並且高俅也無太多實質劣跡,只是在任職期間,為己營私;後又為奉迎徽宗,忽視訓練,導致軍隊“紀律廢弛”、“軍政不修”,成為“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無用擺設,降低了軍隊戰鬥力。

而關於高俅的結局究竟怎樣?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蕩寇志》中,高俅被髮配滄州,正巧被朱仝、雷橫遇上,然後被斬頭而死。” 可《蕩寇志》為後人虛構的小說,此高俅結局僅為演義版本,可信程度不高。另一種說法則是,根據《宋史》記載:“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宋史》作為官方記載,可信度還是很高的。高俅最終是病死於開封,壽終正寢,這也算是個善終。

蔡京、高俅二人最後都死在靖康元年(1126),雖說高俅最後不如蔡京那般悽慘,可卻也落得個滿目淒涼的境地。而同為一丘之貉的他們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鄧海春


人們一想起宋朝的奸臣,除了南宋的秦檜‘賈似道,就數北宋徽宗時期的六大奸臣,也就是六賊了。

很多人以為那個高俅把很多好漢逼上梁山,應該是頭等奸臣了吧?但是您又被演義給忽悠了,提起六賊,實際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邦彥,高俅根本就排不上號,而且據說這個高俅也沒六賊那麼壞。

高俅本來是蘇軾的秘書(小史),蘇東坡不僅會寫詩詞文章,還當過宋朝禮部尚書。作為蘇軾的秘書,高俅不僅會踢球,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做得一手好詩詞,又會使槍弄棒,有點武功基礎。據說還立了幾次功,比如平定吐蕃趙懷德叛亂,跟著劉仲武招降羌王子臧徵僕哥,但都是作為下屬,沒有獨立指揮過——也輪不到他指揮。

翻遍史書,也沒找到高俅作惡的記載,倒是找到了資料說他是王安石之後的新黨(變法那幫人)領袖,跟曾鞏的弟弟曾布(比較好的宰相)是好朋友,跟蔡京他們是對頭。

高俅後來在與蔡京的內鬥中輸了,宋徽宗逃跑的時候也沒帶他,於是他回老家病死了。而那夥跟他作對的六賊,卻一個也沒跑了,基本都被揪出來殺了。

作為六賊之首,蔡京是有些本事的,正因為有本事,所以做起壞事來危害性也更大,北宋就是在他幾次當宰相之後變得糜爛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的壞事咱就不說了,古人總結的很全面了:“倡導邊隙,挑撥兵端,連起大獄,報及睚眥。怨氣充塞,上幹陰陽,水旱連年,赤地千里,盜賊偏野,白骨如山,人心攜貳,天下解體,敵人乘虛鼓行,如入無人之境。”

咱們就說說他的悲慘下場,給大家解解恨:

比起那些被勒死、砍頭的其餘五賊,蔡京死得最痛苦——餓死的。

當時金兵南侵、欽宗繼位,而蔡京居然收拾了很多金銀財寶也跟著往南跑。宋欽宗當然不會放過他,把他一貶再貶。長路漫漫,貶謫沿途百姓奔走相告:堅決不能賣給這個六賊之首一杯水、一碗飯!

貪了一輩子,八十多歲的蔡京硬是活活餓死在一座破廟裡,據說死的時候餓得肚皮都貼到脊樑骨了(腹與背貼)。空有一堆金銀,但卻沒人賣給他棺材,只要用破布卷著埋了,而且是埋到了亂葬崗子——專門收葬貧病無家者的漏澤園。

蔡京本來有八個兒子,一個早死,一個在流放的路上死掉,另兩個罪大惡極的被誅殺,其餘的兒子及孫子都被充軍發配。

只有一個叫蔡鈃的兒子因為娶的是公主(延慶公主趙福金,後加封茂德帝姬)沒受處罰,但是更慘烈的報應等著他——金兵大將、完顏阿骨打的二兒子完顏宗望來了,打破京城,把趙福金抓去了(也許是拿去抵債了,前面文章提到過)。

完顏宗望就想把趙福金收進房中,但是又怕這個“金枝玉葉”自殺,正犯難的時候,手下想了個高招,讓完顏宗望美夢成真了——議和諸臣誘姬至寨,誤飲狂藥(給吃了點某些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藥),婉委順從(自己想去吧),斡(斡離不,就是完顏宗望)遂肆欲無厭……

最後再說一句有點殘忍的話:蔡京的這個兒媳、宋徽宗的女兒,在完顏宗望死後,又歸了完顏希尹,並且第二年就給折磨死了。


半壺老酒半支菸


歷朝歷代都會出現一些大奸臣,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畢竟人心是難測的,外界的誘惑太多了,即使最初的初心是好的,但最後也容易走上偏路。說到了大奸臣,蔡京、高俅這兩個人物大家是不陌生的,他們就是典型的奸臣代表,是水滸傳裡面的兩大反叛。水滸傳這作品流傳甚廣,瞭解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們兩個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但是,這兩個人在歷史上其實還沒有壞到那麼狠的地步,甚至並不能算是大奸臣。至於為什麼會流傳出這樣的惡毒形象,這也是和水滸傳作者的主觀描述有關係。既然不是大奸臣,那麼他們的真實結局是什麼樣的呢?



跟大家認為的相反,這兩個人物不僅沒有下場悽慘,反而是得到了善終。

咱們先來說蔡京,他是通過科舉而當上的官員,所以他這個人的文學才是實打實的。他做官以後,因為辦事得力,被徽宗皇帝的讚賞。有幸多次伴駕身邊,和皇帝一同喝酒尋樂,因此他逐漸成為了皇帝心中的近臣,開始一步步權傾朝野,成為了太師。坐上這樣的高位,由此可見他多麼受皇恩恩寵。



但有了實權之後,他開始對錢財越發的看重,不斷的攬財。因為有權,所以他能夠結黨私營,提拔自己的門生,收無數的孝敬錢。這都還不算,他還不斷從百姓身上拿錢拿力,最終使得民生怨道,百姓們對其痛恨不已。但是,他在收納了這麼多錢以後,也並非沒有為百姓做事。他設立起了無償安濟坊,為那些沒有錢救病的人提供了免費的治療條件。還設立起了漏澤園,也是為那些沒錢安葬的人提供一個幫助。總之,他拿了錢以後也推出了不少扶貧政策,從這也看得出他還是心向百姓。所以這一個人,雖然是奸臣,卻並不是特別壞的奸臣,他最後是病逝在貶官的地方,也算是自然死亡,得到了善終。



再來看高俅,這個人也是一位文武皆出眾的人才。同樣是得到了徽宗的賞識,最後才能坐上高位。他這個人其實不太像水滸傳裡面寫的那般惡毒,反而為官謹慎,並不囂張跋扈。他任職太尉是憑藉的自身實力,搞軍事訓練也很認真,並非只是為了忽悠帝王。所以這樣的一個人物,其實並不能稱之為是奸臣。而他會死亡,也是因為患了重病而死,也是得到了善終。


江上孤舟


歷史上,北宋末期的寵臣高俅和權臣蔡京最後都應該算是善終。

一.蔡京,應該是個權臣,被民間視為北宋末期,弄權誤國,貪髒枉法,導致徽、欽二帝被金人北擄五國城“坐井觀天”,北宋滅亡,奸臣賊子的“六賊”之首。

歷史上,真實的蔡京是一個功過對半的權臣,也可能功不抵過吧!

蔡京,文化功底紮實厚重,在宋代被視為正途的科舉進士出身,屢任京官、地方官,得徽宗皇帝趙佶賞識,徽宗多次駕臨府中,飲酒作樂,視為親近重臣,宦海沉浮,四度為相,權傾朝野,官位高至三公之首的太師,獲得開府儀同三司的榮譽,位極人臣。



蔡京,位高權重,結黨營私,門生故舊多獲提拔重用,家世顯赫,三代高官,北宋末無出其右。為官貪婪,多領薪俸官銀;大興“花石綱”,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極大。

蔡京當政時,也曾大力推廣社會救濟制度,擴大救濟規模,全國遍設救助貧困老人居養院,免費救治貧困無錢求醫者安濟坊,安葬貧窮無力下葬的漏澤園,推行救濟制度力度之大,在古代歷史上是罕見的。


蔡京,北宋末主持“崇寧興學”,著力興辦教育,全國遍設縣府州學,加大基層基礎教育力度,極大地促進北宋末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社會文化水平,功不可沒。

蔡京,書法藝術高超,很有造詣,位列宋時書法界“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後人以其奸名,字以人廢,以蔡襄替換之。

蔡京,最後病死於貶為地方官赴任途中,對比其他“宋末六賊”,都是獲刑宰首的下場,應該是善終了。

二.高俅,原為中國文學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東坡的“小史”,類似現今私人秘書的家童,聰明機警,略有文識,詩詞歌賦皆通,善蹴鞠,既今日足球的前身。

高俅,還善使槍棒,可以說文武皆通,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用今天時興的話說,鋼鋼的“文藝青年”!

高俅,在老主人蘇東坡外放地方官時,將其推薦給皇親小王都太尉王詵,在皇親中走動,因而結識端王——後來的徽宗皇帝趙佶,深得趙佶賞識。




徽宗趙佶即位後,有意提拔,奈其無科舉正途,這是提拔任用的首要條件,皇帝也奈若何;於是,發揮其善槍棒的特長,派其到北宋抗金名將劉琦父親劉仲武西北邊防軍中,以期獲取軍功予以提攜,這是無科舉正途的旁門佐道,“曲線救國”,後位至掌控禁軍太尉高官,是個寵臣。

小說《水滸傳》中,將高俅列為奸臣,大筆墨渲染,但也沒有什麼實質劣跡。其實,高俅不在“宋末六賊”之列,只是其善於奉迎徽宗趙佶,取得信任,非科舉正途而升遷,使人不悅。估計,《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作為屢試不弟的書生,憤憤不平,而將其描寫成奸臣,也有點洩私憤吧!



據史載,高俅為官還是比較謹慎的,不似蔡京專橫跋扈,僅在任太尉時,軍事訓練搞些非實戰的花架子,取寵徽宗而已!

而且,高俅為人,知恩圖報,位居高官,手握重權後,對老主人蘇東坡家多有關照幫助,另一個老主人劉仲武之子劉琦成為手握重兵的高級軍事將領,與高俅提攜不無關係。


高俅,在金軍南侵,隨徽宗趙佶南逃時,與“宋末六賊”之一童貫,發生矛盾,託病返回開封,真的因病而亡,也應該是善終的了!


z山海


下場都不錯,評價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