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琵琶肉换种做法,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又下饭,做法也简单

琵琶肉是云南的特色美食,云南滇西北,无霜期短,气候寒冷,琵琶猪被猎杀后趁着隆冬时节加以腌制,即成琵琶肉。琵琶肉,红白相间,香气扑鼻。

红烧这种烹饪方式,既可激发出琵琶肉中的鲜香,同时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口感和风味都上佳。今天咱们就来做一款特别的红烧琵琶肉,制作方法简单,有空可以试试哦!

秋冬季,琵琶肉换种做法,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又下饭,做法也简单

红烧琵琶肉

主料辅料:

肥猪 1 头 ......................................... l00 斤

八角 .............................................. 80 克

料酒 ............................................ 1900 克

酱油 .............................................. 10 克

花椒面 ........................................... 250 克

胡椒面 ............................................. 4 克

草果面 ........................................... 200 克

菜油 .............................................. 80 克

白糖 ............................................. 250 克

烹制方法:

1、将猪宰杀,刮洗干净,取出内脏,砍去脚爪,自头沿腹中线剖开,除尽全身骨,用料酒、花椒、草果、八角、白糖,拌和后反复搓揉猪身,并用竹针戳洞使汁吸入。然后用麻线缝合成整猪,四肢蜷曲,用两块木板夹住(腹部朝地面)上压大石块,15 天后取板石,挂在阴凉处风干即成琵琶肉。

秋冬季,琵琶肉换种做法,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又下饭,做法也简单

2、割取琵琶肉 l000 克,将肉皮烧黄,刮洗干净,入清水中漂去部分盐味。切 4 厘米见方的块。

3、锅上旺火,注入油,烧至八成热,下白糖速炒,下肉煸炒,加草果、八角、酱油、胡椒粉拌炒,下清汤烧沸,移至小火焖 2 小时,肉烂汁浓即成。

秋冬季,琵琶肉换种做法,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又下饭,做法也简单

工艺关键:

油热后下白糖速炒,不要炒过火,随即下肉略炒,为使糖色裹住肉块,增加菜肴的颜色。

风味特点:

1、琵琶肉,又叫猪膘肉。是云南滇西北及与四川接壤地区普米族、纳西族、藏族和傈僳族的传统腌腊制品。这一带地区,无霜期短,气候寒冷,借隆冬气温加以腌制,成品红白相映,香气扑鼻,色、香、味似宣威火腿。全猪腌制可保存二三年不走味、不变质。在云南的腌腊制品中,工艺精细首推此品。食时,从上往下酌量割食,吃法多样。

2、红黄相映似火腿,鲜香浓郁又酥烂,油而不腻,风味极佳。

3、此菜以整猪杀后造型似琵琶,故而称琵琶肉。

秋冬季,琵琶肉换种做法,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又下饭,做法也简单

炒肉片肉未的技巧

1、烧菜时经常会用到肉片和肉未,最令人头痛的就是:菜烧完了,肉也烧老,肉味又进不了菜。这和每个人的做菜程序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时,在腌肉时通常加嫩肉粉,其实这样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切好肉片后,搁在碗里,加些生抽,用筷子拌匀即可,也可加少许生粉(不要太多,否则会把水份吸干),保持肉片的湿度(稍有点生抽)。

3、烧带有肉片肉未的菜时,一定要先炒肉片,再做其他程序。放少放油热锅后,把肉片/肉未倒进去,快速翻炒,肉表面一旦变成白色,即可起锅,如果此时锅内尚有肉汁(最好是有),也一并起锅。

秋冬季,琵琶肉换种做法,酥烂入味,油而不腻又下饭,做法也简单

这种炒肉法可以保持猪肉的鲜味,嫩口,但还要注意另外的一点就是,烧菜时不要太快下肉,因为在锅的时间越长,肉就越老。通常都是在烧了菜时间过了一半时,再下肉。这样起锅后的肉就非常嫩口鲜美。 肉的鲜味也容易渗入菜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