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廈門、漳州、香港 內遷平和琯溪的三所學校

抗戰時期廈門、漳州、香港 內遷平和琯溪的三所學校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日寇進犯閩海,廈門於5月淪陷,福州岌岌可危,空襲不斷。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廈門、漳州、香港等地學校都在醞釀如何繼續辦學的事,要麼停辦,要麼遷址異地續辦,許多學校都傾向遷址辦學。抗戰時期,平和小溪(舊稱琯溪)地處九龍江西溪源頭,是蘇區,地下游擊隊活躍,日軍不易進犯,比沿海地區安全,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戰時避難的好場所, 也成為那個時期沿海學校內遷的首選。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廈門後,創辦於1919年10月的“廈門私立雙十中學”1937年舉校遷入平和縣琯溪。1939年11月成立新校董事會劃原東溪初中校產為雙十初中使用,蔡啟新擔任代校長,1938年春開始面向漳州、廈門、泉州、龍巖等地招生。下半年省裡派賴德淵任校長後,校董會籌款擴建校舍14間後又續建崇德樓一座10間,校名定為“私立雙十初級中學”,又開始秋季招生,從此學校實行春、秋二季招生,生員除平和縣外,大都是周邊縣、市的學生。抗戰勝利前夕學生增至六百餘人,成為抗戰後方一大學府,抗日戰爭勝利後,雙十中學遷回廈門。

第二所遷入平和小溪辦學的是龍溪進德女子中學(漳州三中前身)。這是1920年由漳州基督教會創辦,愛國華僑資助的一所私立女子學校。抗戰時期,進德女中於1938年遷至華安縣城,由於華安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學校與小溪基督教會協商同意於1939年又遷平和小溪,遷入平和惠和女子學校,並借用禮拜堂部分牧師樓和後巷的姑娘樓(解放後曾為平和縣人武舊址)作為師生用房,為了能使學生上好體育課,還把校內一口池塘填為操場,使學校初具規模。招入除平和藉外廈、漳、泉、巖等地的女生近300人,續辦初中、高中六個年段6個班,教授其他完中的所有課程,先後畢業五屆高、初中女畢業生。抗戰勝利後遷回漳州(現在的漳州三中)學校。

第三所遷入平和小溪續辦的是香港私立大誠中學, 系賴文清私人創辦的一所完全中學。1941年香港淪陷後,香港教育受到嚴重破壞,600多所學校降至34所,其中含賴文清創辦的大誠中學的學校大多內遷大陸繼續辦學。賴文清親自到平和小溪考察後,通過平和縣當地政府幫助,成立了大誠中學平和分校籌備會,1945年2月香港私立大城中學遷入平和小溪西山李氏祖廟繼續辦學。當年招高一學生50名,同年秋季又招高一、初一各一個班,在城樓東西兩側建教室6間,1945年起小溪人張景堯任校長直至1949年。平和解放後,政府把雙十中學遷回廈門後更名為平和文成中學與大誠中學兩校合併為平和縣新民中學。1952年更名為公立平和中學。1954年改名為平和第一中學。1969年換名為城關中學。1978年恢復“平和第一中學”校名至今。

內遷平和的這三所都是平民學校,又是進步學校。抗戰期間,學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活動。學校還發動師生捐獻資金和物品,給以被日軍驅趕逃亡的難民資助。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抗戰時期廈門、漳州、香港 內遷平和琯溪的三所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