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轉育服”四輪驅動 解碼高質量發展”沂蒙樣本

壓轉育服”四輪驅動 解碼高質量發展”沂蒙樣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宗陽

蒙山沂水,孕育了沂蒙人不斷開拓創新的優秀品質。今年以來,臨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以赴保障工業運行,助推裝備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現代高效農業向融合化發展,商貿物流向科技化提升,打造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沂蒙樣本"。

謀劃“四篇文章”,助推產業升級插上“翅膀”

今年以來,臨沂著重做好"壓、轉、育、服"四篇文章。針對產業結構偏重、用能偏煤的實際,綜合運用環保、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等政策工具,倒逼落後過剩產能和"殭屍企業"市場出清。近兩年,累計淘汰鋼鐵產能285萬噸、關停化工生產企業435家,年內將關停焦化企業2家、產能70萬噸,化肥企業2家、產能22萬噸。

臨沂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堅持"分類指導、一業一策",制定全市鋼鐵行業優化佈局、焦化行業產能壓減、建陶行業提升整合方案,引導鋼鐵、焦化行業向臨港區域集中佈局。

臨沂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施"十優產業"和"名企培植"兩個倍增計劃,採取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和戰略合作、兼併重組等方式,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總投資690億元的臨沂鋼鐵投資集團優特鋼、高端不鏽鋼等5個項目已於8月份集中奠基,預計1-2年建成,可實現產值1500億元、稅收110億元。

压转育服”四轮驱动 解码高质量发展”沂蒙样本

臨沂全力服務企業發展。開展"送政策上門、抓政策落實"精準對接民營企業活動,33名市級領導、502名縣級幹部定向聯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健全問題"收集-交辦-反饋-評估"機制,幫助解決問題;設立人才、土地、金融等6條保障線,落實"標準地+承諾制"制度,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企業實行差異化扶持;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1-8月全市減稅降費53.7億元,預計全年將達到96億元左右,讓企業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

保障"頭號工程",打好工業運行翻身仗

臨沂市委、市政府將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工業運行指揮部工作要求,把保障工業運行作為頭號工程,努力打好工業運行翻身仗。臨沂堅持扶優扶強、有保有壓,重點用好畝產效益評價結果,對畝均產出高、市場效益好的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畝均貢獻低、需重點整治但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加快整改進度,儘快復工復產;對鋼鐵、焦化、建陶等高耗能行業,一企一策落實轉型升級措施,著力提高企業發展質效。

其次,臨沂將進一步加強工業運行監測分析,發揮好工業運行指揮部作用,加強調度指導,實施部門聯動,完善工業運行監測系統;對200家大型骨幹企業、產值過10億元企業進行重點監測,對生產經營指標下滑企業,及時提出預警,查找問題癥結,研究對策措施。此外,嚴抓實技改項目建設,對已完工投產卻未納統的項目,查找原因、完善手續,確保實際投資能夠如實反映到統計數據上;對建設滯後的項目,列出清單,建立臺賬,掛圖作戰,特別是年底計劃竣工投產的項目,加強調度協調,儘快實現投產達效,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宜居+宜業",打造高質量發展新臨沂

營商環境的好壞,反映一個城市的"軟實力"。臨沂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緊盯"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目標定位,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流程再造,推動制度創新。臨沂市政務服務中心和臨港區政務服務中心被列入全省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改革試點。臨沂率先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案,著力推進"集中審批、事項精減、權限下放、歸類合併、時序調整、方式轉變",探索實施項目審批流程再造,申請材料等平均壓減57%。全面推行沂蒙紅色幫辦代辦服務,對全市200個重點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現場輔導,提前介入項目手續辦理,加快項目落地。

臨沂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緊抓沂水縣、費縣、平邑縣、蒙陰縣升級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重大機遇,嚴格執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負面清單制度,強化生態保護。臨沂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攻堅行動,成立市級領導牽頭的工作專班,重點推進建築工地揚塵、餐飲油煙、機動車尾氣、鋼材市場搬遷、重汙染企業、散煤汙染、工業汙染源等領域環保治理,打造宜居宜業新臨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