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範江:善哉善齋

封面故事|範江:善哉善齋

經濟發展,溫飽不愁,有錢有閒,講究儀式與對精神致遠的追求在國人中開始普及,任何事皆有淵源與傳統,比如佛教的興盛,比如國人喜愛的焚香、品茶、撫琴、詩書畫印、烹飪精細食品等的文人情懷,還有,冥想著看不見道不明的禪,都是為了讓人更有詩意地生存,於是,有閒情的安逸場所自然是越來越多。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離佛很近,但不是參佛之所,與它就在寧波寶慶寺旁邊的位置一般,是寶慶寺用以對外交流活動的“客廳”,也是連接普通人與寺廟的一個質樸會所,吃精緻的素齋、品茶、聚會、舉辦各類文人雅集等,安放著俗世的溫暖與佛家的禪意,它就是善哉善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初見建築,果真是框架結構,只有框架,無門無窗,建築呈“回”字型,2000平方米左右,最高處有8米多,全憑設計師發揮。設計師在裡面構建了一個內建築,用鋁合金門窗及設計師鍾愛的木格柵來分隔空間,木格柵的“隔”顯含蓄清雅,只是半透,隨著光影的變化而產生朦朧迷離的夢幻感。空間雖大卻並不平白揮霍,“空”是主題,如水墨畫的留白一般,有分寸有意境,主題明確後確立層次的張弛與開間大小,通道時而開闊明朗時而曲徑通幽,而不同空間又能自然轉換,使用灰砂岩大理石、中國黑火燒板、木皮編織板、木飾面等自然材料,強調空間的通透與半掩,力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發現結構之美,胸有丘壑,方有山水。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走近寶慶寺的西南邊,質樸的白牆,出現善哉善齋四個精巧的小字,這是寶慶寺方丈清修師父為這個場所取的名兒,意之妙哉,讀之順哉。格柵門自動至兩邊開,出現一個水池,水池中的造壁由板岩砌造,中間開圓窗,若滿月時,那月亮倒映在水中,圓月對圓窗,可謂圓滿。沿著水泥地坪迴廊進入大廳,格柵在人字型頂部如翅翼般展開,淺色灰砂岩大理石鋪在地坪與牆面,滑潤大氣,一盞明燈自高頂懸下,點點燈光如佛光。右邊是通頂的細格柵書架,融合貫通了整個立面,如藏經閣,可放經書,遠看那格柵,似經書。左側的大理石壁錯落地開了些小壁龕,內打燈光,用以放不同的佛像,如許多人心中的佛。底部安排了一間初步接待與收銀的雅間,並零售茶、養生品等。大廳有著殿堂之高深開明與人情之溫和清香。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踏上臺階,進入圍著長方形水池而展開的迴廊式的一層,主體是大餐廳,通過絹質的屏風與桌椅的不同組合,形成用餐、活動、書畫筆會等多功能用途,那屏風繪著樹影,光透過去,落下深淺不一的影,在這個空間,多處強調了影,在陽光或月光下,影,都有著不可捉摸之美妙,難以描繪之格調。天若晴好,打開水池邊的摺疊門,餐廳宛若在水邊,水池中間有個平臺,可以演摺子戲,天若雨時,讓人想起“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的唱詞,戲樂悠揚,風雅動人。頂部是由藻井圖案變幻的造型,貼木編織板,原有方柱外貼淺米色大理石。入夜,看得水池全景,可謂:一池平滑水如鏡,無上心境,光華燦燈替皎月,無下煩悅。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善哉善齋共有三層,沒有電梯,兩邊可上,一邊是坡道,可以直接從大廳進入樓上,走坡道仿若爬山,設計師安排了若干大塊的大隱石自然地置於一片黑色鵝卵石上,玻璃欄杆,木扶手,往上,“山上”更有修竹林立,午後,斑駁的竹影投射在地上,竹林外亦見俗世的車水馬龍,往上,往上,另一側忽現大塊玻璃,見得大廳的全景。如果從餐廳直接到樓上是一部鋼結構樓梯,還有一部沿用原有樓梯,連接辦公、廚房等,區分了員工與賓客的使用功能。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進入二樓的包廂區,包廂區的通道是鋪黑色鵝卵石,上有不規則形狀的青石板,走廊一邊在長條窄窗中看得到白牆綠樹梢,走過,如一幅徐徐展開的長卷,另一邊是玻璃牆面襯木格柵,人影若隱若現,如浮動的人生片斷。設計師根據功能需求設計了大小不一的包廂,包廂鋪實木地板,灰色牆布飾面,頂部有的是簡化的斗拱,有的是與餐廳一樣的木編織藻井,每個包廂都臨窗,可俯看水池,通透卻有木格柵、竹簾相伴,觀得花月之影婉約浮動,又添了幾重遐想。空間條件優良,便是坐在小包廂也是寬敞舒適,不顯逼仄。包廂間的格局也有疏密在梳理,比如有一個包廂通了一個小庭院,寥寥花樹,一條彎曲的青石小徑,小徑盡頭是一個日式茶室。包廂名稱由多次獲全國書法大獎青年書法家張陽所書,配以設計師尋來的古床構件的小畫框與流蘇,方成門牌,也是裝飾掛件。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三樓是禪修室,人字型屋頂下,榻榻米上,是禪修之人難得的靜謐之所。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寬敞、高遠、溫和、柔光、雅緻、幽香、淡然、平靜……四季流轉,似能感受清風微拂中的風和日麗,耳畔琴聲滑過,似能回味世道變幻之風雲莫測。藍田日暖玉生煙,這裡是,善哉善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坐落地點|寧波

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設計單位|寧波市高得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師|範江

項目參與|丁偉哲

主要建材|灰砂岩大理石、中國黑火燒板、仿清水混凝土藝術漆、木皮編織板、木飾面成品板、藤編飾面板、實木複合地板、牆布飾面

設計師簡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範江

1999年創立寧波市高得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高定位的純設計公司

酒店、會所、餐館、辦公、老建築改造、展示等

作品刊登於《室內設計與裝修》、《現代裝飾》、《美國室內》中文版、《室內設計師》、《中國室內設計年鑑》等各專業雜誌

在國內外多次獲獎

對中國意境幽遠的文人文化有濃厚興趣及研究

在各種設計空間中滲透質樸、清澈的氣質及浪漫的豐富想象力

篆刻、繪畫、陶藝、玩石…….作品優雅細膩,人文性強,貼近自然

生活中處處有景緻,在景緻中提煉藝術

設計優而則從事閒情文化的創意及傳播

信奉業餘是最好的狀態,作品卻不業餘

尋求中國美學最具魅力的本質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尋找詩意生活 · 傳播空間美學

《IDEA》雜誌創刊於2004年

詳盡展現寧波新完成的優秀室內設計作品

深度報道中國頂尖室內設計師和建築設計師

全面展現值得關注

的家居建材品牌和產品

專業解讀高品質的生活方式與設計美學

THE END

───────────

內容團隊

IDEA雜誌社

撰文 | 洪堃

攝影 | 樸言

───────────

封面故事|范江:善哉善斋

設計作品投稿:571242845@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