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大師馬志明在《笑禮相迎》節目稱好相聲應該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你怎麼看?

相聲江湖


好的相聲要有一定教育意義,不代表,相聲就要有教育意義,也不代表,相聲就只有教育意義!

相聲當然要以令人快樂為第一位的,如果不好笑,也不叫相聲,也不會存在下去!但是,馬先生說,好相聲要有一定教育意義,這一點值得肯定!侯寶林先生為什麼能夠成為一代相聲大師,就是他把相聲進行了改革,把相聲帶向了大雅之堂!

很多人覺得相聲就該“俗”,現在每個人壓力都很大,聽相聲就是為了減壓,不想被教育!那麼,假如相聲低俗起來,黃段子,低俗話題滿天飛,你聽了可以,你的孩子你敢讓他們聽嗎?相聲是大眾藝術,所以可以俗,但是不能俗的沒有底線!

另外,難道有教育意義就一定不好笑嗎?馬三立,侯寶林,馬季,高英培,侯耀文等眾多相聲名家的經典相聲都有一定教育意義,難道他們的相聲不好嗎?即使是其他藝術形式,有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也很多,難道帶有教育意義就是不好嗎?

最後,有教育意義不是讓藝術變成老師講課,觀眾買票聽相聲,結果被說教育了一回!這樣理解的人,是不是理解能力太差了!相聲當然還是要遵循令觀眾發笑,開心這最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能夠具備一定教育意義,這有什麼不對呢?


一白shi界


10月27日晚,天津衛視相聲綜藝《笑禮相迎》播出了第四期,其最大看點當屬相聲大家馬志明先生。通過這一期節目,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笑禮相迎》節目組想以馬志明先生參與為契機,製造一些話題,引起業界的熱議,為節目增加一點收視率;但是事與願違,節目播出一天了,並沒有多少討論量,炒作意圖以失敗告終。


在節目的開始階段,《笑禮相迎》主持人裘英俊就給馬志明先生提了一個問題,希望馬先生談談對好相聲的理解是什麼。馬志明先生說:“相聲到現在有一百五十年曆史了,它的目的是讓大家樂,但是我覺得也應該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人物,有內容,有包袱,這幾方面都全了,這是一段好相聲”。

馬先生在說到教育意義的時候,特地提高了音量,用強調的語氣說了“一定的”這三個字。


馬志明先生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一定的”這三個字呢?我認為裘英俊在提問題的時候很有可能特別問了“相聲是否應該具有教育一樣”這種類型的問題,但是在播出時被剪掉了,所以馬先生在回答時才要特別強調“一定的”這三個字。


當然,也有可能是在臺下時,節目組特別關照過,請馬先生談一下相聲的教育意義相關的話題,這些都是觀眾看不到的。


總之,從馬志明先生說話的語氣來分析,相聲的教育意義這個話題不是他首先提到的,應該有其他人先起頭,他只是順著別人的話題,勉為其難的表達了更符合提問人要求的答案,僅此而已。


要說這天津衛視也挺不容易的,擁有得天獨厚的相聲資源,搞了這麼一檔自稱純原創類的相聲綜藝,卻怎麼也得不到相聲觀眾的認可。節目已經播出一個月了,卻如同石沉大海一樣悄無聲息,如果再繼續沉淪下去,怕是就失去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想要劍走偏鋒,炒作一把。


奈何馬志明先生已七十高齡,早已洞穿一切,並沒有如節目組所願,說出一些勁爆的觀點來為節目增加話題,只是說了一句無關痛癢的話。即便如此,在節目的預告階段,裘英俊及節目組依然緊緊抓住這個話題,到處宣揚“馬志明先生要談好相聲的標準了”來吸引眼球,我就是被他們這樣的宣傳噱頭吸引了看這個節目的;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水平實在是太差!


綜藝節目需要話題,需要炒作,這都是當前正常的宣傳手段,每一家都在用,談不上對錯,但是一定要以節目質量為前提,否則看的人越多,失望的人就越多,唾沫星子就能把一個節目毀了!


孫破天


馬志明老先生的幾句誠懇話,讓三俗相聲演員如喪考妣,它們對號入座,開始大規模給自己洗地了。這批貨色,真的應該反思反思,為何一提三俗,它們自己就如坐針氈。


馬慶雲


這門藝術傳承了快150年了,其實目的就是讓大家樂,但是我覺得也應當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還得有人物、有內容、有包袱,這幾方面都全了,肯定就能出好的相聲。

這是10月27日播出的《笑禮相迎》上,馬志明先生提出的好相聲標準。

隨後就被長在德雲社WIFI上的著名段子手馬慶雲給蹭了過去,添油加醋的說馬志明先生也在反三俗了。

馬慶雲在自己文章裡給馬志明先生加了好多話佐料,馬志明先生公開抨擊三俗社團,堅決反對相聲只能逗樂,並且要跟三俗相聲鬥爭到底。看完馬慶雲的文章,還以為昨天馬志明先生是舉行了一場反三俗反德雲社的公開演講呢。

當然馬慶雲這種自媒體向來喜歡扇陰風點鬼火,故意製造德雲社跟一切相聲團體的對立的假象。其實馬志明先生的這番話,並沒有刻意針對郭德綱,而且他的前提恰恰就是郭德綱堅持的“相聲的目的就是讓人樂”,少馬爺只是認為應該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他說的是“應當”而不是“必須”,這中觀點跟郭德綱其實一樣。郭德綱在相聲裡面諷刺的恰恰是“必須”,而某些掌握話語權的反三俗鬥士,最喜歡把相聲表演強行加上教育功能,其實更多的是借題發揮,打壓異己的一種手段罷了。

馬志明先生認為好相聲應當有教育意義,其實跟郭德綱強調的“相聲就是逗樂,如果您聽了能悟出什麼,那是最好”是一個意思,並沒有某些人臆想的公開對立之意。

馬志明先生還對《笑禮相迎》的節目方予以高度肯定,表示這個節目評選比較公平,沒有說內定誰誰誰是冠軍。然後這番話又被馬慶雲添油加醋,認為這是在公開抨擊德雲社的綜藝節目,全部都是內定自己人當冠亞軍,其他人都是“陪太子讀書”。

少馬爺說的“公平,公正”只是就事論事而已,不可否定現在很多綜藝節目存在暗箱操作,對於演員的評判機制有很大漏洞,但這更多的是節目方策劃引導的結果,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話題性和熱度,比如德雲社參加的演員名氣最大,在整個節目評選中,有意識的給予一定偏向,尤其是在評分體系上故意增加觀眾投票的比例,那樣很容易就變成了誰紅誰冠軍。這並不需要什麼內定和暗箱操作,人氣就能決定最終走向。

而且高風亮節的《笑禮相迎》,其實跟其他綜藝節目沒什麼兩樣,從開播到現在,就在不停製造各種跟德雲社相關的話題,所以少馬爺給《笑禮相迎》戴高帽子,我聽著反而有點諷刺的意思。作為一個相聲老江湖,難道少馬爺真的相信一檔綜藝節目能夠選拔優秀的相聲人才,而且這些人才都必須是“非德雲社演員”?

說白了少馬爺是知道節目方要哪些熱度,某些人想聽什麼,於是順著你的意思給你幾口糧食罷了,而且都是點到為止,至於你們要怎麼解讀,或者拿去做什麼文章,那是你們節目方和自媒體的事情。至少人家這些話挑不出毛病,也不存在捧誰貶低誰的意思。


鹹魚茶館


少馬爺說的沒錯,這話沒毛病,其實任何相聲都有教育意義,比如劉寶瑞的連升三級,解學士,鬥法,拔牙等等既好聽還又好笑同時也有諷刺和一定的教育意義,候寶林大師的相聲都聽過,如關公戰秦瓊,醉酒學方言等等那真是極品,經典。這是早年的相聲都非常好,高雅,一點不俗,到了馬季姜昆的相聲也是非常好,無論是歌頌還是諷刺他們的相聲也是非常好,一點不俗,還有教育意義。當下德雲社的相聲我聽過小岳雲鵬和孫越的相聲,如八扇屏,我忍不了,妙言趣語,著急,打燈謎等等都說的非常好,有笑點有諷刺同時還有教育意義,相聲說的都不錯,就看聽著會不會聽,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相由心生,心裡陽光聽任何相聲都會燦爛,心中陰暗聽多高雅的相聲也黒暗。


用戶4261338869146791


人家就說 相聲應該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這些鋼絲就開始無腦噴了?自己就開始對號入座了?也太快了點兒吧!難道說相聲就天天說被窩裡那點兒事兒就是好相聲?天天一張嘴就褲襠裡玩意兒就值錢了?有人說,我就喜歡被窩裡那點兒話,我聽著那點兒話就過癮。那咱就管不了,畢竟有喜歡孫猴的就有喜歡八戒的。相聲是以搞笑為目的不假,但是你也得隨著時代變化而進步啊,不應該還說以前天橋玩意兒那點兒東西。那樣的話 相聲和現在的二人轉有什麼區別?有人說 馬志明 開商演試試,你們回去看看少馬爺五十週年專場的時候,底下不是滿坑滿谷?別以為自己聽了兩段相聲,就感覺自己是內行,聽兩句叫小番就感覺懂京劇了,告訴你,你還差的遠,見識少就不要出來丟人了。


LiYi16


這話沒錯,你要明白什麼是教育意義,不是給你上政治課,諷刺本身就是教育別人,比如像牛群的小偷公司,領導冒號,極大諷刺了社會現象,本身就有教育意義,這比正面告訴你該如何如何印象深刻的多。教育人不見得就是給人講大道理,少馬爺言外之意那些不好的相聲空洞無物,貧嘴取樂,沒有內容,零七八碎拿一些網絡段子拼湊,呵呵,也就能迎合當今一些浮躁人的心裡而已。


嵐之山12


說的沒毛病,少馬爺說的很對,只是被有心人當槍了。

幾番碰瓷,只為收視率

從第一季《笑禮相迎》開始,節目組就在不停的碰瓷。用高峰圖片、吐槽郭德綱出場費高、碰瓷郭老師等等,這些操作,無一不是為了引發話題,提高收視率。之前邀請的觀察員看來是沒多大效果,畢竟門外漢始終上不了相聲的檯面。沒辦法,這才把少馬爺搬出來了。

搞笑是前提,教育要適度

馬志明老先生可以說是目前相聲界地位最高的人了,他說的話最容易被認可。根據馬老的意思,我們能看出相聲搞笑是前提,也是必要條件。教育意義要適度,一點沒有太俗,全篇教育太過分。相聲的完整度要高,故事、人物都要有。這才是好相聲。個人感覺馬志明相聲的說法,本身沒有針對任何人。畢竟相聲大家的境界還是可以信任的。

馬志明先生的闡述很容易被人誤解,尤其是有心人會將教育意義無限發大,自我標榜,並用來打擊別人,這才是最險惡的用心。





娛樂七分熟


如果相聲以搞笑為己任,是自降品格和身份。

新中國成立後,相聲從地攤到大雅之堂,相聲藝人從低人一等到揚眉吐氣做主人,離不開侯寶林等老一輩相聲藝術家嘔心瀝血的努力,推動相聲緊貼時代脈搏,緊跟黨和國家要求,大刀闊斧推進相聲改革,一改相聲的地攤相,才使得相聲步入了中國文藝的大雅之堂,正式被編入曲藝大家庭。

馬志明強調的相聲教育意義,是相聲的立身之本。相聲教育意義的體現方法就是寓教於樂,歌頌性相聲也好,批評、諷刺性相聲也好,都是要讓聽眾在笑聲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侯寶林、郭啟儒的相聲《夜行記》就是這方面典範。這則相聲就是為配合我國第一部交通法出臺的宣傳教育專門創作的。

那麼,相聲配合國家的宣傳教育,是否會讓相聲充斥說教味呢?《夜行記》告訴我們不會。這是一個諷刺作品,主人公不拘小節、不遵守交通規則,走路不走人行道,偏偏要走大馬路。還騎著一輛剎車不靈、車鈴不響的自行車在馬路上亂竄,尾隨並且手扶機動車輛,亂闖紅燈,最後掉進了地溝裡。期間狀況百出,笑料包袱由此而生。

還有,姜昆、馬季、李金斗等人的相聲,也秉承著侯寶林等老一輩相聲藝術家的意志,堅持突出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創作和演出了大量的廣大群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相聲作品。

所以,一提宣傳教育,相聲就感到為難,是絕對要不得的懶人思維。如果我們不那麼急功近利,留一點時間靜下心來潛心創作,就不愁沒有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道德觀好作品。

總之,搞笑是相聲的技能工具,宣教是相聲的責任使命。否則的話,還是回你的地攤去吧。


一二三五


又一個和郭大師不一樣的說法,攻擊。

首先少馬爺沒有郭大師的名氣大。所以可想而知少馬爺肯定不如郭大師水平高,比如基本功方面,節目設計方面等,不要觀眾為什麼不送他禮物呢?

其次少馬爺賺錢不如郭大師多,所以接受相聲的普及的人也不如郭大師的多,所以,他說的就不對。

第三,郭大師說相聲不用具備教育功能,只要笑就可以了,這個是真理,因為是郭大師說的。少馬爺說相聲應該有教育功能,明顯和郭大師作對,大家一起來噴他。

我寫不下去了。丫丫了個呸的,我自己臉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