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二手房掛牌破10萬套,但有中介卻說,平均7個人才能賣掉一套

這一天,終於要來了!

截至昨日22時,杭州二手房掛牌量已高達99602套(含商業)。以目前增速看,今天或明天,就將突破10萬套大關。

回首過去這兩年,二手掛牌量,就像一輛開足馬力的火車,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從2018年3月的2.5萬套,到今年9月底的9.4萬套,平均每月淨增3800多套。而從9.4萬套到10萬套,更只用了一個月。

對杭州樓市而言,10萬套掛牌量,至少代表了三層含義。

首先,這是有數據統計以來,杭州二手房掛牌量最鼎盛的時候。

其次,以近三個月6000套成交水平看,即便無新增房源,去化週期也超過16個月,壓力指數亦是歷史級。

第三,可以預見,隨著天量新房的持續交付,加上新房搖號的擠壓,10萬套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杭州最終將和上海、香港等一樣,發展到一個以存量(二手房)為主的市場。

不過,就眼下而言,手中握有越來越多貨源的中介,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大量門店的單月成交量,如果按人頭算,平均還不到一套

,甚至遠遠低於這個水平。

數據不會說謊。杭州目前共有28948名備案經紀人,以9月6098套成交量測算,一套房子要近5個人分。

成交疲軟、收入銳減,於是業務重心轉向新房,人員辭職現象也屢見不鮮。


01

“現在主要做新房,二手房太難賣了。”

由於最近成交量下滑明顯,中介小吳所在的臨平北某門店,已經把新房業務作為重心了。

小吳是外地人,2017年一畢業,就加入了中介行業。雖是一個新手,卻親眼見證了杭州二手房的狂熱和低迷。

2018年6月,金帝海珀超過2萬8的“天價成交”,令他震驚不已;不過去年下半年行情突變,20%左右的降價幅度,及五分之一的離職潮,也讓他對行業前景充滿擔憂。

今年上半年的小陽春,一度讓小吳以為“好日子又回來了”。然而最近幾個月,勢頭又開始迅速回落,哪怕是“金九銀十。”

杭州二手房掛牌破10萬套,但有中介卻說,平均7個人才能賣掉一套

“今年5月,門店總成交還有17單。但9月和10月,分別只有8單和6單。”小吳說。

在小吳看來,現在的臨平二手房市場,已經僵住了,基本賣不動。“市場形勢明顯往下走,但大多數房東不願意降價,和購房者預期相差很大。”

剛開始,大家還試著做做房東思想工作,希望降低掛牌價,但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掛牌量與日劇增。僅7-9三個月,臨平(包括山南)就新增了近600套房源。截至昨日,臨平總掛牌量已接近7000套,佔全市7%。

目前臨平北二手住宅,平均成交價2萬-2萬1,與上半年相差不大,但成交量卻是天差地別。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吳所在門店,果斷把更多人力投到了新房領域。

02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整體二手市場下行的不可逆趨勢中,比小吳他們還慘的,也大有人在。

小王所在的城東某中介門店,就是其中之一。“一句話概括,就是掛牌的多,成交的少。我自己的房子,掛了4個月也沒賣掉。”小王說。

不過,當他說出門店單月成交量後,我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整整22個業務員,一個月只成交了3單。平均7個人,才能賣掉一套房,還多出一個人。

這麼點業務量,根本養不活自己。所以,包括小王在內的很多中介,現在的心思,根本不是賣二手房,而是給新房推薦客戶。

杭州二手房掛牌破10萬套,但有中介卻說,平均7個人才能賣掉一套

準確地說,這是一種“撈偏門”。

最近幾個月,小王一套二手房都沒成交。但通過給外地項目介紹客戶,牽線搭橋,賣掉了2套新房。“一套正常簽約,一套更名房,賺了十幾萬。”

小王說,因為是把客戶引導其他平臺,如果被公司發現,是要被開除的。

但為了生計,很多人依舊這麼幹。

不過,小王也知道,這並非長久之計。所以,他的下一步計劃是,準備辭職,換一個行業。

03

一個好的現象是,主動降價的二手房東,正在變多。

比如不久前,一套金都華庭56㎡的掛牌房源,從300萬元降到226萬元後成交,相當於打了七五折。

還有一套海德公園,2個月內,掛牌價調低了整整10%。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與今年上半年最高點相比,部分小區房源降價幅度達5%—10%。

但在海量掛牌房源中,降價比例還是太低了。

所以,整體二手房價的變化並不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8月和9月,杭州二手房價指數環比兩連跌

看似調整勢頭兇猛,但跌幅只有0.1%和0.2%。

杭州二手房掛牌破10萬套,但有中介卻說,平均7個人才能賣掉一套

另一方面,相比新房,即便降價,絕大多數二手房仍不具備優勢。以幸福裡為例,精裝新房均價2.65萬,而附近二手房,最便宜也要2萬7-2萬8,還是毛坯。

行情的低迷,加上新房的擠壓分流,最終導致二手成交量每況愈下。

統計數據顯示,杭州4-9月的二手房成交量,分別是8835套、8723套、7942套、7922套,6739套,和6098套,連續5個月下滑

10月最終成交數據,雖未公佈,但以目前勢頭看,大概率在5000套左右。

也就是說,成交“六連跌”,已不可避免。

04

不久前的三週年調控系列報道中,我們認為:至少有三股力量,在不斷推高二手掛牌量。

第一,因限購出現的騰房票行為,“賣1才能買1”;其次,因為限價,不少人想把手裡的二手房,置換成一套更優質的限價新房。

第三,投資性紅盤的交付次新房迴流,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過去三年,杭州賣掉了數十萬套新房。哪怕一點點比例,規模也是驚人的。西湖國際城、江南之星,及海德公園等盤的超高換手率(10%上下),就是最好證明。

注水量源源不斷,出水量卻日漸減少,惡性循環之下,總體蓄水量,自然越來越多。

不過,掛牌量雖不斷刷新紀錄,但出現大面積踩踏的概率,並不高

首先,10萬套掛牌房源中,非住宅房源佔比超過20%;其次,除非存在迫切需求,置換改善客戶,不會輕易甩賣。尤其搖號時代,新房並不是想搖就能搖到。

杭州二手房掛牌破10萬套,但有中介卻說,平均7個人才能賣掉一套

比較有可能出現“踩踏”的,還是那些投資客特別多的紅盤。

據我們此前報道,少量交付紅盤二手成交價較最高時,已平均下滑10%左右。但對比新房買入價,價差依然不菲。

那麼,二手房價最終將調整到什麼程度?

我覺得有一個非常直觀的參考標準:看新盤去化率。新盤的去化率,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購房者對房價的接受度

萬人搖、超低中籤率,意味著房價低估,周邊二手房賣得更貴,合情合理。

但是也有不少板塊新房,比如金沙湖、市北等,只能賣個六七成,甚至更低。從某種意義上看,這就是現階段比較合理的價格。

作為一個正常市場,這類新盤附近的二手房,價格至少不能比新房還貴吧。

相信,隨著倒掛紅盤的逐漸消散,更多高地價項目上市。一個更合理的二手房價體系,也將隨之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