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根據地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是如何產生的

建立政權是極其複雜的政治行為。

中國社會的基層權力機構,向來以各階層混雜且互相掣肘著稱。

在建立新型政權的樣式上,共產黨人進行了可貴的嘗試,中共中央特別強調: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絕不是共產黨一個黨派執掌的政權,而是“幾個革命的階級聯合的民主專政”。

抗戰時期,根據地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是如何產生的

毛澤東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進一步指出:“在抗日時期,我們所建立的政權的性質,是民族統一戰線的。這種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於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

據此,中共中央對構成抗日民主政權的人員分配,進行了明確規定:“共產黨員佔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佔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佔三分之一。”

抗戰時期,根據地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是如何產生的

但是,毛澤東繼而指出:“必須保證共產黨員在政權中佔領導地位,因此,必須使佔三分之一的共產黨員在質量上具有優越的條件。只要有了這個條件,就可以保證黨的領導權,不必有更多的人數。所謂領導權,不是要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

抗日民主政權的產生,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是“普選”。毛澤東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闡釋道:“抗日統一戰線政權的選舉政策,應是凡滿十八歲的贊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國人,不分階級、民族、男女、信仰、黨派、文化程度,均有選舉和被選舉權。抗日統一戰線政權的產生,應經過人民選舉。”

抗戰時期,根據地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是如何產生的

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之下的陝甘寧邊區,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民主政治的榜樣,也是全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政治樣板,它完成了鄉、區、縣的各級民主選舉,成立了邊區各級議會和人民民主政權,在殘酷而艱難的戰爭環境下,進一步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充分發揮了民眾參加抗戰的責任感和積極性,並使全國人民看到了贏得勝利、建設國家的希望。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