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長三角一體化體制、機制還要聚焦這些重點領域、區域的法治保障

東方網記者仲穎報道:10月28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帶隊赴青浦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核心區,調研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建設情況。肖貴玉一行視察了華為研發基地和“藍色珠鏈”項目,並聽取市發改委和青浦區政府相關情況彙報。

探索創新示範區體制、機制建設

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涵蓋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2019年,華為新研發中心正式落戶上海市青浦區,作為華為重點研發基地,項目總投資71億元,年產值預計達100億元。項目建設包括研發辦公樓、實驗室、數據中心高端展廳等設施,將努力打造成“現代經典建築博物館”。

工作人員介紹,青浦研發中心將開展終端芯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發,預計導入3—4萬名科技研發人才。目前,前期土方圍牆單位已進場施工,後續主體預計明年開工。

青浦區副區長彭一浩介紹,圍繞華為重點項目,青浦區示範區研究編制華為產業、產品鏈招商引資清單,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他表示,為了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青浦區推出統一的企業投資負面清單。配合產業部門梳理目前兩省一市在落實企業投資負面清單方面的現有政策做法和主要問題,形成統一的產業准入標準和目錄並予以公佈和實施。在“兩區一縣”現有產業項目評審機制基礎上,依託執委會,在先行啟動區建立實施統一的產業項目評審機制,實現評審權責清晰、無縫銜接、運行有效。

藍色珠鏈項目規劃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按照將澱山湖地區建設成為“與國際大都市功能相適應的世界知名湖區”的目標,對標國際國內知名湖區,從國家戰略、地區戰略、城市戰略層面深層剖析,將火澤蕩一西白蕩一葑漾蕩一北橫港大蓮湖等水體打造成一條藍色珠鏈,著力體現“打造未來之湖,科創藍心”、“迴歸與水為鄰的水鄉空間”和“引領未來新水鄉的生活方式”等核心規劃理念與思想。

據瞭解,青浦區示範區不斷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成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在金澤藍色珠鏈沿線形成以“金融+研發”為核心、“文旅健康”為配套的產業格局,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金融服務高地,協同長三角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將藍色珠鏈塑造成長三角金融資源與科創要素鏈接的先導區。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青浦區推動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標準,做到統一監測、統一執法,逐步形成生態綠色一體化保障機制,重點推進“一湖、蕩、一鏈”治理,即澱山湖高品質貫通、元蕩綜合保護和“藍色珠鏈”水生態修復。

 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市場化、社會化推進機制

在介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建設時,市發改委主任阮青表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加強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統一領導,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由“三級運作、統分結合”轉變為“上下聯動、三級運作、統分結合、各負其責”。

阮青介紹,“上下聯動”主要是體現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在國家領導小組統領下,共同推動《規劃綱要》全面實施,國家層面各部委將在專項規劃、重點項目、重大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省市層面積極配合,同向發力,形成共同推進的良好格局。

“各負其責”主要是強調地方分工協作,按照“誰有條件誰牽頭誰先創新誰來做、誰能做成誰負責”的原則,讓三省一市各級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努力“拉長板”、貢獻長板,共同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優勢。

上海積極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成立了市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編制出臺了上海市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聚焦七大重點領域和三個重點區域,明確了上海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同時,還注重動員各方力量,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探索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市場化、社會化推進機制。

阮青同時表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攻堅期,示範區建設即將進入施工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保障。為此他建議市人大聚焦信用合作領域、金融防風險領域、食品安全領域、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生態保護領域等,推動法規標準協調統一,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此外,聚焦重點區域,為示範區探索一體化制度創新提供法治保障。阮青以公交跨省運營需要安全檢查、出租車嚴禁異地攬客、產業用地標準不一致為例,建議在示範區生態保護、規劃管理、土地管理、項目管理等領域率先探索一體化制度創新。“這些領域的制度創新可能要調整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有關部門規章制度和地方法規、標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