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衛一般都武功高強,皇帝如何確保不被侍衛所害?

張興雨


最高統治者

古代皇帝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專制,他的一句話就可以凌駕任何律法之上,無人能夠反駁。

古代皇帝身份貴重,對國家而言也是不可缺少,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正因如此,一些叛亂的反對勢力抓住了這個一點,他們經常會選擇“擒賊擒王”的策略,直接刺殺皇帝,造成混亂,再徐圖天下。

刺殺皇帝的方式很多,有“圖窮匕見”的使臣刺殺方式,也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士刺殺方式,還有就是尋找內奸的方式等等。

由於刺殺方式越來越多,皇帝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於是皇帝開始裡三層外三層的保護自己,給自己設置保護機構,例如:戍衛部隊、御林軍、錦衣衛,最近的要數貼身侍衛了,經常陪伴在身邊,屬於皇帝最信任的私人保鏢。

中國有句老話,叫“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正面的進攻好抵擋,但是內奸的刺殺卻防不勝防,萬一貼身侍衛動了殺心,他武功高強,又貼身與皇帝在一起,還能帶刀,誰能擋得了?皇帝豈不是必死無疑嗎?其實這個問題皇帝們也都考慮到了,他們有一套他們的辦法,確保侍衛忠於自己。

第一、貼身侍衛一般都是打小培養

貼身侍衛很多都是打小培養出來,比如某個忠臣武將家的孩子,一小就送進宮裡,跟著皇帝一起讀書練武,從小培養感情。

一來,忠臣的孩子還沒受到外界的影響,只受到父母的教育,父母又是忠臣,讓這樣的孩子和皇帝在一起,一定會忠於皇帝,畢竟他的家族都是忠君之士,而且他從小深受皇恩。

二來,這樣的孩子和皇帝從小一起長大,光腚娃娃的情誼不是一般人能比,皇帝與他親如兄弟,稍加恩寵,不怕他不效死力。

第二、貼身侍衛的出身都要查

貼身侍衛的出身,在入職之前都會查的一清二楚,一定是信得過的忠臣之子,一般都是皇親貴胄,這樣的出身讓他們輕易不會選擇造反,畢竟家裡的環境和條件已經很不錯了,不是一些人隨便給點好處就能夠打動。

有些侍衛的家族背景很大,這樣大的勢力支撐他在宮中做皇帝的近侍,本身生活無憂,富貴在手,沒必要去冒風險,萬一事情不成,則會牽連自己的家族,即使事成,恐怕也不會有善終,所以,家庭背景查驗完畢,有富貴在身,忠臣世家,這樣出身的人做侍衛,造反刺殺的概率幾乎為零。

第三、沒有動機

貼身侍衛一般都是皇親貴胄,家族都是有大背景的人,他們根本就沒有動機刺殺皇帝,皇帝給他榮華富貴,他刺殺皇帝不是自毀前程嗎?

古代雖然篡權的事情比較多,但也不是誰都能篡權,如果皇帝是個仁義之君,權臣們都有吃有喝,不可能支持一個侍衛當皇帝,就算侍衛殺了皇帝,也會被其他侍衛直接砍死,根本不可能繼承皇位,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貼身侍衛不能當皇帝,刺殺成功也會被人連根拔起,眾人會紛紛與他的家族撇清關係,只會牆倒眾人推,不可能眾星捧月的推上皇位,所以,侍衛刺殺皇帝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自毀前程,給自己家招來滅門之禍,正常人自然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不正常的人又不會被選為侍衛。

第四、機會不多

看似貼身侍衛一直在皇帝身邊,其實貼身侍衛刺殺的機會也並不多,如果不能一擊致命,恐怕後患無窮。

皇帝身邊一般都有太監和宮女服侍,如果侍衛的刺殺來得不夠凌厲,儘管太監宮女不會武功,只要捨命替皇帝擋下致命攻擊,即使是侍衛,也很難得到繼續刺殺的時間,這時候就會有人來救,畢竟救駕的功勞可是富貴捷徑。


儘管侍衛武功高強,但是他們不可能有殺皇帝心思,因為在他們入宮的那一刻,對他們的防範和套路沒有斷過片刻,他們救駕爭功還來不及,不可能刺殺皇帝自毀前程!


野史日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一般沒有危險,因為大內侍衛都是精選過的。

以滿清為例,大內侍衛都是皇帝的自己人。

清初,多爾袞執政時,對侍衛人員的招選範圍與標準,規定為:在京三品以上官員,在外總督、巡撫、總兵等官,各送親子一人入充侍衛,學習本朝禮儀,察試才能之後再相應任職。上述官員無親子者,可送親兄弟之子入充侍衛,而宗族中的遠支子弟則不許亂送。

這些規定在順治皇帝親政後不再實行,侍衛改為從上三旗中選拔,即鑲黃、正黃、正白旗,稱為上三旗侍衛。

無論是多爾袞還是順治以後,大內侍衛都是高官或者旗人子弟。

高官不需多說,旗人在當年也是特權階層,由國家世代供養的。

說白了,大內侍衛和皇帝其實都是一家人,是利益共同體,殺了皇帝等於斷了自己的根。

而且,大內侍衛其實也都是連坐的關係。誰都知道,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

如果是民間刺客,大部分是單身一人,無家無口,無妻無兒,橫豎死了也無牽無掛。

但這些大內侍衛都是親貴子弟,家族通常很大。自己如果行刺皇上,無論成功與否,家族都會被全部誅殺。

這種代價太大,一般人是絕對不敢的。

康熙年間,增置了漢人侍衛,入選者都是武舉中的高材。

但大內侍衛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也並非都是武功高手,只是身手比普通人要好一些。

薩沙看滿清大內侍衛回憶錄,提到有個瘋癲的男人突然手持利刃,襲擊直接撲向出宮的皇帝。一時間,二三十個滿族大內侍衛都呆住了,只有一個蒙古族侍衛很勇敢,持刀上去和他搏鬥,雙方互看數刀,都負了傷,刺客倒地。此時其他侍衛才敢上前,將刺客捉住。

此時是宮廷內部鬥爭,皇帝草草審問已經就將刺客以瘋癲罪凌遲處死。

但此次以後,皇上開始重視蒙古族的侍衛,認為他們更為勇猛忠誠。


薩沙


答:確保不了的。

就中國古代的皇帝、君主來說,被身邊的侍衛幹掉的也不少啊。

比如說金海陵王完顏亮,他就是遭到了身邊近衛軍發動兵變,最後被縊殺了的。

如果說,完顏亮是被眾近衛軍逼死的,不夠直接。

那麼,南朝宋廢帝劉昱死得比較直接。

劉昱在七夕之夜喝醉了,對隨從侍衛楊玉夫說,今天晚上是織女星和牛郎星相會的美妙時光,等織女星出來了,記得叫醒我;如果織女星沒有出來,我明日就殺了你。這麼一來,楊玉夫只好在他睡覺時,將他刺殺了事。

還有,北漢第三位皇帝劉繼恩非常寵信自己貼身侍衛侯霸榮,但不知怎麼,他莫名其妙地被侯霸榮給斬殺了。

侯霸榮為什麼要斬說劉繼恩,至今尚是一個謎。

因為,侯霸榮剛剛殺了劉繼恩,北漢權臣郭無為便派人殺進勤政閣,把侯霸榮幹掉了。有人認為,這是郭無為先指使侯霸榮殺劉繼恩,之後又殺侯霸榮滅口。

但是,侯霸榮在北漢睿宗劉鈞時代任散指揮使,在戍樂平期間,曾一度率部歸宋,被宋太祖補內殿直。後來又復叛,逃回了太原,被劉鈞署為供奉官。

有人因此說,侯霸榮是想斬下劉繼恩的首級進獻給宋太祖。

不管原因是哪一種,劉繼恩終歸是死在自己心腹侍衛之手。

所以說,要皇帝“確保”不被身邊的貼身侍衛謀害,那是“確保”不了的。只能盡加防範,儘可能減少這種惡性事件發生。

怎麼防範呢?

一是努力培養侍衛的忠誠度;二是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像看侍親人那樣看侍他們,給他們豐厚的待遇;三是適當和他們保持距離,身邊以宮女和宦官為主。

不過,說起來可笑,皇帝死在宦官之手的也不少。

如秦二世就被趙高給弄死了。

安祿山稱帝后不久,也被自己最心愛的宦官李豬兒一刀扎透心窩,在睡夢中見了閻羅。

看,這事兒,該怎麼整?

還有,晉孝武帝甚至被自己的愛妃用被子活活悶死。

甚至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差點被一群宮女給勒死。

只能說,世間沒有絕對之事,別想著什麼“確保”,還是多加強自身素質和品行的修養,以德服人,讓人心悅誠服,這才比較可靠。

東漢末年的梟雄董卓,他在長安城東修築堡壘居住,又在郿縣(董卓封地)修築塢堡,裡面存放大量搜刮來的財物,並有三十年糧食儲備,放話說,郿塢堅固無比,糧食充足,誰也奈何不了我。

他不知道,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打開的。

他蓄養大批死士,並收天下第一雄勇之士呂布為養子,得意洋洋地說,有我兒奉先在,我懼天下誰人?

哪知,他本人就身死呂布之手。


覃仕勇說史


像這種貼身的侍衛,其實有時候武功不必然高強,對皇帝的認可和忠心,是比武功高強更重要的東西。



因為武功高強的確就像題幹擔心的那樣,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傷人,當然也可能傷到自己。

古代的皇帝那就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而且是一個很有份量的象徵,軍國大事,鹹集於一身,皇帝安保工作,那就是一個國家工程,不比當下美國總統的專車要求低。

這種敏感的位置,自然不可能誰都進來,必須是那些忠於皇室與皇室利益訴求最相近至少是最接近的人,才可能被挑選成為大內侍衛。

以清朝為例,可能入選大內侍衛的人,一般從這幾類人員在選出,一個是高官之子或者親屬,比如說總督、巡撫、總兵和在京三品以上官員的兒子。

當然滿清皇室,旗人是他們最為信任的,但卻也不是上三旗下三旗只要武功高強的人都可能被選入宮,只有正黃旗、正白旗和鑲黃旗的旗人,才可能被選入宮。

這些人的政治素養相對來說還是有保證的,看似是選了高官的兒子進宮,實質上擔保的是高官的烏紗帽和整個家族,一般來講做到地方一品大員的人。


在地方都是根深蒂固,門生故吏門徒遍及天下,利益盤根錯節,越是這種人,考慮事情越周全,考慮利害關係越到位,地主家的傻兒子,是不可能被選到宮中當大內侍衛的。

因為他們的腦袋不夠砍,給皇帝出難題,那就是給自己出難題,皇帝的難題最終都會轉化為家族的難題,因此,被選入宮當個大內侍衛是榮耀家族的事情。

但一旦發生出格的事情,瞬間就會給家族來來滅頂之災,謀反大罪,都是要株連九族的,不管是旗人子弟還是高官子弟,只要皇上要人,那基本上都是看著選的。

不是瞎胡報上起一個人頂任務,交差了事,在出身上嚴格限制,在選拔上精準識別,入宮後還要經過格鬥、摔跤、騎馬、射箭等其他技藝的訓練。

一般來講大內侍衛的名頭是名副其實的,打一般人基本上可以做到百戰百勝,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說獲得皇帝的信任,在特殊職位上的侍衛。


很可能只是會一些簡單的三腳貓功夫,應付真正的害朕之人,根本不堪一擊。


歷史三日談


試著談這樣幾點:

首先,挑選侍衛時的利益捆綁。

每個皇帝都有自己培植、提拔的文武大臣,他一般會在這類大臣的子弟當中,挑選貼身侍衛。

最典型的是隋唐時代的千牛,一般都是選擇勳貴之門的強健子弟,佩帶御刀、弓箭,侍衛在御座左、右,並有千牛將軍等率領。

這些人屬於既得利益者,如果一人胡來,整個家族現有的榮華富貴全部完蛋,所以他們會格外小心。

再比如,清代滿洲八旗中,有所謂的上三旗,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都是皇太極帶出來的嫡系。入侍宮廷的侍衛,只能從上三旗的子弟當中挑選,上三旗中,每旗可以選出兩人充當領侍衛內大臣,下五旗就不行。

比如康熙時代的領侍衛內大臣,有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國維,其他的有索額圖等人,都是皇帝的親戚。

其次,是嚴格的侍衛制度設計。

這些制度的第一個環節是前面說過的篩選侍衛。在此基礎上,更重要的是侍衛制度的設計,包括平時的審查,隨時發現不安全的因素。

在具體的侍衛環節,也有嚴格的安排。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荊軻刺秦。當荊軻亮出匕首刺向秦始皇時,廊下站立的侍衛都不敢亂動,因為秦時有嚴格的規定,帶有兵器的侍衛沒有得到皇帝的命令,不許上殿。而殿上的文武大臣不許攜帶任何兵器,所以荊軻行刺過程中,只有一位御醫用手裡的藥囊去打荊軻。

後世接受這個教訓,在帶刀侍衛和皇帝之間,會安排不帶兵器的貼身侍衛,以互相制衡。

最後,皇帝的自衛。

許多皇帝自己是佩帶刀劍的。比如前面說的秦始皇身上就帶著一柄長劍,但劍身太長,當荊軻來襲時,秦始皇慌亂中拔不出劍來。後來大臣們再次提醒他用劍,他才砍傷荊軻。

再比如唐太宗,在和長孫無忌等人商量皇太子的人選時,無比傷心,突然拔出腰間的佩刀,要給自己一刀。再比如康熙皇帝要處罰八阿哥,十四子胤禵站出來為八哥說情,氣得康熙皇帝拔出自己的佩刀,跳起來要殺掉胤禵。這些都說明,許多皇帝都有防身的刀劍。

其他還有許多具體的措施,以做到萬無一失。


於左


首先,皇帝的侍衛都是經過侍衛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對皇帝忠心耿耿,忠誠度絕對第一。有些人又要說了,萬一是前朝的臥底呢?但這也是不可能的,且聽我說。


皇帝可謂是古今最不討好的一個工作,不管自己的政績如何,每個皇帝每一天都擔心有沒有刺殺自己,睡睡不安穩,吃吃不放心,所以為給皇帝一顆定心丸,宮廷侍衛一職應運而生。但是這個侍衛可不是人人都能當的。

明.《出警入蹕圖》

顯赫的出生

皇帝的侍衛可不是普通的安保人員,都是擁有皇族血脈或者是朝廷重臣的後代才有資格參加選拔。以清朝為例,皇帝侍衛只從“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進行挑選,也就是八旗中的上三旗,這些人就算不當侍衛將來也是朝廷勳貴。

(八旗鎧甲)

清朝雍正時期科舉考試,武狀元會被授予“一等侍衛”,可別小看了這個侍衛,一等侍衛在清朝可是正三品的官,可能一些人一輩子都攀爬不到的位子確是他的起點,你說氣不氣人,所以侍衛一職也是個香餑餑,除了一些不可抗因素之外,其位置都被皇族子弟提前預定。

武功高強

要是真沒點本事,還真不還意思稱“御前侍衛”。讓我們看一組數據,以唐朝御前侍衛選拔為例:

1、年齡要求:只要20歲的年輕小夥,超過這個標準的一律不要。

2、身高要求:侍衛就像我們現在的儀仗隊,天天呆在皇帝邊上代表的也是國家。所以五官要標準,歪瓜裂棗不要。另外身高的最低標準是六尺(一米七五左右),古代人的平均身高沒有現代人高,就這一個條件就能淘汰一大批人。


3、力量考核:唐人多用弩弓對將士進行考核。伏遠弩作為一種硬弓,射程可以達到恐怖的300步(約450米),這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常人上弓都困難,而侍衛考核的最低標準為四發兩中,要有50%的命中率。對於不易瞄準的弩箭,這確實不容易做到。

和皇帝是好哥們

這並不是開玩笑,古代宮廷中多會為年幼的皇帝找一個“陪讀”,皇帝和“陪讀”也是形影不離,比如《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與魏東亭,長大之後“陪讀”直接升為侍衛,這樣的人選皇帝也很放心。


綜上所訴,侍衛刺殺皇帝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七七談歷史


確實在我國曆史上,侍衛作為非常接近皇帝的一批人,手起刀落之間就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和走向,但是我們幾乎沒有聽說過侍衛亂政的事情。

反而是那些太監經常把皇帝給架空,所以同樣都是基於皇帝的信任,為什麼太監經常弄權,而侍衛卻老老實實的保護著皇帝呢?

這裡首先涉及一個權力分配的問題,拿明朝最具有代表性的宦官以及錦衣衛來說,錦衣衛是明朝時期專門負責收集情報的一個部門,同時負責管理保護皇帝的那些侍衛。

錦衣衛中只要出了一個大叛徒,把侍衛們聯合起來殺了皇帝,那應該說是非常輕鬆的。而且明朝的錦衣衛權力很大,只要他們掌握有大臣不法的證據。

他們就可以直接抓人,用《龍門飛甲》中陳坤說的一句話叫做“皇權特許,先斬後奏”,這麼大的一個權力足以讓錦衣衛頭子作威作福。

按理說皇帝賦予錦衣衛那麼大的權力難道他就不擔心嗎?別說,皇帝還真不擔心,因為放權給錦衣衛本身就是為了讓他替皇帝更賣命的服務。

從另一方面來說,宮廷侍衛想要謀反是很方便的,只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把皇帝殺了,誰都不知道。但實際上看似簡單的一個行為卻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出決定的。

一般來說,只有當皇帝的權力被架空時,以及這些侍衛投靠了外部勢力,皇帝才會面臨來自這些侍衛的威脅。譬如清朝鰲拜專權期間,康熙不信任宮中的侍衛,所以暗地裡從貴族子弟中挑了一些人出來。

鍛鍊他們的武功,這才找到機會把鰲拜抓住。可見,皇帝和侍衛也不是一個整體,侍衛對皇帝忠誠與否取決於皇帝的權力是不是被架空,倘若皇帝依然還有威信。

那麼侍衛肯定是不敢貿然殺皇帝的,因為他必須要考慮一個後路問題,他殺了皇帝未必自己就能做皇帝,朝廷中還有那麼擁有勢力的官僚,怎麼也輪不著他。

所以,我們基本上就不用擔心侍衛想自己做皇帝就把現任皇帝給殺了。另一方面,皇帝和侍衛其實也是一個共同的利益團體,皇帝通過給予這些侍衛較高的地位和優待,以換取侍衛的忠心。

當然僅僅如此肯定是不夠的,想要拿肉餵飽一條狗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有培養他們的忠心才會確保萬無一失。明朝皇帝選拔侍衛不同於清朝,明朝都是從民間或者軍隊中挑選。

第一關除了個人素質要過硬,其次就是要政審,那肯定都是要往上三代都查個清楚,看他是不是良民,有沒有不法的行為。這些都過關以後,必然還要進行培訓,如此方可上崗。

而像清朝就是從貴族子弟中挑選,這樣一來基本上就把這些子弟背後的家族和皇帝一起捆綁在一起,而且對於這些家族來說,能夠擔任侍衛那是莫大的榮耀。

除了像明朝因為設立了錦衣衛導致侍衛出現過專權的現象,其它朝代侍衛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權力,而且也很難和外界有所聯繫。

此外在封建時代“忠君”的大環境思潮下,忠誠於君主乃是天經地義的常識,所以侍衛殺死皇帝的事情看起來簡單,但反而最不容易發生。

就算那些君主昏庸到了極致,那些侍衛也不會想著說替天行道把皇帝給殺了,因為這樣做的風險和承擔的壓力太大了,一般人真的沒有這個膽識。

想要推翻皇帝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背後沒有大勢力的支撐,一個普普通通的侍衛怎麼可能想著去把皇帝給殺了,當年慈禧那麼混賬,也不見得有侍衛要去刺殺她。

可見,除了要歸功於洗腦,這其中還有一個現實的考慮,那就是你把皇帝殺了以後的退路在哪裡?有沒有人支持你這樣做?

如果背後沒有勢力支持你,那麼你殺了皇帝又有什麼作用呢?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另一方面,由於這些侍衛都是屬於皇帝的利益團體,只有跟著皇帝才有湯喝。

另外皇帝侍衛在古代屬於特權階級,拿清朝的御前侍衛來說,是屬於正三品的官階,而最低等級的侍衛都是正六品,而像我們熟知的和珅就是從侍衛幹出身的。

正因為侍衛非常接近皇帝,所以有了更多的表現機會,其政治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腦袋秀逗了,誰會想著去把皇帝給殺了。

皇帝在利用他們,而他們其實也在利用皇帝,所以不要看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侍衛,但是也屬於剝削階級呢。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些侍衛靠著皇帝這麼一顆參天大樹,只要機遇到了,這些侍衛飛黃騰達只是時間問題。

像清朝的侍衛待遇就最好,福利自然沒得說,主要是升遷空間大,容易得到皇帝的賞識,既可以進入權力中心,也可以下放到地方上當官,可見這些都是籠絡侍衛的一種手段。

那麼侍衛肯定也要替皇帝賣命了。


圍爐談史


皇帝其實是一份高危職業。


一是因為身為皇帝政務繁忙,難免會做些糊塗事,招人記恨,惹來仇家派刺客暗殺!

二是因為帝王之位具有誘惑力,整個國家都是皇帝的還有什麼事情辦不到,於是一些權臣,皇室中人,甚至皇帝的親兒子,都會想盡為法除去皇帝,給自己“騰位子”。

歷朝歷代也都發生過刺王殺駕的事,最著名的就是“荊軻刺秦王”,荊軻以獻地圖的名義晉見秦王,而地圖中卻夾帶匕首,後來圖窮匕見,刺殺秦王,但最終行刺失敗,被秦王侍衛所殺。



從此以後,歷代帝王意識到了侍衛的重要性,精挑細選一些武藝高強的侍衛貼身保護自己!

那麼皇帝如何確保自己不被這些武藝高強的貼身侍衛所害呢?

一,選拔侍衛都會經過嚴格篩選,從家庭到個人,乃至祖上幾代都會查的一清二楚,而這些事皇帝一般都會親歷親為,畢竟這是關乎自己性命的事!


二,保證侍衛的待遇,作為皇帝的貼身侍衛,皇帝給的待遇自然不會少,再加上平時皇帝的打賞,誰還會有二心呢!

三,刺王殺駕是謀反重罪,當誅九族,殺一個皇帝用自己全家乃至九族的性命作陪墊,怎麼想也不值!

四,沒有下手機會,作為皇帝的貼身侍衛肯定不止一個人,你下手了別人能袖手旁觀嗎?

綜合上述,侍衛們是不可能殺皇帝的,家庭不允許,機會不允許,再說殺了皇帝對他們也沒有好處啊!


唐古看今


可以肯定的講,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的絕大多數衛士,都是酒囊飯袋!真正的高手只是極少一部分。

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很多人迷信所謂“大內高手”,以為皇帝的侍衛都是以一當百的武林高手。其實大錯特錯!

絕大多數的大內侍衛,都是酒囊飯袋!他們的戰鬥力遠不如,遠不如一些戰鬥經驗豐富的基層士兵。


猛將常發於卒伍!

歷朝歷代真正以一當百的絕世武將,基本都是從小兵中廝殺出來的。

武聖關公、張飛、趙雲、黃忠,五虎上將中有四位都曾經是普通一兵。岳飛、韓世忠都是從小兵幹起。

為什麼真正勇武的驍將基本都是士卒出身呢?

因為,訓練的質量再高,永遠也比不上實戰的錘鍊!只有在殘酷的戰場廝殺中,才能練就過硬的真功夫,才能練就鐵血意志。

說句不好聽的,所謂的武林高手,在這些驍將面前,會被爆的渣都不剩。

為什麼我們說絕大多數皇帝侍衛都是酒囊飯袋呢?主要是兩個問題。

第一,是侍衛的選拔問題。

戰亂年代,比如東漢末年,那個年月的皇帝會從作戰表現英勇的士兵中選拔侍衛,這些人是真正的高手。許褚、典韋、趙雲,就是典型代表。

可是在太平年間,侍衛的質量就會嚴重下降。這是因為在選拔侍衛的時候,把忠誠放在第一位,出於這個考慮,皇帝們總是選擇皇親貴胄和功臣子弟做侍衛。這些人平日裡養尊處優,沒經歷過戰爭洗禮,撐撐門面唬唬人還行,真打起來,肯定抓瞎!

第二,是侍衛的訓練問題。

侍衛守衛皇宮,天天就是在那站崗放哨巡邏,根本沒有時間訓練,又沒有機會參加。這樣天天消磨下去,就算是武林高手,也荒廢了。還談什麼提高武藝呢?


上將噯福斯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於中國古代的帝王而言,暗箭更是讓人防不勝防,皇帝為了保命,經常會為自己配備專業的保鏢人員,這些人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皇帝的生命安全,同樣,若是皇帝的貼身侍衛反水了,皇帝又當如何是好?

其實這個問題,最應該考慮的並非我們,恰恰正是皇帝,皇帝既然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託給了御前帶刀侍衛,那麼自然是要有絕對的自信,讓這些侍衛絕對不會反水。皇帝的自信從何而來?



一人做錯,滿門抄斬。

絕對的威嚴,是建立在屠刀之上的,身為天下共主的天子更是如此,皇帝可以決定天下任何人的生殺予奪,還沒人能反抗,這就註定了,若是有人膽敢刺殺皇帝,最終的結局必然是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衛對這樣的道理自然更懂,即使是使皇帝收到了驚嚇,貼身侍衛都可能受到懲罰,更別說刺殺皇帝了,刺殺皇帝,影響的可不僅僅是自己一人,而是自己的整個家族,沒有人能夠對親人絲毫沒有顧及。



事出必有因,沒有無緣無故的刺殺。

貼身侍衛若是要刺殺皇帝,必然不會沒有理由,但,貼身侍衛的確是沒有刺殺皇帝的理由的。

相對而言,皇帝對待自己的身邊人一般都是許以榮華富貴,若是得罪了自己的人,最終的結局只能是死路一條。根本不存在臥薪嚐膽,驚天一刺的機會。

身為皇帝的身邊人,出身一般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皇帝的身邊人,不可能來歷不明,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衛,一般都是背景深厚的人,若是沒有一定的背景,或是來歷不明,自然連接近皇帝的可能性都沒有。



作為皇帝身邊貼身護衛的人,地位待遇都不會差。

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衛,雖然或許做不了英雄,無法權傾天下,但卻可以享受高官厚祿,重金之下必有勇者,貼身侍衛更是如此,貼身侍衛享有的待遇與一般人絕對是大不相同,前程似錦與滿門抄斬,相信沒人會選錯。

此外,貼身侍衛也並非是真的養尊處優,貼身侍衛也是分等級的,這就讓他們有了進步的空間,也會為了更為優渥的身份地位想盡辦法更進一步。

擒賊先擒王,皇帝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絕對是想盡了辦法,也正是如此,歷史上,被貼身侍衛乾點的皇帝幾乎沒有,正是因為有了完備的管理制度,才讓貼身侍衛刺殺皇帝這種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